• 3

關於HEPA濾網與活性碳的先後順序?

graduate2003 wrote:
這種活性碳哪來的毛細(恕刪)

應該就是濫竽充數沒錯,
連coway這家好像還蠻大的公司,中低階機種也是用這種活性碳,
可能成本都砸在hepa上了。

尚朋堂也有用顆粒狀的活性碳濾網,不過品質好像也堪慮?
電小二評價某型號時說顆粒不均,效果有限。
恆隆行
活性碳濾網很便宜,一大片才五百不到。
用來過濾大的毛屑及吸附異味。
順便保護密度高的hepa濾網,
醫療級的hepa,一片要價都上千,
環狀的甚至要兩千。hepa
樓上那個蜂巢式活性碳分子篩,
基本上沒有過濾功能,主要是吸附。
Meeks wrote:
用蜂巢式的或是顆粒狀(恕刪)

怡悅的濾網拆開後也還是顆粒狀的,就只是他為了要增加接觸面積以及加強效果,而選擇將黏著劑減少(黏著劑會影響活性碳孔洞結構)

而活性碳主要過濾的TVOC小到連HEPA都過濾不了,小顆粒活性碳「不會」沒有過濾效果,甚至如果使用得當,可以比一些柱狀活性碳的機種表現來的好,像飛利浦AC4076,對岸評測比Blueair 303 的柱狀活性碳去甲醛效果還來得好,但這種機器極少就是。
台灣的機種就是沒有標示甲醛CADR來證實一個機器的去TVOC能力多少,所以才會讓人很難挑選這類需求的空氣清淨機。

而據我經驗,裝上Honeywell 早期APP1跟怡悅的活性碳時,機器附近的確會有活性碳顆粒屑,我忘記有沒有顆粒掉進HEPA,但其實這種黏著劑少的濾網確實就是設計裝在HEPA前的。

一般廠商敢把濾網設計在HEPA後面基本上不用太擔心吹出粉來的問題,如果真的擔心就稍微揉一下,你會發現敢放在後方的廠家基本上不會揉出顆粒(而且做成濾網的活性碳顆粒廠家不會做的多小的,有掉粉機器內部一定看得出來)

然後活性碳顆粒那麼大...肉眼都可以看到了,就算逃出機器好了,人體空氣清淨機-鼻毛 會攔截啊...也不會飛多遠因為顆粒太大了啊...
標記一下
原來還有這個差別

我買的 COWAY 跟 SHARP
活性碳都是在HEPA濾網前面
HEPA主責是在濾除pm2.5之類的微小顆粒,為了避免被大顆粒塵埃和毛絮堵塞,都會在前面加設一道可清洗的前置濾網來延長使用壽命。

活性碳主責在於捕抓比pm2.5更細的甲醛及其他異味分子,如果放置HEPA之前,活性碳的毛細孔很快就會被pm2.5的微小顆粒堵塞而大減它的除臭功效,那還置之何用?

再則有些HEPA濾網標榜可清洗後再生利用,但活性碳的毛細孔一旦堵塞就GG了。

以上論述,信不信隨人囉!
看下來活性碳雖然可以過濾空氣微小的氣味分子,但是也是要看廠商的用料,有些廠商如果用那種比較傳統的,用PP後端製成的製品去沾附活性碳,感覺會是會有機率讓空氣中漂附細小的微粒,當然能不能立即性的,被空氣清淨機的前端濾網所捕捉,就要看各家效能了?
感謝各位的資訊分享
不過我自己用可水洗的
好像就不用煩惱活性碳的還是什麼hepa濾網的問題了
Wetumpka wrote:
看下來活性碳雖然可以(恕刪)


可是還是有不少低價位的空氣清淨機使用這種活性碳
買低價的空氣清淨機基本上就是把前置成本降低
後期花很多濾網
所謂花小錢省大錢

我自己是推薦買高階的空氣清淨機
DYSON濾網較好
POIEMA可水洗

或是多一些預算使用honeywell的冷熱交換器
阿馥 wrote:
有幾個問題想要問一下(恕刪)

最近我也是看到這位youtuber的想法
把家裡買了三年多的LG 大白拿來試試看
大白的順序是
可清洗式前置濾網--> HEPA --> 除異味濾網

這次我替換新濾網後把順序改了

可清洗前置--> 3M靜電空氣濾網 --> 除異味濾網--> HEPA

說真的我也很難驗證到底順序改了有甚麼差異,
但實際在安裝上,是發現濾網和機器的密合度上較差,多了一些縫隙出現

看了大家的分析後,總覺得是不是不該更換順序,破壞原廠的設計
wayne0127 wrote:
最近我也是看到這位youtuber...(恕刪)


你只要去看ro逆滲透,他幾道濾心就知道了。
你看他活性炭也是放在二三道的的,四跟五道後面可以不用看。

第一道:ADD-PP 10英吋5微米棉質濾心(通過NSF-42認證)
第二、三道:ADD-CTO壓縮活性炭濾心(通過美國NSF-42認證)
第四道: ADD-250G RO膜日造水量250加侖x2支(NSF-58認證)
第五道:ADD-T33椰殼活性炭濾心(大通量直輸機專用) (通過NSF-42認證)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