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進入安裝過程之前,小編想談一下為何在眾多冷氣中挑選 Panasonic LJ 系列的冷專空調。在進行台灣、日韓以及中國品牌的比價後發現,其實之間的價差沒有想像中的大,因此決定從網路上較多人選擇的日系品牌中來挑選,而考慮耗電量以及產地並比較各系列的功能之後,最終選定 Panasonic LJ 系列空調。另外因為認為暖氣並非自己必需的功能,所以挑選專冷而非冷暖的機型。

由於小編的住處原本並沒有冷氣,安裝必須由最初的開孔開始,這也是小編第一次觀看這麼完整的冷氣安裝流程。住處屬於大樓式的套房(一房、一廳、一衛浴、一陽台),不含陽台,室內約13坪,若只計算客廳則約6坪,格局方正,位於15樓,沒有西曬問題,因為室內空間不大,因此只選擇將冷氣安裝於活動比較頻繁的客廳,晚上睡覺再藉由風扇將冷氣打入房間,安裝前,師傅也前來確認過,這樣的坪數大小, LJ40 是完全可以應付的。
- 檢查室內機管線

- 管線焊接接合處

確認室內機沒問題後,就將室外機擺至屋主於陽台規劃的位置,通常這時後安裝師傅都會再次檢查管線安裝的路線,不過這次安裝的住處,大樓原本就有預留銅管與排水管安裝的位置,因此就跳過這個步驟。- 預估室內機位置

- 測量開孔間距

確定位置與間距,就會直接進行開孔,當然有些住處會採取更美觀的形式,將管線藏於主機後面,而不會露出管線。- 室內機管線安裝

- 管線封裝

- 開孔密封

(根據師傅表示,大樓規劃的銅管路線繞了室內半圈,才會需要這麼長的銅管),另外,銅管若有嚴重的凹陷就無法正常運作,橫切面必須維持平整,所以師傅在安裝期間都會不時替銅管的橫切面進行修邊。
室內機安裝完成之後,會再次進行冷氣管線的確認與檢查,左側向上的管線是銅管,排水管則是隱藏在有溫度顯示的右側後面,完成檢驗的步驟才能開始把銅管連接至室外機。當室內機的安裝都沒問題,師傅會貼上室內機的編號(類似冷氣主機的身分證)拍照回傳給廠商,確保安裝冷氣的資訊有如實回報。- 安裝室外機

- 室外機管線連接

- 銅管連接

- 配電線路安裝

- 抽真空

完成抽真空與所有管線安裝後,師傅很細心地又做了一次全盤的檢查,才進行所有管線的加固,接著開啟冷氣的總電源,開機檢驗啟動以及運作上有無疑慮,一切都沒問題才請小編簽名確認,並提醒在主機無礙的前提下,三天後至購買店家或是購買網站尋求保固認證。|
|

單就搭載功能而言,LJ 精緻系列可說是 Panasonic 空調中性價比最高的系列,具備 3D 氣流送風、品牌的 nanoe 科技 以及 ECONAVI (日照感應) 智慧節能並支援 App 智慧控制,擁有高階機種絕大部分的功能,對於預算有限無法直上頂級旗艦的消費者是務實選擇。
冷氣這種大型家電,除了特定規格有較為不同的設計,一般而言,即使是不同的品牌,外觀差異並不會太大。金黃色的飾版是 LJ 精緻系列的顯著特色,左側印有品牌的銘文以及INVERTER 的變頻英文,右側則有溫度顯示面板、遙控感應器與不同功能的字樣燈,小編選擇的 LJ40 冷房能力為4.1 kW , CFPF值為6.60 kWh/kWh,年耗電量約738度,適用7到8坪的空間。
- 靜音、節能狀態開啟

- 極速運轉開啟(紅燈)

ECONAVI 智慧節能(日照感應)能夠感應日照變化程度,自動調節溫度保持最舒適的室溫,達到節能省電的最佳效果,但若開啟極速模式就會自動關閉。 nanoe 健康科技會釋放一定數量的氫氧離子,抑制與分解空氣中的細菌病毒,也能有效降低異味強度,小編曾在冷氣開啟的狀態下飲食,食物的味道並沒有殘留太久,我想,雖不到空氣清淨機的強度,不過多少能讓室內空氣處於清新的狀態~
- 開啟冷氣前蓋

- 冷氣濾網拆卸

- 遙控器正面

- 遙控器背面

風向在上下、左右包含自動在內都有六段可以自行調整。 Panasonic 在這幾年的生產冷氣,都會將乾燥防霉給作為出廠設定,連續使用除濕或是冷氣功能滿30分鐘後,手動將冷氣關閉後,冷氣會啟動乾燥防霉的機制持續送風運轉約10分鐘,如果要迅速關機,再按一次電源鍵即可。順帶一提,專冷的機型本身沒有搭載「暖氣」,當功能切換至「暖氣」時,主機不會有任何動作。|
|

