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puta99 wrote:與其花一萬塊買台所謂...(恕刪) 我相信買四台除濕效果會更好;但付電費時心會更痛。另外用冷氣除濕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的都沒有溼度控制,爾且會使室溫下降一兩度,天氣冷時會更冷。
leeman wrote:謝謝大家的回覆,我突然想到..冷氣不是有除濕功能嗎?...那為什麼不直接用冷氣來除濕就好了..要另外買台除濕機?如果有冷氣,還會買除濕機的理由是什麼? 有幾個原因1.冷氣機的熱交換管排是依照最佳散熱(吸熱)率去調整的而除濕機是以凝結水量最大來調整,所以以相同功率換算來說,除濕機的除濕能力較高2.冷氣機開除濕在室溫太低時會結霜...而且冬天開冷氣機的除濕,溫度會降不少....3.冷氣機的裝設位置固定,而除濕機可以依照需求移動4.一般冷氣機的除濕模式,說穿了就是啟動壓縮機+弱風,然後隔固定時間啟閉壓縮機,這樣很容易除的太乾。而濕度偵測模組也越來越少見到冷氣機上有裝了...如果有溼度控制功能的冷氣機,那其實可以考慮當除濕機使用,而且有些還能增濕(某些高階機種)
上個月趁燦坤特價,買了一台國際牌除濕機(四張小朋友有找),還蠻好用的,之前天氣冷時,早上起床時發現窗戶上都結露水了,這星期天氣較冷,就寢前發現窗戶有點露水,趕緊打開除濕機,嘿嘿,果然早上起床時窗戶乾淨明亮.可是,自從買了除濕機後一直有個疑問,????什麼時候應該開除濕???我家在高雄,溼度應該不會太高,需要全天候開啟嗎?溼度50至60最舒適,而我家溼度多少???家裡應不應該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外面溼度大還是家裡溼度大????除濕時關起房門,溼度降低了,是不是隨時都要關門,避免廁所廚房的濕氣跑進來????不知道有沒有人對這方面有研究????於是買了溼度計,數位顯示的,他都顯示58~60,那麼我就不需要除濕了???不準不準,再買一台指針型的,顯示刻度八十二,怎會差這麼多,上網研究研究,原來這些儀器沒辦法精確校正,所以只能參考那就買一支"乾溼度計"吧,是以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合為一組使用:一支為乾球溫度計(即通常測定氣溫者),一支為濕球溫度計,係將其水銀球部包以紗布並吸收水使其濕潤,故合稱為乾濕球溫度計,在測得乾濕球溫度後就可對照相對濕度表查出相對濕度 ,換算之後求得約71%,>>>>到底多少溼度還是不瞭????真羨慕高價位機種有溼度顯示,之前住過花蓮蝴蝶谷度假村,房內配備一台 三菱一萬多元那台除濕機,當天下雨,剛進門實濕度顯示80左右,開了一小時以後降為65,感覺很棒,功能很多,外型一級棒,可惜還是敗不下去 ,買除濕機應該考量一:外型對你來說是不是重要考量二:越貴的機種除濕能力越強,每天除濕能力18~20公升,或5~6公升,哪一種適合你住的環境三:預算四:爽度!!!! 哈哈
我家有2 台除濕機,一台就是SHARP(高價) ,另一台是日立(低價)!搭配著用!因為住在山邊,還蠻濕的!但SHARP 的除濕力,真的很強!太太說是家裡電器裡工作的最賣力的一個傢伙!除濕力強,相對而言就表示很重!真的移來移去的也是很麻煩!所以才又買了一台日立的當作是輔助的!除濕機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
小弟覺得除濕機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幾年前小弟家買了兩台三菱的除濕機,後來又追加一台,價格很貴沒錯,都破萬,也讓小弟心生下一台買便宜國產貨就好。去年小弟兩個房間各買一台P牌的與T牌的(想說不同廠牌用用看哪個便宜好用),結果使用心得發現國產跟日貨的確差太多了,無論除濕能力或噪音,所以最近小弟又迎娶一台三菱的回家(聽說樓主那臺SHARP也不錯)。並非小弟愛用日貨,而是使用經驗告訴我真的差太多了。(要不然怎會賣的那麼好,大家又不是喜歡多花錢的豬頭)另外冷氣的除濕因為除濕方式不同的問題,會越除濕越冷。夏天還不錯用,冬天可就會....
