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冷媒管的抗壓強度

關於新、舊冷媒所對應的冷媒管規格一般是管壁厚0.6及0.8mm之區別。今天心血來潮找了一下資料,試著計算一下銅管的強度,發現即使新冷媒使用舊管子,似乎安全係數也滿高的,不知是否還欠考慮了甚麼?以下計算結果參考看看囉!若有錯或漏了需考慮之處,例如喇叭頭的影響,還請專業指正。

1.應力 S=PxD/(2t),其中P=冷媒壓力、D=冷媒管外徑、t=管壁厚度

2.管徑設定使用2分管,外徑D=6.35mm (2分管即為2/8吋,2/8*25.4=6.35;3分管即為3/8吋,3/8*25.4=9.52,依此類推)

3.設定冷凝溫度50度之冷媒工作壓力,R22為1.95Mpa;R410A/R32為3.1Mpa

4.依照1.公式的計算結果,"舊冷媒+0.6厚"、"新冷媒+0.6厚" 及 "新冷媒+0.8厚"之冷媒管承受應力分別為10.3、16.4及12.3 Mpa

銅管的材料抗拉強度200Mpa(降伏強度查得約60Mpa),所以用保守的降伏強度來看,至少還有3.6倍以上的安全係數。
2018-06-17 17:16 發佈
我的2009年R22冷氣用銅管,因為藏在裝潢內,二次更換冷氣,一次2014年臥室換日立頂級NB-22,沒換管,修改喇叭頭銅管,師傅「洗管」,抽真空,直上R410A冷媒。另一次是2018年的6月,客廳換格力50型頂級旗艦,使用R32冷媒,也是修改喇叭頭銅管後,安裝師傅再「洗管」,抽真空,直上冷媒。目前二台都運作正常。

因為高低壓銅管都藏在裝潢內,如果要換新管,要拆裝潢,木工錢可能要比冷氣貴,於是就賭了。雖然這有風險,在衡量之後,決定沿用原銅管。如果口袋飽飽,當然會拆裝潢重新來過。
adouah wrote:
我的2009年R22...(恕刪)



但是你忘了說 你只能選冷專的

含劇男主角 wrote:
但是你忘了說 你只...(恕刪)


是冷暖機種。

這不是好示範,但勉強湊和著。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