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冷氣機有除濕功能還需買除濕機嗎?

一些窗形機 也有這種除濕的功能啦 像是 楷模
不過 也都是15年以上的機種了

他的除濕控制 是控制一個 電磁閥 讓前面的4排蒸發器 變成 前兩排是冷的
後兩排是熱的 原先整個蒸發器 變成一半是冷凝器一半是蒸發器

室內空氣 經過冷的 在經過熱的 便成微溫的乾燥風 回到室內 達到除濕的效果

整個構造就跟除濕機一模一樣 不過 能力卻是好幾倍 原先冷氣能力是16000BTU 採用 鐵甲2代的壓縮機(往復式)


如果要以分離式冷氣機做成除濕機功能的話 勢必要改能內機膨脹 整個管路就要更動 多擠一個電磁閥 在室內機內部
外機風扇馬達 轉速還要變慢 如此 室內機 才會有足夠的熱源 才能送出微溫的乾燥空氣
控制電路在增加一些功能 除了溫度的恆溫

還有新的噱頭>>>>>>溼度恆濕 (再多加加濕器一組)

這下子還不荷包滿滿咧


H牌公司貨來說,ST系列,X系列,都有不降溫除濕,
H牌日本機種,S,X,E,這3個系列有不降溫,
D牌公司貨就最貴那台UXXSXX,
D牌日本機種,R,S,P,GR系列有不降溫除濕,
不降溫除濕是日本日立的專利,
這2家不降溫除濕有一點不一樣,
H牌室外機膨脹閥全開,由室內機的閥體做內膨,
D牌,室外機會跳過膨脹閥,進入室內機做內膨動作,
H牌好像是室內機1個內膨裝置,
D牌看影片好像是室內機2個內膨裝置,
2個內膨裝置應該會噪音比較低,因為壓力分散,
雖然說不降溫除濕好用,但是,也不能神化,
氣溫低時,不降溫照樣給你失效,而且會因為溫度的關係,
跳暖氣,變成先加濕再進行不降溫除濕,
我自己本身是用28ST,不降溫除濕我用了2~3個冬季,
在氣溫稍高一點時是OK的,真正寒流來時,
氣溫13度以下,真的難講,就算是外機風扇不轉,也難講,
溫度照樣掉下去,只好開除濕機或是改吹暖氣,
噪音方面,確實很小,我都睡眠時在用,聲音比除濕機小!

參考看看!

chasel_tw wrote:
請問如果冷氣機有除濕...(恕刪)

雖然台灣主流冷氣 或冷暖氣機 功能上都有除濕的功能鍵
但是要需要除濕的天氣 濕冷的春天 使用起來 就是不舒服
越除越冷
上面的大大們提到 D牌的那台 價格是天價(1頓7萬多)
除濕機 有除濕的便利性 我個人還是推薦 要除濕 買一台幾千元的除濕機吧
風的線條 wrote:
雖然台灣主流冷氣 或冷暖氣機 功能上都有除濕的功能鍵
但是要需要除濕的天氣 濕冷的春天 使用起來 就是不舒服越除越冷 ...(恕刪)

大多數的除濕機,和冷氣機/冷暖氣機一樣,都是以壓縮機除濕,
冷氣或暖氣的差別,是冷媒運作的不同,
不管是冷氣或暖氣,壓縮機熱交換就必須要一邊冷一邊熱,在冷凝端則可集結水氣。

用冷暖氣機除濕的缺點是...
若室溫剛剛好,不需要暖氣,也不需要冷氣,這時只開除濕就比較麻煩了!
冷媒不知該用暖氣還是冷氣吹..吹出來的風八成會偏冷或偏熱。

其實這種狀況並不多,可以改成開冷氣或暖氣即可,
只要壓縮機運轉就有除濕功能,但要忍受比剛剛好的室溫略高或略低一點溫度。

用冷暖氣機的除濕,因為壓縮機同樣要運轉,耗電量應該和開冷暖氣差不多,
但開到除濕,則是壓縮機運轉時會送風,沒運轉時不送風。(大多是這樣,但機型太多,也不一定..)

如果冷暖氣機可以像便宜窗型冷氣,用溫度控制除濕的時間還比較簡單點,
遇到室溫剛剛好,就只要切到除濕,溫度調高或調低點,即可控制壓縮機運轉的週期。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kyotpe wrote:
重要的一點 定頻冷專的除濕功能在冬天性能會變很差
比除濕機日除濕10公升(27度 相對濕度60%時)還差
也耗電很多

那是27度時才能每日10公升啊
一般壓縮機式的除濕機冬天性能一樣會變很差
怎麼還有人會認為「暖氣可以除濕」呢?
kouyoumin wrote:
那是27度時才能每日...(恕刪)

一般壓縮機式的除濕機冬天性能一樣會變很差
這點沒錯
但因為除濕機是擺室內
而冷專機 熱排擺在室外 所以溫度 越除越冷 效率就越差

而除濕機冷排疊著熱排 除濕時溫度會上升些
所以在約15度時 除濕效率(耗電與除水量在加舒適度作比較時)
除濕機高於冷專機
因為有的冷專機採除濕模式時會不運轉 或冷排結霜

