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冷氣選購問題,因為這是我第一次選購
目前房間約2.75~3坪,房子是租的,所以安裝窗型冷氣
目前冷氣看中 國際牌的 CW-L22S2 (2~4坪) 1級 EER3.45
但去店家選購,店家推薦CW-G25S2 (3~5坪)2級 EER3.3
但冷氣不是要挑EER高的嗎
店家說3坪房間最好使用1噸的,說有很多客訴案例是冷氣使用一年後開始不涼
然後廠商說冷氣不涼部分不保固,因為噸數不適合目前坪數
所以推這台CW-G25S2可以用比較久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店家保固條款,因冷氣不涼 所以無法適用 店家x年保固
但是國際牌不是保固零件3年 壓縮機10年 ,頂多加上全國保固零件部分
想請問是否要照他建議去買加大呢?
他還有寫公式,坪數*(550kcal+人100kcal)
但應該是坪數*550kcal+100kcal,不然這樣算會變成3人不是嗎?
那如果選他說的CW-G25S2,以夏天晚上每天吹8小時來說,這樣電費是否會比我挑的多一些些,
房間有熱源部分 大概就筆電+液晶螢幕+液晶電視(不常開)
是否可為我解答一下
基拉 wrote:
但萬一我選我要的型...(恕刪)
切結書上有寫的需要提升20%能力的就只有頂樓.西曬.陽光直照.開放空間.客廳.營業場所
簽切結書就是依據不是他們說不涼就不涼.基本上全國每坪抓550Kcal已經比一般建議的還大了.
你最大三坪如果沒有上述需提升的問題.22級的夠用了.但我會選變頻機
至於他們說有很多客訴案例是冷氣使用一年後開始不涼.這個意思的解釋是現在夏天一年比一年熱怕你明年吹不涼.跟機器非人為故障保固又沒關係.噸數足不足的判定是安裝當下不是幾年之後
是如果對應坪數不足不保固
冷氣是要挑EER高的沒錯 但換個方式想 EER再高溫度降不下 再高也沒用
冷氣這產品挑選是需要環境勘查經驗的
現在台灣氣溫越來越高 環保冷媒效率較低 已經不能用以前的方式去計算了
以前空調行都抓剛好 20年前氣候穩定 出現氣溫34度以上的機率較少
現在 37-38-39 也常出現
廠商標示 (2~4坪) 基本上是指最大對應到4坪
但保守方面 以最小對應坪數去計算比較適合
而且這2款都是單吹機種 出風較慢
CW-L22S2 年耗預估788度 1890kcal/h用在3坪 太剛好
CW-G25S2 年耗預估1018度 2410kcal/h用3坪較有餘
熱量一定由高溫移向低溫
套房很多客戶估算會少估到浴室這 浴室因為濕度高 熱度容易積 進出浴室的熱能會跑進房間這點也要估算
但為了維持恆溫和節能 每天吹8小時 選變頻機才能達到節能省電的效益
CW-G25HA2 年耗預估974度
店家建議的機器不涼 是店家的責任 有切結書 才是保障自己
冷氣涼 笑哈哈 不涼就氣呼呼了
要省還是買變頻機 這種小型的 電費很快就省回來了
一般家用長時間吹8小時 選變頻 才有舒適恆溫和省電
家用如果只每天吹2-3小時 選定頻即可 家用吹8小時 定頻冷氣這產品 電費帳單看到可是很痛的
我2年前用3級省電定頻機 7-8月電費 是一萬兩千多 後來換4級省電變頻機去年7-8月電費 是六千多 開的還更兇
基拉 wrote:
雷兄你好
所以我就是聽店家建議就對了是嗎?
仔細想想,是不是應該要以該機種對應最小坪數去看才對
所以大致上來講 耗電量應該是差不多是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