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一週體驗了春夏秋冬 日系冷暖會不會比國產強

上週還在暗自竊喜天氣變暖空調壞掉也沒差
結果今天直接降10度
還是乖乖拿著年終換一台冷暖吧
家裡原本是東元用了十幾年
打算繼續沿用東元
看一下價格也很合理,預算OK
而且我還是看頂級的系列

但家人說台灣又不冷日本比較冷
日系暖空調會比國產表現得好
所以要我買日系牌子
看一下日立頂級系列的價格
真的是差點沒叫出來(捏把冷汗阿

來請問大家
是否真如我家人所說
日本比較冷,所以日本人對於暖氣有比較研究
會比國產冷暖績表現來得好
2023-01-16 14:43 發佈
東元可以
其實我都滿建議冷氣買該品牌最好的系列
然後依照自己預算買就可以了
我自己覺得日系跟國產品牌沒差
買東元 不如買東禾


Gegamtl wrote:
東元可以其實我都滿建...(恕刪)
你說技術嗎?
技術的話還真不好說
例如去年聲寶急凍雙洗淨,技術直接吊打日立凍結洗淨2.0
聲寶室內跟室外機都可以凍洗淨,應該是台灣首個引進的

台灣本土適應性?
除了東元的暖氣外
禾聯最近也有防沼氣,畢竟台灣沼氣問題嚴重
聲寶也是看準台灣溼氣重,第一個做全機防鏽的廠商
當初記得一堆靠海靠溫泉區的建案通通用聲寶的


很多東西本來就沒絕對
銷售不是看品質好不好
國產品質不差但日系仍有大量市佔率
因為商業的本身,首重考量還是人性,而不是品質或技術
1. 對日本製造的迷信
2. 經濟成長同時,但漲更高房價也讓大眾失去信心
這時候對於經濟能力負擔得起的小奢侈品銷售反而會變好
例如日系旗艦家電
3. 品牌溢價,讓一些品牌有更多的金額可以挹注在後勤服務
這是一個正向循環,但不見得是CP值高
打個比方,一個產品賣1萬
另一個產品賣1萬3,但提供壞掉換新的服務
假設故障率都是5%,期望值怎麼看都是買1萬塊划算
但人性上沒有人希望自己是那5%,怕買到反而虧錢
這時候1萬3那台反而就賣得比較好

這就是商業的本質,就是人性
因為CP值代表的是理性,但消費者購物是感性的

不過最近經濟持續不好的話,或許國產的銷量會上升吧
當大家慢慢發現國產品牌也很好用的時候
或許CP值的選項會重新變成大家買家電的考量
我家有國際跟東元
國際也是貴1.2萬的樣子
但反而東元比較穩
可是現在日系冷氣都標榜MIT了
沒有什麼日本人比較會做暖氣因為根本不是日本做的
賤狗卸甲 wrote:
上週還在暗自竊喜天氣...(恕刪)

日本販售的冷、暖兩用空調機是以暖氣功能為主,所以室內、外機的熱交換器匹配以及室內機導風面板的出風口角度都要考慮暖氣模式的性能發揮。

台灣銷售的日系品牌空調機會遷就台灣已冷氣功能為主的使用模式去調整,所以台灣銷售的產品≠日本販售的產品,所以「日系暖空調會比國產表現得好」的現象不一定存在,不過在變頻控制的細膩度還是會優於國產品牌從大陸引進的貼牌機要來得好。
會不會想太多

台灣日立=江森自控是美商耶...
跟日本日立產品根本就不相干
不如買國際,日本血統還比日立多一點

"正"日本冷氣在台販售品牌
大金
三菱電機
三菱重工
富士通
賤狗卸甲 wrote:
日本比較冷,所以日本人對於暖氣有比較研究
會比國產冷暖績表現來得好

台灣用不到暖氣條件好的機子,除非住高山上,trust me,不然不會一堆人用能力僅1kW的電暖器還覺得暖
連前幾週的寒流家中冷氣設22度都一直狂跳停了,不管P牌D牌MH牌或H牌窗型
(註:窗型暖氣能力會比分離小一級,但還是很暖)

真要選擇暖氣好的,最好找有標暖房能力範圍的品牌,像富士通、三菱重工電機等等;至少也去估狗各品牌說明書,了解各品牌機子所標示的額定暖房能力,不需要這樣用品牌印象去猜。
我家HS很好用
很安靜冷快 暖也快 也省電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