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簡易開箱]簡易廚餘處理機

個人用廚餘處理機已經一段時間了,
除了為環境可以盡一份心力之外,
尤其是可以提供我家樓上的菜園一些肥料的來源,
也不用在寒風中拼命出門倒廚餘,
所以就習慣家裏要擺放一台處理機,
但是太高貴的乾燥式的買不起,
只能買便宜的攪拌加熱式的,
因此……在東芝的出現問題後,就…決定入手台製的嘍!
日製的真的不知去哪裏維修……2006.5一直用到現在,6400元入手的,我想…差不多了吧?!夠了…


先貼些屋頂的小菜園…




先看一下屋頂的小菜園今年的盛況,那個蕃薯葉在冬天可是很醜啊!!呵…
而山茼蒿及葉用蘿蔔就也不錯,而小白菜…竟然因為不對時,小小的就開花了!!
其實是只有一棵…捨不得吃啦!!哈!


開箱文要開始了…
因為太大了,沒辦法在路上走路踢到,所以這橋段我沒辦法生出來…


箱子收到後才發現…不小,也很重!!比東芝的重很多很多…抬起來很有質感!!呵…
啊?小家裏小藍被拍到了~~~這也是省錢的小車……av125...




打開箱子後更是嚇了一跳,還蠻大的耶!!雖然四週角落有保麗龍保護著,但是…還是很大!!



把塑膠帶和保麗龍除去以後…出現在「環保豬」?嚇!這個名詞我買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耶!!我以為我買錯了…
而且每天只吃十公斤?人客啊!!我家裏每天的三餐加起來全倒了也不到十公斤啊!!所以…夠用!!
至於水份的問題,我都是直接在水槽裏放白鐵的那種瀘水籃,所以吃餘的直接倒下去裏面,水就會慢慢的瀘掉,然後要倒廚餘處理機的話,再沖一下水把油洗掉就成了。



迫不及待的打開來看一下,真的比我原來的還要大多了!!感覺…很好用的樣子,但是質感就比不上東芝了,會覺得塑膠感比較重。而這次老闆還多送了我一包廚餘粉,所以是兩包。



箱子拿掉後就出現了粗勇的這一台了!!



特地拍了一下他的攪拌片的樣子,東芝的是圓棍型的,這個是v字型的,應該這一台會比較好攪拌才對,接觸面比較小,比較好翻動,而且切入後又可以v型的那個角度來攪拌,這一點我覺得蠻不錯的。




是用焊接的,和東芝的不同,東芝的是在主軸上挖洞插入式的。不過在網頁上有寫,如果斷掉的話,還可以載去焊接,沒問題的…我想,斷了一兩片我應該會撐著用的,畢竟有六片耶!!原來的才四根而已……



這個軸承(是這個名稱嗎?)我也用力的看了一下,看來也蠻堅固的,舊的那台就是這裏裂掉的(拆機才發現)!!所以整根攪拌棒沒辦法固定住,會晃來晃去的,然後齒輪(塑膠製)會咬不住,就會出現空轉,一直卡卡卡卡卡的發出另人討厭的聲音,連半夜也叫個不停,所以才決定買新的。





面板也是很簡單,只有兩個按鈕可以按,不能溫控,最右邊那個是故障排除後的重置鈕,但目前這兩個鈕我一個也沒按過。



這個排放廚餘的設計對我來說,是加分的!!為什麼呢?因為廚餘要好拿啊!!不然太低了真的很難拿的,後面會有圖和東芝的比較。





下面的蓋子就是三個固定點,左右和前黑色的鐵勾而已,全部轉開就可以倒廚餘了。




打開就看到…廚餘粉的屁屁……還蠻簡單的。



還有承接桶,真的不錯,東芝的都沒有,我都要自備厚袋子裝,很麻煩耶!!



