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ke999 wrote:
沒能力製造壓縮機啊!
這跟未來記憶體產業是一樣的
低毛利高投入門檻
用買的零件比較划算
不可能自己開發生產
壓縮機生產其實投入門檻很低了,莫約10多年前,壓縮機組裝線一條7億新台幣,
我不是在說別人,就是在說東X青島廠,據說一顆良品都沒做出來就關廠,
當初我們公司高層也有去檢討那條產線,以至於我們公司跟東X交惡,
現在主管一直說嘴那個例子,說東X是自做自受,不給我們做下場大概就是這樣。
現在壓縮機組裝線一條了不起就三四千萬新台幣,投入門檻變成本來的6%,
問題已經不在投入門檻了,隨便賣一間台北市30坪~40坪的房子就有辦法投入生產了,
問題在於現在壓縮機有五成以上毛利是負的,就因為過去的【量多為王】觀念,
惡性競爭,每一家都還在燒錢想辦法把別人擠出市場,
但是因為投入成本太低,擠掉一家、另一家又上來擠,最後就大家一起死,
造就壓縮機產業長年處於無毛利的狀態,活的下去的都是靠母公司賣空調為生。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