冷專機冷排溫度假設3度 遇上室溫20度

而除濕機冷排溫度5度 遇上室溫20度
在遇上熱排溫度35度
哪個溫差大 剛開始是冷專機 後來便是除濕機
因除濕機將室內溫度提高2至3度讓溫差大些
而冷專機讓室溫與冷排溫度拉近
(這裡指的除濕機 是以對應相同坪數 除濕量的機型)
而冷空氣遇熱 是否會產生結露 結露一多便形成水滴
如果室溫越接近冷排溫度 那水量就變少

而本版的樓主 不是一開版時就說冷專機與除濕機嗎
所以我只針對冷專機與除濕機作探討
""那是27度時才能每日10公升啊"" 我是拿耗電中等的機型出來作比較
難不成要拿三菱180出來比嗎? 這款180型27度60%每日18公升
耗電多 台製27度60%每日10公升的 機型 約多100多瓦
還是比定頻冷專機0.8頓省電

一台定頻冷專機0.8頓在冬天運行時(先不論壓縮機是否會縮短壽命)
管長約5米 他耗電至少都要550瓦 而日除濕27度60%每日6公升的 機型
約在220瓦上下 三菱180型27度60%每日18公升約在500瓦上下
如果溫度約在15度 兩者除濕力相近
但耗電方面 除濕機較省 而除濕機也可將室溫提升2至3度
增加舒適度時 與耗電多些 除濕時越除越冷 哪一個比較好????

再者冷專機無法針對 室內特定位置除濕
例如 鞋櫃 衣櫃 牆壁 書架 除非您安裝時出風口對著他們

或有的人家中有雜物儲藏室 但會在儲藏室裝冷氣的有多
這時是裝冷氣來除濕 還是 買除濕機來除濕

除濕機的機動性高 可任意移動
大雕一號 wrote:
怎麼還有人會認為「暖氣可以除濕」呢?..(恕刪)

就像你之前講的,若絕對濕度未變(水氣量不變),在溫度較高時相對濕度會較低,
但人是適合相對濕度,並不適合絕對濕度。

若室內濕氣重到不得了,理論上暖氣同樣可以除濕,且排水,(可能要噴水霧吧!)
吹冷氣時,冷風往室內吹,熱風往室外排,冷凝端集水,
吹暖氣時,熱風往室內吹,冷風往室外排,同樣有冷凝端可集水啊!
這就是熱交換的特性,

大多數的室內環境,若以暖氣將室溫昇高,因相對濕度已降低,若再讓冷凝端集水除濕,人會覺得太乾了!

如果冷暖氣機在開暖氣時,有把冷凝的水再吹回來,可能還可以比較不那麼乾,
若用電暖器,有些人都還考慮買加濕器,或買可加濕的冷暖氣機咧! 可參考這篇


而開冷氣且排水,雖然可讓濕度降低,
但剛關掉冷氣後,因室溫回升,就算相對濕度已降低,但室內物體的還沒回溫,
物體的溫度更低,反而水氣會集結在較冷的物體上,
所以,剛關掉冷氣同樣會感覺"濕度"增加。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就像你之前講的,若絕...(恕刪)

在日本就像您說得一樣
冬天開暖氣時 有的人會流鼻血
或嘴唇乾裂
因此加濕器在日本 也是季節熱賣產品之一

不過台灣情況稍有不同

使用者本身 自己的感覺舒不舒服 最重要
還是一句話 他家用可以 你家用未必行

我們只能從旁建議 就讓樓主自行決定
畢竟現在錢難賺 什麼都貴 能省則省
flycode wrote:
就像你之前講的,若絕...(恕刪)


暖氣功能對室內沒有減濕作用,所以絕對濕度不會變(水氣量不變),就是因為溫度變高了飽和濕度也提高了,所以相對濕度才會降低,才會被誤以為具除濕效果,這是大自然不變的真理。
閣下所言「吹暖氣時,熱風往室內吹,冷風往室外排,同樣有冷凝端可集水啊!」,所謂冷凝端可集水,集的是室外大氣的水啊!這就是為啥暖氣機的室外機要加裝排水管的道理啊!這些水都是液態,沒有將他汽化的話,請問該如何「把冷凝的水再吹回來」?如何能作到「還可以比較不那麼乾」?
D牌URURU的暖氣加濕是利用除濕輪先以吸濕劑汲取室外大氣中的水蒸氣(液態),再利用加熱器把吸濕劑汲取的水烘成氣態的水蒸氣,然後以風管送進室內對環境加濕。台灣冬天濕冷,開暖氣如果有作加濕暖氣停機後飽和濕度回到原點時,是不是會有過多的絕對濕度和過高的相對濕度了嗎?
台灣冷氣機的除濕機能是台灣首創,以空調學術界角度來看是個大笑話,那是利用壓縮機走走停停的模式在運作,壓縮機轉動時會降溫除水,壓縮機停止後溫度、濕度都會因外來滲透而上升,絕對濕度(濕氣滲透)回升速度會比溫度回升的速度慢,所以相對濕度仍舊會有下降的現象,所以壓縮機停止的目的有二,一則是藉以避免溫度過低,一則是藉飽和濕度的回升(溫度回升)來壓低相對濕度。這種邏輯是國內首創,與日本真正的恆溫除濕機構是天差地別(專家「藍大」已有詳述)。所以不論是「冷氣除濕」或「暖氣的假相除濕」都遠遠比不上專業的除濕機。
以上的論調是給看得懂而且想看的人看的,想搗蛋的請迴避。
(終)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