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亦曾"長篇大論"過
(我認為 除了前端兩個調整腳 需上旋鎖緊外)
*它四個支腳 設計似有誤
居然 附有十字 突起圖樣(?!) 影響其止滑抓固力
我採用
*特定戶外地墊

*+座落四個支腳 均墊上黑色方型橡皮墊
...這 吾用意也為了保護機器自身腳墊
讓機器它自己 馬步蹲穩 以抓固穩住機身
...基本上 爾後/小片/黑色橡皮墊 它幾乎會黏在機座支腳下喲
... ex.大型洗滌物
*或吸水潮濕會變重/或 不利於排水之洗物 請選按毛毯
*或毛毯&被套可摺成MM或ZZ型態後置入
有凹折型態 彼此間有空隙 利於排水
...當機器調設水平誤差不很大
仍位移 請略修正機器座落位置
(或許 微抓機器 朝往前或後、往左或右移位)
*洗滌物過少 可酌加* 以利脫水平衡.. 詳細*請參閱使用說明書 。
*若有需特別呵護的衣物
洗衣袋使用:
吾通常僅裝載一件衣物。
若疏水力佳 利於排水衣物
或許 可填入2小件
*視衣物情況是否 允可翻反面洗滌。不一定裝入洗衣袋內。
...各操作上相關問題

ALAN0419 wrote:
上來反饋一下,烘衣問題解決了
昨天晚上我太太把濾網盒&濾網拿去『水洗』
晾乾後,
是的 因為烘乾濾盒網篩極細
濾網水洗後 隨後置入 若未進而 隨即烘乾
長期下來 會可能造成燜壞 發霉現象~
所以偶爾需用水洗 我盡量於烘乾前 操作
以確保濾網可乾燥
PS: 當取出各配件時 均請暫保管好
以免摔壞~

而且要預防(家中 若有搗蛋者)
玩耍時 將異物 塞入機器洞內 !
///我設定洗衣機 自動清潔功能(燈訊均恆亮)///



我用法:
*吾少用 完整烘衣洗程
*主要為了 順便將機器烘乾 才留下極少較少衣物
(幾乎是每次完成滌後 再每次"短時烘衣")
*另/現今:
較常被烘物件 會是被套 床單 大小浴巾
洗衣時間 看心情
偶爾只有 為少數幾件貼身衣物脫水..
(為求節能 吾已盡量集中衣物置機洗)(非每日均機洗衣物嘞)
*2021/01月 這期電費
收據寫:本期減少用電量43度
這包括 公共分攤用電減少:
晨起(天亮梯間採光明亮)我至少徒步爬梯,將3個樓層(含上&下)公設照明關掉。

*烘衣選自定時間(且偏少烘衣時程)
我設定自動清潔機能常開
(總之 吾..槽洗淨次數相對較少)
以上使用意見 僅僅提供參酌


houzin wrote:
洗完衣服沾上超多棉絮,試了很多方法都無解
建議 您將烘衣烘乾濾盒 徹底水洗潔淨為宜!
從別篇 轉貼文字 過來 以免編輯寫至手痠
..............................................................................
Canty katy wrote:
如果你的烘衣濾盒習慣用幾次才清理,烘乾效率可能會受到影響
2021-01-31 11:28 157樓
....................文長 (略).............................................
我最近一次 洗滌200cm*200cm被單(選按毛毯洗程)
...與衣服同洗 並均未折成MM型態~
洗滌後只留下這件被單&枕套
選按毛毯烘衣洗程
但我將烘乾濾盒與濾網隔板均取下
在水泥洗滌台內 用水管花灑(以分佈擴散狀細流) 輕輕反向沖洗
只需幾秒鐘 便將殘留微細棉絮清除
......雖然(L型態濾網隔板 許久未清潔)看似仍可透氣模樣
....但 吾研判其應已影響吹出氣流之通暢了(?)降低烘乾效能(?)
大致 隨意地將被單折成MM型態
放入滾筒內 按90分鐘 標準(非毛毯)烘乾程序
...我隨意選我認為OK
...選60分內 應也可以
...我選按較久時程90分鐘 預計可以得到較長觀察時間
...我也想將筒槽順便烘乾
*熱泵烘 很節電...讓它完烘90分
於此90分鐘內 我有注意觀察
當時段 未續復見 那奇怪響聲
......雖然(L型態濾網隔板 許久未清潔)看似仍可透氣模樣
....但 吾研判其應已影響吹出氣流之通暢了(?)降低烘乾效能(?)
...以致影響 棉絮收集動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