電費是許多冷氣使用者十分在意的部分,要是沒有獨立電表的安裝,唯一能知道真實用電度數的依據就是兩個月一次的電費單。這次為了短時間的電量評測,所以加裝了冷氣專用的家電無線控制器,小編也針對這部份進行簡單的開箱與試用。
- 無線控制器開箱

- 與Wi-Fi連接

- 確認連接

- 連線成功

- 與冷氣連結

- 狀態顯示

- 電費累積表

- 軟體更新

- 功能選擇

- 預約設定



關於冷氣專用的無線控制器,小編覺得它在累積電費與固定時間開關預約上確實非常方便,另外也讓手機操控冷氣成為可能,可惜本身只會與主機連動,並不會與隨附的遙控同步,不少功能也與遙控重疊,單純的遙控仍舊比較好用,無線控制器只不過讓手機成為另一個功能更豐富的隨身遙控罷了。當然,如果你安裝冷氣的空間較大,需要提早開啟冷氣或是非常在意電費計算的使用者還是可以考慮加裝。
|
|
- 冷氣未開狀態

- 開啟1小時後

- 開啟2小時後

為了測定最快的降溫效率,全程將溫度調至16度,一開始選擇急速運轉模式。在冷氣運轉約20分鐘後,其實就能明顯感受到室溫的下降,30分鐘左右時,所在空間就有很棒的舒適度了,原本因潮濕而帶來的濕黏感也減去大半。之後依照測溫計的紀錄,未開冷氣前室溫約28度、濕度69%;一小時後,急速模式停止(維持最大風量)室溫約24.5度、濕度56%;兩小時後,室溫23.3度、濕度47%,降溫與濕度下降的效率都相當不錯。
- 室內機感溫測試

- 室外機感溫測試

- 急速模式音量

- 最大風速音量

- 靜音模式音量

室外機的音量則大約是60~66分貝之間,急速模式與靜音模式差距不大,這樣的音量在門窗緊閉的狀態下,室內也聽不太到。|
|

大部分人選購冷氣前只能參考帳面數據、口碑相傳或是網路上的分享去挑選適合的產品,日系品牌的冷氣中,日立、三菱、 Panasonic 還有大金都有各自的忠實支持者,但每個品牌遇到問題的使用者也不在少數,小編在挑選上也苦惱許久,畢竟冷氣不是那種可以任意移動更換的物品,自然希望自己在這方面的花費是值得且可以用得長久的。
在近2週的追蹤評測後,小編認為 Panasonic LJ40 無論在降溫的效率、音量控制還是清新空氣的循環上都有極佳的表現,擔憂的發霉臭酸味也沒有出現。雖然冷氣的溫度顯示與感溫計有時會有0.5-1度的差距,不過我自己覺得,如此小的差距無傷大雅,而是否省電可能還需要電費單去驗證,但目前使用上評價都頗為正面。

智能操控不夠人性化或許是 LJ 精緻系列空調最大的可進化之處,若是希望智能操控更加普遍,品牌或許可以將智能操控的配置內建於主機之中,會更加方便使用(目前只有 PX 系列少數機種有內建智能操控)
總體而言,LJ 精緻系列空調確實是日系品牌中極具CP值的選擇,室內機與室外機均在台灣生產也相當少見,在 ECONAVI智慧節能 的加持下,而具備不錯的省電能力,也搭載品牌獨有的 nanoe健康科技 ,還在最重要的冷房效率方面有不錯的表現,若你還在尋尋覓覓想要的冷氣,或許可以深入了解看看!
至於討論區上不少人針對 Panasonic 空調所提出的異味問題,由於這次評測時間有限,目前在開啟乾燥防霉的狀態下,尚未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小編也會持續追蹤,若有這方面的問題絕對會如實的將情況補上

|
|
|
|
| 型號 | CU-LJ40BCA2 | CU-LJ40BA2 |
| 尺寸(mm) | 780寬×666高×289深 | 890寬×295高×235深 |
| CFPF性能因數值(kWh/kWh) | 6.60 | |
| 冷房能力(kW) | 4.1 | |
| 其他功能 | ECONAVI智慧節能、nanoe 健康科技、3D氣流、乾燥防霉 支援智慧控制 Smart app |
|
| 相關標章 | 第一級能源效率(年耗電量738度)、節能標章、環保標章 | |
| 冷媒 | 採用 R32 環保冷媒 | |
| 產地 | 台灣 | 台灣 |
-------------------------------特別感謝-------------------------------
拍攝協助:Ivan、Sharon
延伸閱讀:【實測】健康淨化又省電 Panasonic PX36 頂級旗艦冷暖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