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想換烘碗機主要是家中的壁掛型橫式烘碗機最近常常會自動啟動


估計是因為按鍵破損候潮濕或碰過水,導致電路板受損經常偶發性的啟動
家人會擔心安全問題所以提出更換。

當時候在猶豫要選擇一樣吊掛的還是桌上型的,剛好看到 Haier 這款100L
售價又不貴在5000左右,到了之後才發現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首先,他分為上/下兩區,可以獨立開啟烘乾功能
原本覺得很理想的原因是 我可能只有少部分餐具要烘乾 可以靠上層就好!
不需要全機都在烘一次!

不過上半區的溫度相對低 只有50度左右,有時候也會有一次烘不乾的問題!


空間的部分,上層大概就是兩個馬克杯高度 還有3cm左右的距離!
基本這種高度要放盤子是有困難的。
加上溫度的關係,我就放一些筷子湯匙杯子 塑膠盤等等...

下層他提供了三層層架 (但我只用了兩層) ,看似空間很夠


但是我家習慣用這種中型的不銹鋼碗,所以這個深度沒辦法排兩排的碗,
造成了空間利用率的下降。

下層的下層架又礙於與上層架的高度問題,比較高的碗盤就擺放不了
整個格局上就跟原本想的不太一樣,本想說買大空間應該就隨便擺隨便放很輕鬆
實際上卻處處受限。

另外加熱的方式有點像烤箱靠高溫燈管,跟以往使用的熱風方式有點不同

我個人最不習慣的就是沒有集水盤(排水口)
也就是每次洗完的餐具都要再把多餘的水多去除在放進裏頭
不然底部就會一攤水,不像原本的可以連接排水管直接把多餘水排走


另外就是小孩子的水壺跟餐具,放下層高溫 120度 想說比較能完全殺菌
但是姓名貼高溫就失效
水壺塑膠也會變形,放上層又乾不透.... 要多烘幾次!
我也不知道該說是他設計不適合我們家用,還是他真的不好用?!
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感受跟想法跟大家分享...還好這台不算貴!
大家如果有要選購烘碗機,記得要把自己的習慣以及碗盤尺寸跟烘碗機深度排列方式
都要納入考量,避免發生這種能用但是不夠好用的窘境

當然如果是正常碗尺寸跟小餐具,或許好用也說不定!

另外換個想法,起碼夠大台,鍋具也能放的了,這樣也算欣慰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