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104140alex wrote:
漏電安全虞慮+潮濕主機板易壞!
既然樓主那間浴室“沒在使用”
若有通風應就不有漏電或主機板潮濕問題。
註:不論如何 凡洗衣機或電器類 保持通風和乾燥為佳。
*我住屋已20年有餘(近30但未滿30年)
此屋 廚房、陽台、浴室(原屋凡有水龍頭場域)均設有三插電源孔且確有接妥地線哦!
所以安裝時 應把洗濯機器接地
;將綠色地線/轉接/銜接至那地線插孔。

洗濯機器地線(機器本身隨附即有),我當時未知如何操作則電洽原廠至府服務/將地線銜接/觸及原有地線孔洞內的電極板。
註:
*若會操作:將來若需移機拔開地線之後亦能自行安全復位OK沒問題。
*早期/運送/安裝洗濯機器師傅 是不幫顧客
當下即接妥地線喲~
版主面臨的問題
需留意至*浴室 陽台甚至廚房/設有排水孔場域 ..其原始建築地面之施工:
99.99999%機率 幾乎都被設計有排水/洩水坡度..即地面非呈水平..
=安置洗濯機器前 需找平。
=務必將洗濯機找到水平之後,並旋鎖固定機器底部前方的兩只調整支腳。即行!
註:一般直立型或滾筒型 幾乎多設有兩只可供調整高低差的支撐腳。當然極少數 微乎其微地 亦也有所例外..例如/僅1支/調整支腳。
我沒要推薦樓主購買哪品牌~
請選您所愛 愛護您所選就好。
使用前請至少閱讀瀏覽一次使用說明書~

我找至清晰 排版鮮明

“調整支腳圖解”以上相關訊息供參。






而不是 它最新款型 那黒漆漆暗黑





我也想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我盡心且盡力為之。
每個人的使用經驗不同,有的體驗良好,有的說烘不乾,潤潤的。除了機型品牌的差異,衣物的多寡,還一個就是衣物的種類。被套床包面積大但是薄,不算難弄,換成厚點的浴巾,毯子,機器小的就是烘不乾,潤潤的,不然就是要很久很久,久到你會放棄走這條路,這是我用貴婦牌的體驗。
賣家電的會告訴你,洗加烘一次完成,直接收衣服摺衣服,多美好的畫面啊。
好心點的會提醒你,洗脫烘一體的,烘衣的容量要減半。
12Kg 要嘛 洗12Kg+烘6kg+烘6Kg,要不就分成深淺色 (洗6Kg+烘6kg)+(洗6Kg+烘6Kg)。樓主自己評估一下,幾天要洗一次,下班後一個晚上洗不洗得完? 再不就買更大台的機器。
在房間裡用除濕機是老方法,但是省錢而且有效,缺點是要晾衣服,沒有美美的一條龍流水線畫面。
如果舊的洗衣機還沒壞,那就浴室裡裝個曬衣架,除濕機將就著用。當然花點錢買個新機器也未嘗不可,只要花錢的人高興就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