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以往都是要用水槽清潔劑,然後花一個下午的時間,
讓水槽清潔劑浸泡水槽,讓洗衣機自動去清洗。
就算洗過,也不見得洗得很乾淨,還要定期清潔。
有網友更厲害,可以自己把水槽取出,有效的將水槽內部清潔乾淨。
去年,小弟發現了一個好東西,就是一個轉接器。
接在洗衣機送水管和洗衣機本體進水口上。
如圖:

家中原本是直筒洗衣機,無論水槽內濾網有無清潔,
往往內槽的細縫處常常會藏污納垢,有一種黃黃的黏黏的垢,
並且,衣服如果洗後過了一個下午沒有取出,
水槽與洗過的衣服就會發出一種濃濃的霉味。
但是在使用過這個接頭,並在第一次使用時候搭配水槽清潔劑(就坊間賣的那種粉)
一年內,水槽不再聞到有臭味,並且不再見到黃黃黏黏的汙垢。
同時,衣服可以洗的更乾淨。
家中現在已經更換滾筒洗衣機,但是這個接頭繼續讓他服役。
如果家中使用日立滾筒洗衣機的朋友,可以和小弟照片中的濾網比較看看。

小弟家的濾網一個月清潔一次,這是今天想到才拿出來看看的。
平常濾網就是用水沖洗,去除頭髮與棉屑後,就放回洗衣機。
是不是很乾淨?
清除方法也很容易,用水龍頭沖洗,頂多手指去摩擦一下,濾網就清潔溜溜。

這個接頭構造很簡單,但是重量很重。

據說他可以不需要用電,只需要一定水壓的環境,
就可以產生微米泡泡(micro bubble)

就是這麼簡單的小東西

平凡無奇

但是說到micro bubble,他是個厲害的東西。
據說船舶要在海洋上航行如果要降低水中阻力,也可以運用micro bubble,
這是軍事科技的領域
另外,在充滿micro bubble的水缸中,據說可讓鹹水魚和淡水魚共存,小弟不知道為何?
很多看官一定不相信
請看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1SRilNWXnM
至於micor bubble在家中有甚麼樣的應用
日本人相當有研究,也有很多產品在銷售
短片中可看到 micro bubble 如何將污垢帶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Sf-fKaZn0
這個影片在2:53秒,動畫可看到micro bubble 能將髒汙黏起並帶走
3:09的時候,是實際實驗的情形。非常有趣。
所以,小弟接上這個接頭後,在洗衣服的同時,也在清淨水槽。
衣服和水槽常保清潔。
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小東西。
除了這個洗衣機的應用外,淋浴間的蓮蓬頭,也可以接上。
小弟使用中。
好處就是,皮膚會變好,淋浴間的水龍頭不太容易黏上肥皂與皮脂,
頭皮可以洗得更乾淨,然後枕頭也不較不容易有皮脂與頭皮的氣味。
然後,毛孔如果容易發紅發癢,也因為加上這個接頭,明顯獲得改善。
據日本朋友說,給小動物洗澎澎,小動物也比較不容易臭。
我知道這是為什麼,很多寵物店有狗狗奈米泡泡浴,就是類似的應用。
其原理就是在於,micro bubble因為他的泡泡小,
容易進入皮膚毛孔,將髒污從裏頭帶出來,
如此一來,毛孔深層就能清潔,如此一來,毛孔清潔,皮膚膚質自然可獲得改善。
最近上來,既然發表有關滾筒洗衣機等等,就順道介紹這個好用的逸品。
貼上沐浴用micro bubble轉接頭與一般出水的比較
2014/6/11 New update

一般水管出水的樣子

在水中放流的樣子
可見到附著五金周圍的氣泡很大
照片左上方,因為快門速度慢加上強烈燈光照射出有氣泡流動的殘影
但是殘影顆粒大表示氣泡大
數量也少

micro bubble出水的樣子
(水壓是相同的)

micro bubble在水中放流的樣子
可見到附著五金周圍的氣泡小而密
照片左上方有細小的殘影,都是小顆粒的汽泡在水中激烈的流動

特寫再一張 可見五金周圍的細小氣泡
2015/8/15 New update
微米/奈米泡泡在日本有越來越多人研究了
微米/奈米泡泡的製作方式也有很多種,而越微小的泡泡肉眼越難看到。
就連一般放大鏡也不容易觀察到。
微米/奈米泡泡全球就屬日本人研究最多,在日本也有微米/奈米泡泡學會,
會員包含日本化妝品巨擘,食品,機械設備大廠等,也有九所學校是該學會會員。
既然不容易用肉眼觀察,小弟在這邊提供日本業界的觀察技術。就是使用雷射光筆。
雷射光筆較一般照明強,所以水中的細微泡泡會因為較強力的光線產生反射,讓肉眼較易於看見。
這是一個簡單的比照方式:
使用的器具和觀察方式也很容易。
(A)一個1000ml大的透光性好的透明水壺。
(B)水。倒入水壺中。
B-1 就是用過濾器過濾過的清水,
B-2 一般加裝整水器的水龍頭(品牌:GROHE)沖出來的清水,
B-3 用microbubble轉接頭沖出來的水。
(C)雷射光筆。從水壺平面處貼緊照射。
清水,經過強光照射是不會看見雷射光線的蹤跡。水中有泡泡的清水,比較容易觀察。
而水中泡泡越多,用雷射照射就更容易觀察。
以下看圖說故事:
照片如下:
(1)B-1的清水。過濾器濾出的清水,裏頭甚麼都沒有。用雷射也照不出甚麼。
一張角度從側面拍,一張角度從上面拍。


(2)B-2經過GROHE整水器(整水器一顆約NT$670)水龍頭的水。
一張角度從側面拍,一張角度從上面拍。整水器確實可製作泡泡。
照片中也可觀察到,雷射光束的軌跡。表示水中有些泡泡。


(3)B-3,Microbubble轉接頭的水。可見到,水中有許多細微的泡泡。
且可觀察到的雷射光束,很粗。並且在光束附近仍能看見無數微小的氣泡。
足可見Microbubble產生的小氣泡數量驚人,滿佈於水中。


經過上面三種水樣使用雷射光束觀察,即可知Microbubble轉接器在不插電不需要人力的情況下,
打開水龍頭,利用一定程度的水壓,就能輕易且確實產生大量的微小氣泡。
*目前微米/奈米分析儀全球只有少數儀器廠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