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杯米+ 內鍋水位2 切齊,我是用另外的鍋子洗米跟掏米
弄好後馬上煮,煮出來的飯是偏黏跟軟
後面去翻說明書講新米要略少水,舊米要多些水
在弄第二次,水位如下

口感上吃得出有些變化,但還不至於到顆粒
問題:
1. 象印電鍋煮出來的飯是不是都偏黏跟軟
在撥飯過程飯都是接近球狀在轉
2. 是不是『煮台灣米』都必須要『降低水位』?2杯台灣米似乎要降到稀飯的0.5水位?
3.台灣米含水量多日本米含水量少,邏輯上
煮日本米水刻度要『切齊』?
煮台灣米水科度要『減少』?
4. 極致美味內鍋刻度水位照刻度『是絕對無法煮出』『顆粒感』的米飯?
5. 要顆粒感 1. 極致炊煮(降低水位)2.顆粒感 兩條路才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