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早在15-6年前這些oem品牌還未出現之前,相關的吊隱式除濕機就已經問世了,只是推廣度不高而以,大多數人多是有需求,但是不知道相關產品
全戶式除濕vs吊隱式除濕
這兩種設備,都是除濕機都藏在天花板裡,那~差異在哪?
全戶式除濕機:
代表機種:Honeywell-DR系列
優 勢:
1.高效能:設備本身靜壓值高,送風遠,單機除濕力強,可以用1台設備配上大坪數做安裝
2.品牌效應:大品牌後勤完整,美國原裝進口,品管要求高,品牌上能使業主放心
3.設備整合性高:除濕設備可搭配全熱/pm2.5/整合面板等配套,形成完整智慧家居
4.省 電:單一設備for全戶只需500瓦起
缺 點:
1. 單價高:原廠進口設備,後勤/維修/廣告/代理費/人員等等成本導致單價較高
2.安裝較為複雜,安裝成本提高

吊隱式除濕:
代表機種:網上各式oem廠商的貼牌機(大多同一個媽,有個別不同媽~無所謂好壞,核心部件都差不多),也有日立出的小型除濕機種,配比更小約8-10坪.
優 勢:
1.設備便宜,比全戶式單台價格約只有1/3,因所配比坪數較小,通常建議除濕空間為2房一廳20坪內,配比1台中階設備
2.獨立除濕30坪的房子大約需要2-3台設備,所以也可以做到獨立空間除濕
3.因屬於小坪數獨立除濕設備,安裝及配管簡單
4.日立及個別品牌有雲端APP控制(需加購)
缺 點:
1.設備數量:每台設備配比的坪數低,需要多台設備除濕,設備裝於各空間中,佔位置,設計師需要在有限空間中擠出位置裝設備~
2.設備整合:因設備獨立於各區域,無法共管整合,所以設備與全熱需要多台配合也就是說一台設備配一台全熱或空氣箱,無法多台設備共管,也無設備整合的控制面板
3.耗電量:使用的設備越多,當然相對的用電量也較高

以上為全戶除濕及吊隱式除濕的主要差異性
不過今天這篇主要是針對吊隱式除濕機的優點,如果業主要的只有除濕! 希望在相對低的成本下完成建置,並且能夠接受他小小的缺點~那也是可以的~
設備:
設備本身跟全戶式的設備大小差不多,因為設計上,吊掛方式的差異,吊掛高度會比全戶型的機器來的友善大概只需要35cm左右,全戶型的要到RC下40cm左右
控制面板
分成新舊款不同,新舊款的設備配的面板也不同,當然價格也有差異~
老款面板:

新款面板:
可搭配雲端APP組件,達成手機雲端控制

排水:
前端軟管搭配硬管排水

出迴風口數量
8吋出風口分出2口6吋或是3口4吋出風,每台設備建議最多在3口4吋管以內 ,大約控制在2房一廳的格局左右若要再增加口數,建議則需要增加除濕設備大約就是1台設備出3口出風,後面也是3口迴風,這是理論最優值.
台製機種(PVC軟管):



日立機種(抗菌PE管):


其他安裝方式:

偵測器位置
與H牌的外置式偵測器不同,OEM的設備偵測器通常不會露出來,而是藏在設備的迴風處,或是設備的後端直接偵測回風口所吸入的氣體濕度做開關機的判斷
冷氣線板強制回風口

自然迴風口

風管材質:
如果以小空間單獨安裝除濕機,則使用軟管即可,軟管部分可供選擇就較多,標配是PVC軟管,也可升級為台製抗菌PE管或是日製PP管,若搭配全熱設備,則可適度使用硬管搭配.
空氣淨化配套:
除濕設備加裝阿拉斯加的FR3538空氣箱,在設備開起的同時做空氣過濾的動作


對應坪數:
經過我與相關廠商的了解後,在非極端的環境下,大約可以配比到10-12坪是最優的狀態3口4吋出風+3口4吋迴風,或是2口6吋的進迴風.
相關配套設備:
各位都知道~除濕機可以搭配全熱跟無動力的淨化箱,一台12坪左右的設備搭配一台150風量的全熱在加一個前置淨化箱,有的廠商會再加一個中繼風機,如果現場坪數超過除濕設備的除濕坪數,因為設備效能的問題,中繼風機只解決的風量,沒解決除濕力跟末端吸力~
透天的設備安裝
相對來說,一棟每層15坪,總曾數4層的透天,使用一台H牌的設備或是用4台吊隱式除濕機,實際上來說用吊隱,不用考慮垂直管,也不用考慮鷹架搭設,如果只裝吊隱除濕設備那OEM一定是優選,但是如果再增加全熱/PM等等的設備就不是那麼好~等於每層都要一整組設備,或許這樣的成本又變高了,當然還有一些替代方案可以選擇~有機會再說吧
設備保養
產品的後續濾網費用是很多業主很重視的~大多數的OEM設備,基本的是塑膠濾網,可以自己拆下清洗~不用錢!!
但是一定要定期洗濾網,不然如果塞住了,很容易因為吸不到空氣,設備運轉過熱導致壓縮機燒掉,請各位切記~
安裝工程照片
許多網友都想要看安裝工程的照片,近期會慢慢整理出來,資料放下面的連結
工程照片
價格預估:
承蒙各位的抬愛,小弟也盡力的幫各為解答問題,為避免每次同樣的問題重覆詢問,請各位要私訊估價的朋友,私訊時先提供下列資料~謝謝,因設備功率較小,其實一般軟管已夠用,估價安裝管線默認為尼龍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