排氣孔網,這個就沒有風扇了,東芝的有風扇,會把裏面的氣體吸排出,這一台就不會了,但是我是不會覺得沒有什麼不好,雖然發酵的過程中是屬於好氧式的,但我倒不覺得有沒有風扇會差很多。



另一面的排氣孔網。



排水管,說明書上寫的是水不會太多,有也只是冷凝水而已,想了一下什麼是冷凝水,自己認為是加熱的過程中水會變成水氣,然後在桶壁或是其他地方凝結的吧?!不過用了一天,我倒是沒看到有任何的水排出,所以這個我現在還維持原樣,沒拉到我家的排水孔去。




簡單的說明書,沒錯,就只有這一張…(若有侵權或廣告嫌疑請告知,我會移除)




上一代的苦主,心裏不知作何感想?是解脫還是難過啊?天天吃「噴」也不是辦法…





臨別前都還在操他……操到灰頭土臉也沒在擦…哈!




任務交接!!



交接的過程……上面的要吐給下面的吃!!
就直接挖出來掉到下面去而已…



交接完後,
就得執行小惡魔不成文的規定!!
疊…疊…樂!!!





補充一下,東芝的廚餘取出來的方法,是要打開再打開,而且位置不太好,離地面很近,我都不太知道要怎麼挖才不會掉,所以我都是用鏟的,鏟到腰酸啊!!




而東芝有排氣扇的設計,這裏就是排氣出來的位置。當然排出來的氣有濕度,所以才會有痕跡,但我還是不管的…呵…



雖然這是台製的,
但是我一點也不後悔,畢竟價錢比東芝我買的時候便宜,
而且我發現維修真的是很重要的,日製的有品質,但卻沒辦法找到維修,算是我當初買的時候沒注意到的,
但是用了四年多,我覺得也差不多了。
這一台運轉的聲音比較小,不太容易聽到聲音,但這會不會是新機的關係?因為我記得東芝開始的時候也很小聲。
至於熱度,東芝的可以依濕度來調整,但這一台不行,就是固定的溫度,所以變成人工加乾還是加濕,我是還可以接受,但對於新手就有點難度了,因為控制不好會有味道出現!

至於味道的話,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和廚餘粉有很大的關係,我用過兩、三種,連液態的也用過了,
但都會有味道,直到我用了阿拍上某店的,才沒有味道的產生,所以我的經驗告訴我,廚餘粉是很重要的。
廚餘粉用對了,味道也沒了,和濕度的控制關係不大。
否則要等到很乾味道才會消失,但一加了水份後,味道又出來了。所以記住我的經驗,廚餘粉是很重要的。


售價的部份是五張小朋友加上請國父一個搬運…



補上今年我家吃火鍋的主角,也就是廚餘肥的成果!!不過廚餘機出來的不是完熟肥唷!!而是半熟肥,我會放到一個大花盆裏,和一些葉子拌一拌,一段時間後再使用的…




怎麼會預覽是正常的,結果送出後圖全變成連結了啊??
怎回事啊?表示我從來沒開過箱嗎??哈!
有沒有大大能教我啊?不行的話我就要刪文嘍!呵…

啊咧…我看到了,只支援部份直接顯示…這…算了,我也不想改放其他的地方,
大家將就看了…




為了大家,小弟還是捨命修一下好了!!哈!
2011-01-21 15: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開箱 處理機
大大~你沒看站內貼圖裡的公告喔??連結換下列即可!

"除本站圖片外, 僅支援Flickr, Fotki, Imageshack, MySpace, Photobucket, Picasa, Pixnet, SkyDrive, Xuite等網站圖片直接顯示。"
有啊…
後來我有看到啊!!
但是…懶得換了,
因為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要阻止外連…
因為預覽時是正常的,
害我發文時看到第一張圖就開始寫了,
結果寫完才發現不行!!
我也懶得換了,
一把分享的火…
就這樣熄了!!呵呵…
有空來逛逛喔~~~ http://tontonwang.synology.me
大大還是辛苦一下啦~我也想參考~
因為我跟女王只有2人~每次下廚都得一包一包的放廚餘~
可是也沒天天去倒垃圾~尤其夏天放個2天就長小蒼蠅~很煩~
這應該挺符合我的需求才對~直接處理沖掉~
只要一台別太貴就好!
疑~~~半夜來改這個...結果上傳完..順序跑掉是怎樣...不管了..

