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感測器如果在蒸發器上,容易受到蒸發器溫度影響,與環境溫度會有差異。溫度感測器不管裝在機殼內任何地方,都會與室溫有差距。室內溫度傳感器(面板顯示溫度),移到冷氣下方。冷氣底殼鑽個洞,熱敏電阻穿出外殼,測溫頭讓他懸空不要碰到牆壁,冷氣下方不要擺會產生熱的電器。設定28度,溫度計放在床上 27.7 ,與設定溫度非常接近溫控會比裝在冷氣內更準確冷氣業者可以把室溫傳感器做成外接式的,在室內機外殼上做接口,直接插上傳感器,這樣室溫會更準確。有些冷氣業者為了避免消費者質疑面板顯示溫度與室溫有差距,乾脆室內機直接不顯示室內溫度,這招厲害可以省掉很多麻煩。
線的長度不夠長,改由下巴蓋板,側邊穿出室溫約29~30 阻值8.26K依照ntc熱敏電阻與溫度對照表,這個熱敏電阻是10K的管溫也是10K的。室溫與管溫做成同一個4 PIN 接頭。熱敏電阻裝在封閉式的冷氣內,容易受到蒸發器溫度的影響,內部溫度會比室溫稍低。冷氣剛進入低頻恆溫階段 25度,風向上下左右自動房間8.88坪長方形,4.38*6.75 測試房間四個角落的溫度,沒有使用電風扇24.424.624.925.114:52~15:0024.4、24.6、24.9、25.1最高溫與最低溫差距 0.6度30分鐘後,測試第二輪 15:29~15:38最高溫與最低溫差距 0.4度26、26、26.2、26.4 ,冷氣面板始終顯示25度這樣的溫控算是及格,沒有差距太大。溫控不好的冷氣可能會差距2~3度。壓縮機持續運轉下,溫控並沒有比較好,溫度變化大概在1度。壓縮機不跳停,溫控沒有比較好。---------------------------------------------------------------------------------------------冷氣房最好還是使用循環扇或是電風扇也可以,加速空氣對流,均溫性會比較好,尤其是大空間。------------------------------------------------------------------------------------------冷氣的熱敏電阻本身就不準。冷氣關閉下,測溫頭位置差不多面板的溫度有可能是29~29.9當作29.9與水銀溫度計30.4比較,至少差了0.5度或是更多熱敏電阻的缺點電阻與溫度特性是非線性的。 不同溫度差距會不一樣。由於漂移和去校準(特別是在高溫下)不穩定
感溫器要放在空氣流動的地方才會有較佳的效果。所以原廠設計放在進風處是有道理的,能快速反應進氣處溫度的變化,且理論上進氣處的感溫器受到空氣溫度的影響遠大於蒸發器透過熱傳導過來的(因為進氣處始終大量吸氣)。正常不需要特別移動位置,會要移動可以看是不是室內循環不良或冷風短循環了!
直接變《藍芽溫濕度感測器》與主機分離連線室內機不就好了(夠準確的話小孩感冒甚麼的,也許還能直接放額頭當體溫計,太后的孕期提醒計算器)而且一台冷氣配置個八九顆藍芽室內感測器,確保室內空間冷度都能精準控制,廠商直接再漲價一兩萬塊(平均每一顆感測器加一千或兩千元),智傷稅、削翻了(若廠商仿效汽車的四輪藍芽胎壓感測器設計,還可以賺更多電池更換保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