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文章其實一堆,小弟個人經驗建議,提供思考方向,不要再問是不是最便宜了1. 機器設備的價格,其實你很容易上網就找到答案了,只要比網路上便宜,你都是算省到畢竟業者有在叫貨才會比你買到的便宜,他願意讓價,比網路上便宜就是基本了能再便宜多少就是看個人交情了2. 站在消費者立場,我同樣都會教育客戶,人家報價單報過來,你也是要有責任去看完他的所的規劃好比說,『一式』,是怎樣的內容?可以再請他多說明一下,好比銅管,大概米數會抓多少,外機到內機的距離大概多少,這你自已心裡有底,業者安裝時通常會多抓一些避免不夠,這不用計較,有了米數,接下來還是老招,上網找答案,同樣品牌跟規格的銅管大概多少錢3. 工資這點很多人都很容易有糾紛,今天業者出來兩個師傅,做兩個小時,你覺得他要收費兩個小時,還是收費一天?答案是一天才合理,今天人家師傅出來做,備料要不要時間,交通要不要時間,或是因為施作的時間剛好卡到他的其它案子,只能做你這家,其它時間他都浪費了,他們老闆要不要付錢給師傅,都要啊,這都是無形成本,去查人力銀行的平均價格,一個有能力的師傅(3~5年)月薪就算差到只有三萬六,平均22天來看,一個師傅出門成本就是1600以上,老闆要不要發年終,要啊!老闆要不要自已賺,要啊!工資就是大概這樣分析,是否合理全看個人理解企業人力成本的了解4. 五金另料與雜項,說實在,實際上這些沒有花到多少錢,這項目主要是拿來做彈性費用,好比有些工程做了才會知道還欠多少個螺絲,做了才知道軟管長度原來是103cm,不是97cm,或是拿來包銅管的纏布不小心包太漂亮用多了,原本預估30米,用到40米,這項目的費用就來做這些工項的預估,並不能實際計算得準。其實報價單的這些項目都叫預算,如果能像機器設備這種他買得到你也買得到的,那才叫做價格,可以殺,但不能見骨,其它無形的就是估個大概,如果砍太兇了,他實做上出問題時,就會讓你吃虧到嫑嫑當然有些東西是有行情價,但有些東西叫做服務態度,即便低於行情,服務態度不好,或是有聽說叫修服務要來要等很久,你覺得你省到了什麼嗎?大家做生意就是長遠,也許今天你找到一風評不錯的,吃點虧,沒有砍價他的報價單,改天,他會記得你是好客戶,有什麼小問題,很容易繞路去幫你看一下的一時便宜一時爽,一直便宜,不可能一直爽的!看個人取捨啦,我只是嘴碎,請你參考就好
我只能說! 一年前我裝大金基本冷暖RVL50型號真的賺到了! 但我是同時間裝一大三小含白鐵架洗洞高樓層施工 46000! 沒有用修飾板去年還可以申請新北節能三千元 跟 經濟部的節能的兩千 !其實項次2,3,4,如果用一式計價比較不清楚 !材料看一米多少!實做實算第2,3項工資應該已含在第4項內! 當然老闆這樣分類也是很合理!至於價格這件事由彼此去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