大家看圖說故事...(雖然順序錯了..)

sy0215 wrote:


先看一下屋頂的小菜園今年的盛況,那個水耕的空心菜就不要理他了,我留著採種子用的…冬天很醜啊!!呵…





箱子收到後才發現…不小,也很重!!比東芝的重很多很多…抬起來很有質感!!呵…

啊?小家裏小藍被拍到了~~~這也是省錢的小車……av125...





打開箱子後更是嚇了一跳,還蠻大的耶!!雖然四週角落有保麗龍保護著,但是…還是很大!!







把塑膠帶和保麗龍除去以後…出現在「環保豬」?嚇!這個名詞我買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耶!!我以為我買錯了…

而且每天只吃十公斤?人客啊!!我家裏每天的三餐加起來全倒了也不到十公斤啊!!所以…夠用!!

至於水份的問題,我都是直接在水槽裏放白鐵的那種瀘水籃,所以吃餘的直接倒下去裏面,水就會慢慢的瀘掉,然後要倒廚餘處理機的話,再沖一下水把油洗掉就成了。







迫不及待的打開來看一下,真的比我原來的還要大多了!!感覺…很好用的樣子,但是質感就比不上東芝了,會覺得塑膠感比較重。而這次老闆還多送了我一包廚餘粉,所以是兩包。





箱子拿掉後就出現了粗勇的這一台了!!






特地拍了一下他的攪拌片的樣子,東芝的是圓棍型的,這個是v字型的,應該這一台會比較好攪拌才對,接觸面比較小,比較好翻動,而且切入後又可以v型的那個角度來攪拌,這一點我覺得蠻不錯的。








是用焊接的,和東芝的不同,東芝的是在主軸上挖洞插入式的。不過在網頁上有寫,如果斷掉的話,還可以載去焊接,沒問題的…我想,斷了一兩片我應該會撐著用的,畢竟有六片耶!!原來的才四根而已……







這個軸承(是這個名稱嗎?)我也用力的看了一下,看來也蠻堅固的,舊的那台就是這裏裂掉的(拆機才發現)!!所以整根攪拌棒沒辦法固定住,會晃來晃去的,然後齒輪(塑膠製)會咬不住,就會出現空轉,一直卡卡卡卡卡的發出另人討厭的聲音,連半夜也叫個不停,所以才決定買新的。









面板也是很簡單,只有兩個按鈕可以按,不能溫控,最右邊那個是故障排除後的重置鈕,但目前這兩個鈕我一個也沒按過。







這個排放廚餘的設計對我來說,是加分的!!為什麼呢?因為廚餘要好拿啊!!不然太低了真的很難拿的,後面會有圖和東芝的比較。











下面的蓋子就是三個固定點,左右和前黑色的鐵勾而已,全部轉開就可以倒廚餘了。









打開就看到…廚餘粉的屁屁……還蠻簡單的。





http://tontonwang.selfip.net/photo/convert.php?dir=e5808be4babae6949de5bdb12fe5b18be9a082e88f9ce59c922fe5bb9ae9a498e89995e79086e6a99f&name=50313030303237332e4a5047&type=5&v=0

還有承接桶,真的不錯,東芝的都沒有,我都要自備厚袋子裝,很麻煩耶!!







