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每年都有新機出現
但台灣都是舊款的居多
當然發文時這台K780早已經是2020年的舊款
而且沒有110V的款式
在台也沒有販售
新的K2s不只能當即飲機還能蒸東西
也不需要取出接漿杯就能進行清洗
但價格比K780也高了快一倍
即便我預算夠,
考量到連網之類的功能我不需要
蒸籠也只能用專屬的模組管貼在旁邊
因為都是專屬配件,就算不用也很佔空間
(台灣型號有K9s應該是K2s刪減版,轉速僅3萬5千轉)
一般來說
K系列是豆漿機帶有咖啡功能
Y系列是破壁機
破壁機可以磨粉絞肉
但是豆漿機不可以
K780跟K2s的轉速都是4萬3千轉
對性能主義者來說心裡也踏實
K560/K580只是機身顏色與杯子數量的差異
杯子與水箱都能拆開洗
Y系列水箱跟料理杯都與機身一體
有潔癖最好考慮K系列
另外咖啡色的研磨杯跟燉煮杯似乎很少見
如果不喜歡咖啡色機體搭黑色杯體
還是考慮一開始就買黑色

一來就三大箱
大陸的包裝材料都沒有在省的
無形中讓垃圾體積變很大

除了機器自帶的料理杯外
另外還有研磨杯跟燉煮杯
其實都蠻佔空間的
杯體都很大
要買的最好考慮一下
因為單買的價格會比搭售貴上不少
三種杯子獨立售價都在RMB140~180之間
另外配件接漿杯摔壞的話也要RMB80
雖然接漿杯厚實,能接1200ml
單手拿取幾乎是承受一個1500ml礦泉水的重量
滿壺時也不好倒,要小心使用


雖然標榜免手洗
但那是只有料理杯本體
像是接漿杯以及料理杯的上蓋
還有接水盤都要自己清理
但相對已經讓整個清潔過程簡化許多
而料理杯的上蓋有洩壓塞每使用一段時間
或是有溢杯噴濺的狀況最好都擠下清洗
因為料理量如果多的時候可能會有溢杯的狀況
造成洩壓孔噴濺或阻塞,
暫時的對策是使用杯子跟膠帶接住

製作米漿使用的狀況
這次我使用黑芝麻肉眼比較容易看見
一開始我還擔心太稠機器打不到
剩7分鐘時的狀態機器打到杯壁都看不見黑點
果然很棒棒

剛開始4分鐘時的狀態

倒數7分鐘時的狀態
另外豆漿這個主功能其實反而沒什麼特別需要介紹的
就是和著黃豆纖維的豆漿
就像綠豆有綠豆沙
紅豆有紅豆沙
那黃豆就黃豆沙吧
不喜歡黃豆沙就裝瓶後放冰箱等隔夜沉澱
上層也是一杯清澈的豆漿
其實不難喝,感覺更稠
還能幫助腸胃蠕動
另外我也沒加糖
熱飲時能感覺到豆漿自身的甜味
連糖都省下來了
也沒有非得處理豆渣的問題在
當然乾豆與濕豆間料理出來的還是有口感上的差異
建議都試試
喔~對了
這機器好像不能加冰糖到料理杯
有需要的話將冰糖先在研磨杯打碎融化再加入
避免傷到刀片
機器運轉是兩次排漿達到指定容量
第二次排漿是加熱並清洗杯壁濃稠的殘料
直接倒出飲用時可能存在口感的差異
因此記得完成後要攪拌均勻
魚湯功能是不排入接漿杯的
畢竟太稠
我也不太相信它能清理魚腥味
為了確保往後喝豆漿不帶魚腥味
我是沒有打算做魚湯
當然價格不錯的話再添購一個料理杯專做魚湯
似乎也是可行的辦法
===============
RMB1149= NT 5170
13KG含稅運費(實際12.05KG)= NT 761
約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