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交給便宜耐用的東元烘乾機處理此等雜事,但在年久、屢次故障的情況下,也懶得再聯絡東元維修站,也不想再買一台,直接讓洗衣機兼任烘衣機的任務,如下圖:

如此,方便歸方便,也省了空間,但除了能夠在乾衣後自動關機的這個智能是老烘乾機做不到的之外,烘衣效率實在不敢恭維,烘完的衣服有些許的縐紋,不甚平整,只能用眼睛直接忽視。
在論壇裡面爬文,看看大家們對於烘乾機的使用心得,評價最好、效能最優的是瓦斯烘乾機。煮飯、洗澡燒熱水等用瓦斯爐,這我都可以接受,但烘乾衣服用瓦斯........呃,........,還是有點顧慮。所以,又爬文了很久一段時間......原本的洗脫烘三合一的日立洗衣機就湊合著用。
但,網路文章看多了還是會中毒的,最後,給自己找了一個省電的藉口,買了一台瓦斯烘乾機:林內 RDT-600-TR. 6公斤烘衣能量。
為什麼挑日立而不是開箱文最常見的美式瓦斯烘乾機?因為,我用了林內瓦斯爐、熱水爐,用起來很順手、滿意,再加上我也沒打算將棉被、床單等丟進烘乾機裡面乾燥,所以,大容量烘乾機對我沒吸引力。網路爬文只找到幾篇林內四公斤烘乾機的數年前舊文,雖沒有現行六公斤機型的使用心得文章,但從舊文看起來,機子似乎可靠耐用。所以,促成了我下決定選擇林內瓦斯烘乾機。
下定決心之後,找了原本幫我裝瓦斯爐、熱水爐的水電行老闆過來評估安裝場地事宜,本來我屬意放在浴室內洗衣機的旁邊,因為從網路規格來看,這台體積不大,很容易就塞在角落之中,非常適合一般日本房子的規劃。但,老闆看了現場之後,對於排熱管的安裝皺了眉頭,勸我裝到室外陽台處,避免瓦斯燃燒廢氣在室內滯留。幾經思考,採納了達人的建議,將瓦斯烘乾機移至頂樓鐵皮屋陽台下,剛好和我晾衣服的晾衣比鄰,也和熱水爐同一區塊,可共用液化瓦斯桶。
請先看裝置圖:角鋼腳架是善良的水電行老闆幫我製作的,旁邊還特別貼上橡皮壓條,可減少機體運轉時所產生的震動。



蓋子打開長這幅模樣:

烘鞋架是選購配備,為了拍照方便,隨便丟入了一雙拖鞋充當臨時演員。

和熱水爐共用一個瓦斯桶,裝了一對二的分接頭。熱水爐的瓦斯管徑比烘乾機粗,所以分接頭的大小亦不同。分接頭涵蓋在烘乾機的標準配件之中,不需要另外採購。

好兄弟熱水器可以現身了:

也許各位大大看了圖片之後已經猜出,為什麼有兩桶瓦斯?因為,怕半夜洗到一半沒瓦斯,所以裝了二對一的分接頭,可以在一桶瓦斯用盡之後,開啟後備桶使用,隔天找時間請瓦斯行再搬來一桶就是。
粗淺的使用心得:
頂樓陽台是半開放空間,烘衣的時候,有淡淡的瓦斯味,在旁站立一分鐘,全身就發汗了,周圍氣溫上升,熱風驚人。難怪老闆不建議放在密閉的室內。
這台機器有自動濕度偵測功能,可在烘衣完備之後自動關機,也可人工設定乾衣時間。除此,還有「特別柔順」的特異功能,以間歇運轉的方式(每四分鐘行12秒),讓衣服保持輕柔的觸感。但啟用這個特異功能雖不會增加瓦斯的消耗量,但卻會將烘衣時間延長至120分鐘。
以上粗淺開箱使用心得,提供對這台機器好奇的同好共賞。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