排氣孔網,這個就沒有風扇了,東芝的有風扇,會把裏面的氣體吸排出,這一台就不會了,但是我是不會覺得沒有什麼不好,雖然發酵的過程中是屬於好氧式的,但我倒不覺得有沒有風扇會差很多。





另一面的排氣孔網。







排水管,說明書上寫的是水不會太多,有也只是冷凝水而已,想了一下什麼是冷凝水,自己認為是加熱的過程中水會變成水氣,然後在桶壁或是其他地方凝結的吧?!不過用了一天,我倒是沒看到有任何的水排出,所以這個我現在還維持原樣,沒拉到我家的排水孔去。









簡單的說明書,沒錯,就只有這一張…(若有侵權或廣告嫌疑請告知,我會移除)









上一代的苦主,不知作何感想?







臨別前都還在操他……操到灰頭土臉也沒在擦…哈!







任務交接!!







交接的過程……上面的要吐給下面的吃!!








交接完後,

就得執行小惡魔不成文的規定!!

疊…疊…樂!!!










補充一下,東芝的廚餘取出來的方法,是要打開再打開,而且位置不太好,離地面很近,我都不太知道要怎麼挖才不會掉,所以我都是用鏟的,鏟到腰酸啊!!





而東芝有排氣扇的設計,這裏就是排氣出來的位置。當然排出來的氣有濕度,所以才會有痕跡,但我還是不管的…呵…

sy0215 wrote:




補上今年我家吃火鍋的主角,也就是廚餘肥的成果!!不過廚餘機出來的不是完熟肥唷!!而是半熟肥,我會放到一個大花盆裏,和一些葉子拌一拌,一段時間後再使用的…




本來是不想修圖的,
但是想了想,
還是修一下連結好了,
畢竟還是覺得分享給大家該是好事,
而且廚餘也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會有的,
如果真的願意一邊處理廚餘,一邊拿去做肥料的話,真的是何樂而不為,
抱著一顆大家互相交流和愛地球的心,
我…我我…拼了!!
幸好……我還有flickr啊!!哈!

對了,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不用比較便宜的廚餘筒呢?
那我的回答是…
我失敗了!!
因為好氧和厭氧式的發酵原理那時我不太懂,
就學著試看看,
用的是液肥厭氧發酵,結果一打開,超臭的,而且那個水也超難聞的!
等到看了書以後,才知道……最好的還是好氧式的,
而且要翻堆也麻煩,還有廚餘粉也算是消耗品(用桶子)
就改用廚餘機了,
乾燥式的太貴了,我買不起…而且耗電也多,
我用這種簡單的處理機就行了!!

用到現在,我只能說,廚餘真的是很麻煩的啊!經驗值是很重要的,
而且…失敗應該是必經的過程啊!!呵…
有空來逛逛喔~~~ http://tontonwang.synology.me
同學.你好利害.這產品已經停產很久了.你還買得到.

這東西 原來要價4萬多元.當時看到傳銷在賣.有展示點.效果很好.但價格太硬.實在買不下手.

不知台中潔特從哪裡進的貨.你買這價格真的賺到了.還有嗎

去年曾經問過原廠 朕賀公司. 他們說因為市場太小.已經不生產這產品了. 唉.

我是在奇摩拍賣網上買的,
輸入關鍵字「潔特」就會找到了,
不過我不建議用這一台,
因為容量雖然比較大,
但是不好控制,
日制的那一台有三段的會比較好控制,
菌種比較容易活,
這一台很容易加熱加到過乾…
現在我幾乎已經是當乾燥機在用了…
有空來逛逛喔~~~ http://tontonwang.synology.me

sy0215 wrote:
個人用廚餘處理機已經...(恕刪)


請問大大廚餘粉是哪裡購買的?

用廚餘桶的話, 是否也一樣可無臭呢?

sy0215 wrote:
我是在奇摩拍賣網上買的,
輸入關鍵字「潔特」就會找到了,
不過我不建議用這一台,
因為容量雖然比較大,
但是不好控制,
日制的那一台有三段的會比較好控制
菌種比較容易活,
這一台很容易加熱加到過乾…
現在我幾乎已經是當乾燥機在用了…



請問三段是指甚麼

有甚麼差別

謝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