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想吹冷氣 wrote:
犧牲樑下的高度,或是盡量考量機器安裝的位置,讓較大的幹管可以過較少的樑。
我會說室內會有微微通風,不悶的效果,
不過如果說要壓制密閉空間內人員自然產生的二氧化碳,效果不是那麼足夠。
一方面是目前全熱交換器的主流規劃方式,各空間風量不會大,裝大台了又會吵。 再來換氣量若要有,還要留意對室內空調的負擔。,...(恕刪)
哈哈😄我用了全熱交換器的結果!真如影大大所言!開了還是很悶!空氣清淨機顯示的二氧化碳濃度步步高升!開大一點風聲又很大!現在只有開冷氣使用!及冬天PM2.5很高使用!再配合App使用。建議大家,如果建商沒預留管線就不要裝了!我老婆還是比較喜歡開窗的空氣清新感。


因為我這邊有看過人做的實驗,一般全熱交換器的規劃,
壓不太下來室內人員自然產生的二氧化碳量。
不過也是要弄清楚,所感覺到的悶是室內空氣沒有流動,還是室內空氣溫度沒有降下來。
然後當室外空氣的PM2.5含量高時,如果全熱交換器的進氣幹管,或是全熱交換器本體濾網,
若沒有能夠過濾掉PM2.5的關卡,那麼在冬天時使用全熱交換器,就是將室外的PM2.5給抽到室內來。
給jacky.chiu
感謝狀況的回覆。
給neo蔡
我們公司有裝全熱交換器,我是認為比較不會悶。
可能我個人稍微敏感,有開沒開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可以明顯地感覺到,
當我已經習慣有開啟的狀態,我就很難再回到沒有開啟的室內空氣標準了。
但比較偏室內的空間,也不致於有到良好的空氣品質。
主要是換氣量不夠大,以及我很明白我們公司的全熱交換器沒什麼清淨的關卡。
大金以前出過一台如你描述的六機一體,
應該就是傳說中的Ururu Sarara,那台機器應該已經賣完買不到了吧。
那台冷氣的價格較高,因此安裝的人比較少。
它的換氣管是跟著銅管從室內到室外,因此有管線長度十米的限制,
還有管線路徑要盡量減少轉折。
它的確是能夠將室外空氣給處理過送到室內,但我認為因為其硬體設備的限制,
還有較高的單價,也很難在國內有市場。
影 - 竹北星明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