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版友大家好
小弟從事幼教工作
有鑑於最近腸病毒流行相當嚴重
想購買有能力可以殺死空氣中細菌/病毒的空氣清淨機
用於小朋友活動的空間/教室等
除了活動空間外,教室平均坪數大約都在8~10坪
小朋友的人數10~15人
不知道家用型的是否合適
如果單純購買空氣清淨機大概還知道哪些機種,但是有殺菌/病毒能力的就沒有任何想法,懇請各位版友不吝給予建議,感激不盡!!
除了選擇有可主動抑菌的空氣清淨機(要注意使用坪數)
也須注意室內空氣對外的流通,可降低病毒濃度,怕天冷或冷氣外洩可考慮裝熱交換換氣機
洗手間等可考慮用紅外線感應水龍頭及紅外線感應給皂機,如果可能也安裝紅外線感應烘手機
空氣清淨機的各種清淨方式!
濾網過濾~
靠著hepa級濾網或高效能濾網,過濾空氣中比濾網空隙大的病毒或灰塵,最常見的空氣清淨方式 。
缺點~無法主動抑制沾附在物體上的細菌或病毒!也無法消除空氣中的有機溶劑氣體
加強及改善~可搭配其他空氣清淨法,加強其清淨能力
高溫殺菌~
將空氣吸入機內,再以高溫殺菌,以求徹底熱死細菌或病毒
缺點~無法主動抑制沾附在室內物體上的細菌或病毒,對無機物的灰塵並沒有過濾效果
加強及改善~通常會搭配濾網功能!常見於隔離病房或實驗室
抑菌離子~
機內產生除菌離子,吐到機外抑制室內空氣中或物品表面的病毒活性、微生物的活性及抑制浮游與附著性黴菌,分解與除去空氣中的過敏原(原理作用請詳見廠商說明:http://www.sharp-scot.com.tw/products/common/common003.html)
缺點~對無機物的灰塵並沒有過濾效果
加強及改善~通常會搭配濾網功能!
臭氧殺菌~
產生大量的臭氧,散佈在室內,運用臭氧的高活性殺病毒或細菌
缺點~臭氧濃度過高.,人會不舒,超量甚至會危害健康,對無機物的灰塵並沒有過濾效果
加強及改善~有的會搭配濾網功能,加強灰塵過濾!
光觸媒~
一般的污染物或病源體多半是碳水化合物,利用光的催化使得觸媒表面產生超氧化及還原之原理.分解污染物後大部份會變成無害的水及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達到除有機物氣體及滅菌的目標!
缺點~分解反應速度較慢,效果相對有限
加強及改善~通常是搭配其他空氣清淨方式
抽排風機~
最快最原始最經濟的室內空氣清淨機,其作用就是將室內產生的污染氣體直接排出到室外,再將室外較佳的空氣抽入!
缺點~當室外空氣也不佳時,抽入得空氣也跟著差,當使用冷暖氣時,大量的抽排風使的室內冷暖氣效能負擔變重。
加強及改善~通常是搭配其他空氣清淨方式就成了換氣機,要求一點的會直接選用熱交換機。
要注意,如果室內屬密閉空間,當抽排風機只有室內空氣排出室外,會讓室內形成負氣壓,應要適當開窗或開門通風,免得反而會吸入通風管、排水管內不好的空氣到室內!
換氣機~
與抽排風機不同的是,將室外的空氣「過濾後」再導入室內,再將室內較差的空氣抽排出室外,可讓室內二演化碳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降低,增加室內氧氣含量!且有的換氣機有熱交換功能的熱交換機,可省冷暖氣機的運轉消耗,對裝隔音密閉門窗的住家是不錯的選擇!
缺點~換氣的過濾網通常等級較低,且有些需要在天花板埋裝通氣管,工程較浩大,有的價位不低
加強及改善~如對室內空氣較要求,通常是搭配其他室內型空氣清淨機,或將換氣機濾網換上等級較高的濾網!