小弟家的電器用品用sharp的有電視一台(29寬螢幕),冰箱一台,除溼機一台,洗衣機一台,微波爐一台空氣清淨機一台,老姐家sharp的有冰箱一台,除溼機一台,洗衣機一台。老哥家除溼機一台。岳父家的分離式冷氣機一台(1對1),冰箱一台。等等我也不是覺得sharp的品質特別好!只是有認識的(總公司)買比較便宜(後來算了一下,還是比外面一般品牌的還來的貴)。使用的整體結應:感覺比較精緻,比較省電(我是這樣覺得),比較安靜,比較省水(指洗衣機),比較安全(上次發生自然事件)樓主如果你的使用是屬於重荷型的話,建議買比較好一點的(當然不一定要買sharp)這樣在使用上也比較心安及安全一點啦!註:有買除溼機的話,建議買一個溫溼度顯示器(好一點的約一千多吧!)同時搭配!以免搞不清楚現在的室內溼度!就猛除溼!這樣也徒增電費而已!題外話:以前在買sharp的除溼機的時侯,就常發生缺貨的情形!應該是蠻暢銷的吧!
除了品牌之外, 除濕能力與附加功能等都是造成價差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 沒下雨的時候, 天氣好時相對濕度會較高, 冷的時候會比較低.購買的時候除了考量自己環境的狀況,附加功能如:空氣清淨, 防黴, 除菌, 烘衣等也是一個選擇的標準.但更重要的是別忘了各種安全防護功能: 如水滿停機, 傾倒自動斷電等,採用的冷媒/壓縮機是否有節能標章也是省不省電的考量.但是, 除了預算以及附加功能的考量外, 這台除濕機要放的地方大小才是重點.(PCHOME購物那有公式可以換算坪數大小所需要的除濕能力)我自己本身是住套房(約5-6坪), 看了老半天, 最後選了歌林的KJ-801B. (約4000元)因為人一直在房間裡, 所以平時我只會開"舒適",濕度到達就會自動停機, 其實也很方便.浴室地板的水氣就是除濕狀況的最好辨別處, 有開的話, 洗完澡後不用多久就乾了.可能也只有要烘衣時才會開"乾燥"或"連續除濕", 不然會一直覺得口很渴.後來我又買了一模一樣的一台回基隆家裡(靠海),我一直以為基隆家裡會比現在住的地方潮濕很多,事實上在房間內使用感覺並沒有太大差別.我也很想買SHARP等日系的高級機種,不過同樣的預算可以多買幾台省電的國產貨其實也不錯.除濕能力再怎麼強的機種, 還是記得偶爾要換一下位置喔.
除了品牌之外, 除濕能力與附加功能等都是造成價差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 沒下雨的時候, 天氣好時相對濕度會較高, 冷的時候會比較低.購買的時候除了考量自己環境的狀況,附加功能如:空氣清淨, 防黴, 除菌, 烘衣等也是一個選擇的標準.但更重要的是別忘了各種安全防護功能: 如水滿停機, 傾倒自動斷電等,採用的冷媒/壓縮機是否有節能標章也是省不省電的考量.但是, 除了預算以及附加功能的考量外, 這台除濕機要放的地方大小才是重點.(PCHOME購物那有公式可以換算坪數大小所需要的除濕能力)我自己本身是住套房(約5-6坪), 看了老半天, 最後選了歌林的KJ-801B. (約4000元)因為人一直在房間裡, 所以平時我只會開"舒適",濕度到達就會自動停機, 其實也很方便.浴室地板的水氣就是除濕狀況的最好辨別處, 有開的話, 洗完澡後不用多久就乾了.可能也只有要烘衣時才會開"乾燥"或"連續除濕", 不然會一直覺得口很渴.後來我又買了一模一樣的一台回基隆家裡(靠海),我一直以為基隆家裡會比現在住的地方潮濕很多,事實上在房間內使用感覺並沒有太大差別.我也很想買SHARP等日系的高級機種,不過同樣的預算可以多買幾台省電的國產貨其實也不錯.除濕能力再怎麼強的機種, 還是記得偶爾要換一下位置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