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水器濾心配置問題

把家裏原來的濾水器改裝成自已更換的6道拋棄式濾心,不過有兩個問題不太清楚想請教各位高手,謝謝。
DIY後的濾心配置如下:
1. 第一道為5微米濾心
2. 第二道為椰殼活性碳濾心
3. 第三道也為椰殼活性碳濾心 (濾水器材料行老闆說第三道同第二道裝一樣即可?原因不明?)
4. 第四道為RO膜 (出水口分別接出廢水管及第五道濾心)
5. 第五道為後置椰殼濾心 (第五道濾心入水口處有分接管,一分接水管接至蓄水桶及另一分接水管接第四道的出水口水管)
6. 第六道為麥飯石濾心再接至飲水水龍頭

問題一是原第五第六道的配置為原本濾水器的配置接法,但濾水器材料行老闆說接錯了,要先麥飯石再後置椰殼,不然麥飯石的雜質不會被濾掉,後置椰殼就是要裝在最後。不過我查到特力屋濾水器的接法好像也是第五道為後置活性碳濾心,第六道為麥飯石,所以是都可以,先接哪個都沒差嗎?

問題二是第三道也是裝椰殼活性碳濾心,活性碳連濾兩次的目的是會效果更好嗎?還是應該要換成同第一道的5微米濾心,用來保護RO膜的使用壽命才對?
2020-06-15 23:43 發佈
前3道都是用來保護RO膜的.
PP可以濾除固體雜質,避免RO膜堵住,
活性碳可以濾除氯,避免RO膜破損.
你可以視水質情況選用濾芯,
住家的話我一般是建議5微米PP+CTO+1微米PP,然後每6個月更換.
用水量大的話可以2,3道都用活性碳.

CTO和T33以及UDF,都是活性碳濾芯,差別在於CTO和另2種濾芯的進方式有些許不同,
但其實差異也不大,所以你可以把這3種當作同一種.
不過CTO不會產生氣堵現象,所以DIY我是建議用CTO.

後置小T33這支可以選好一點的濾芯.
第6道我認為是畫蛇添足,強烈的不建議使用,花錢買罪受.
謝謝您細心的回答,另想請問個廢水比的問題不知是否有人了解。因我找我這台濾水器的RO模筒由廢水出去的管線都沒看到長筒狀的廢水比裝置,網路上有人說看不到即可能是用廢水珠,故看不到。
那請問廢水珠是裝在哪?裝在RO模筒裹嗎?
guestion wrote:
謝謝您細心的回答,另(恕刪)


你的RO膜殼拍照,這樣說明比較清楚.

RO膜殼蓋子這邊是進水端,
出水端那邊有2條管線,
1.純水,通往儲水桶+後置小T33.這個接頭內有個逆止閥防止純水逆流.
2.廢水,如果是用[廢水珠]就是在這個接頭內,如果是用[廢水筆]就在這條管線後方,管線最後接到排水管.


至於麥飯石和活性碳的順序就要看你對濾芯的期待.
照理來說我是不期待麥飯石能對純水產生作用,所以我不會用麥飯石濾芯,如果有的話我會拆下丟了.
如果不拆下我覺得應該放在小T33之前,因為我對小T33比較有信心.
但是機器出廠時小T33是放在第5道的,加裝的濾芯都是放在小T33後面,
其實加裝的濾芯多半是為了賺錢而搞出來的噱頭,所以都是在第5道後面另外裝上去的,
像是第6道,第7道.........然後就會加上一些奇怪的名稱,什麼能量啦,遠紅外線,奈米......
然後就會賣很貴.
騙人的噱頭都是很貴的.
麥飯石濾芯你如果相信的話,放在最後是有道理的,但是我記得麥飯石必須要在水中幾個小時才有一點功效,所以麥飯石應該設計在儲水桶內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而且麥飯石的主要作用是淨水,我也不懂RO就是極淨水了還用麥飯石幹嘛?
要說釋放微量原素的話,以台灣的飲食生活水準等於是完全雞肋.

再來麥飯石應該是有點貴的產品,這是可以加熱or曬太陽還原效果然後重覆使用的東西,做成小T33濾芯就無法重覆使用了,
而且我拿到的報價很便宜,估計如報導說的都是花崗石混充.



下圖為RO模筒的出水口,畫圈的裝置(接逆水閥)不知是什麼?廢水珠在裹面嗎?不過它管路是出口到第五道,非廢水管,我猜應該不會是有廢水比裝置在此,不知此鐵圈的功用。
上圖是RO模筒另一出水口廢水管路接至排水口處的地方,途中沒其它裝置只有水管,找不到廢水比樣子的裝置,目前猜測我這台似乎沒裝廢水比。
guestion wrote:
下圖為RO模筒的出水(恕刪)


下圖你圈起來的是逆止閥,
另一L接頭靠近膜殼端裡面就是廢水珠.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