全熱換氣機工作原理~參考資料: 工研院能環所
http://www.energypark.org.tw/vr/f01_04.htm
http://www.energypark.org.tw/vr/f01_04_02.htm
以去除特定污染物來選擇:
去除空氣中灰塵、懸浮微粒~ 濾網過濾、負離子、高壓靜電集塵
殺菌抑菌、降低過敏源~ 高效濾網過濾、抑菌離子、光觸媒、高溫殺菌、臭氧殺菌、換氣機
提昇屋內涵氧量、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 換氣機、抽排風機
降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甲醛、除臭~ 換氣機、光觸媒、活性碳濾網、抽排風機
除了選擇適合的清淨空氣方式,亦要考慮下列問題:
短期預算~機器本身價格
長期預算~定期及不定期的耗材及保養費
機器清潔維護及功能是否能符合個人日常生活
機器清淨效率CADR值(一分鐘可過濾輸出多少立方英尺的空氣)是否足夠空間的坪數?
機器所產生的噪音大小
機器的耗電功率
引述: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托兒所、幼稚園及小學教(托)育人員
腸病毒防治手冊
http://www.cdc.gov.tw/public/Attachment/132915413271.pdf
壹、認識腸病毒
.....
三、腸病毒是不是只有台灣地區才有?在什麼季節流行?
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春、夏季及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為地處亞熱帶,氣候濕熱,適合腸病毒生存與繁殖,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發生。
四、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一般會持續多久?
腸病毒可以經由糞口傳染,或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飛沫、及皮膚上潰瘍的水泡等途徑傳染。病毒的傳染常因青少年(學童)或成人自外面帶回,經由接觸或飛沫方式感染家中幼童所造成;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玩具也常是幼童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因為死角多,提供病毒藏身的機會,容易在幼童把玩咬弄之間,讓病毒有機會經由口鼻進入人體而感染。
......
腸病毒在家庭之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學校等處也較容易發生傳染。由於腸病毒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需特別注意感染者之隔離照顧,也必須特別小心處理感染者之糞便、口鼻分泌物、皮膚上水泡;發病兩週後,咽喉之病毒排出量大量減少,透過口鼻分泌物、飛沫、接觸等途徑傳染的危險性降低,但仍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傳染,同時因感染者在復原後亦會持續由糞便排出病毒,因此仍須養成時時正確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等衛生習慣,以防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貳、預防腸病毒
三、正確洗手步驟是什麼?
時時正確洗手雖不一定可以完全杜絕腸病毒的感染,但可以降低接觸病毒的可能與感染病毒的數量,因而減低發病的危險性及嚴重度,故為保護個人最基本而重要的方法。正確洗手步驟如下:「濕、搓、沖、捧、擦」
1.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2.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3.兩手心互相磨擦
4.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特別要注意清潔戴戒指處)
5.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6.作拉手姿勢以擦手指尖
7.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8.用乾淨紙巾或烘乾機將手烘乾
四、腸病毒流行期間,小朋友可不可以到遊樂場所玩耍?
在流行期間,可儘量安排戶外健康休閒活動,大人、小朋友在戶外活動時,也要記得勤洗手;小朋友應避免在人潮擁擠室內空間活動,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
肆、教(托)育機構與人員配合事項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 33 條之規定,教(托)育機構對於所收容或托育之人員,須善盡健康管理之責任。
一、教(托)育機構在腸病毒防治工作上應配合事項為何?
1.提供教(托)育工作人員、學生與家長正確之腸病毒相關知識。
2.提供充足且適當之洗手環境,包括潔淨之廁所與洗手設備、安全之自來水設施、以及肥皂或洗手乳等洗潔劑之提供。
3.注意環境衛生,如保持教室之清潔與通風。
4.限制收容幼學(童)人數,維持寬敞空間。
5.共用之玩具、遊樂設施(如電動馬、溜滑梯、鞦韆等)要經常保持清潔。
6.提供充足且必要的清潔工具與清潔劑,例如:清洗廁所等所戴之防水手套、消毒劑等,避免學童或工作人員未採行適當防護而接觸感染源。
7.時時注意幼(學)童之健康與請假情況,如有必要,應與教育單位、社政單位、衛生單位等研商決定幼(學)童請假或停止上課事宜。相關請假、停課建議等,請參閱「伍、教(托)育機構停課及兒童請假建議」。
全文請自行詳見:
托兒所、幼稚園及小學教(托)育人員
腸病毒防治手冊
http://www.cdc.gov.tw/public/Attachment/132915413271.pdf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