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_C wrote:目前還有一點小問題,瓦斯管和通風管是從窗戶出去,現在窗戶不能關。通風管可以收,但瓦斯管就不方便常拆卸,看來還是得封板。請問各位大大如何處理封板呢?(恕刪) 可以參考這張照片,預留一小塊空間,裝上鋁片後挖洞讓管路走,剩餘的空間再依照剩餘的窗框大小去製做兩扇窗戶,以後就不會影響窗戶的開關,這是屬於比較完善的做法,但是也會比較花錢。※P.S.照片上是留了一塊空間來安裝空氣交換機。
chiang31 wrote:因為是鐵皮加蓋,所以...(恕刪) 感謝大大回覆。自己挖洞!我很想啦,可是我是弱女子,我老公更弱...pkpkkeigo wrote:可以參考這張照片,預...(恕刪) 這也是我想做的方式,窗戶尺寸不修改也沒關係吧?只是不能全開。請問是找做鋁窗的來做嗎?
Irene_C wrote:這也是我想做的方式,窗戶尺寸不修改也沒關係吧?只是不能全開。請問是找做鋁窗的來做嗎?(恕刪) 是找鋁門窗的來做沒錯,不過如果沒有改窗戶尺寸,窗戶沒有緊閉的話,會有幾個問題:1.沒有氣密,會有風切聲。2.風雨太大時,像是颱風的時候,會有雨水灌進來。3.因為有小細縫,可能會有小蚊蟲飛進來。這部分可以跟做鋁門窗的師傅討論看看。
Irene_C wrote:目前快樂使用中,烘很快也很透,沒有以前乾衣機局部不乾的狀況。有各種高低溫模式,不過還不敢放比較貴或是小孩衣服下去烘。(恕刪) 不要客氣啦~大家都貢獻一點,幾年前我也是在這邊找到許多前人的分享。不用怕烘壞,這等級的都有感溼元件,烘程會依溼度自己調節熱度,不會有已經很乾很熱又繼續加熱的情況。多年前我用小烘乾機就烘壞過,衣物加熱過度纖維會變質變硬易碎裂。好一點的衣物我除了反面洗還會加洗衣袋,甚至連同洗衣袋再一起進去烘,會損傷衣物的不一定是熱度,往往是「鈕扣」和「拉鏈」去刮別的衣物。參考這張照片,我幾乎都是用輕便模式(CASUAL),左邊的DRYNESS程度改成MORE就可以了,如果是比較高級的料子可用DELICATE,但通常來說用CASUAL就足夠。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MANUAL手動的那三模式,感溼器不會作動,只會按照你設定的溫度或時間去烘。
獅心王 wrote:參考這張照片,我幾乎都是用輕便模式(CASUAL),左邊的DRYNESS程度改成MORE就可以了,如果是比較高級的料子可用DELICATE,但通常來說用CASUAL就足夠。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MANUAL手動的那三模式,感溼器不會作動,只會按照你設定的溫度或時間去烘。(恕刪) 原來如此,感謝!又學到了。順便再請教,Bulky 跟 Heavy 怎麼用?有時會洗大量床單,或是厚重的棉質踏墊,可以用這兩個模式嗎?有什麼分別?
就我自己的解釋bulky item是大件;heavy duty是厚重,不過其實CASUAL就都通用了,如果是洗床包或涼被後要烘,因為滾筒式的關係,有時物件都會滾成像球形,球心部份容易不夠乾,如果是用bulky item或heavy duty就可解決這個問題。但我個人建議還是用CASUAL,核心若沒100%乾,拉出來把潮濕部份重整一下再丟回去烘乾一次,這樣對外圈已經全乾的部份會比較好,畢竟這樣更有效保護不至於讓纖維縮短壽命。又大又厚的直接用bulky item或heavy duty也是可以,但建議不要一直轉那個轉盤,那已經不是傳統的機械式轉盤,而是後面有電路板用感測器,旋轉多年後會輕微鬆動公差變大,造成有時會誤判在兩模式之間。我好像講得太複雜了...Irene_C wrote:Bulky 跟 Heavy 怎麼用?...(恕刪)
剛去再確認一次casual 在乾度more時是45分鐘heavy duty在乾度more時是59分鐘bulky item在乾度more時是82分鐘但casual兩次,和bulky item一次的加熱時間是不一樣的。為延長床包壽命及節約能源,casual一次,然後翻面在casual一次,我認為會比bulky item一次烘到底來得有效。家裡兩個小孩漸大,本來4天洗一次衣服,現在隔一天就要洗一次,在這梅雨季節,45分鐘就能烘好一大桶衣物簡直是種恩典...Irene_C wrote:...(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