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政治意識形態
220v來說,其實台電之前有考慮轉型220v的電,據說的確家庭用電改220v是比較省電的。
但是因為長年來說,很多人習慣買日用或美規的家電,這兩個國家都是吃110v的。加上不是每戶人家都能負擔得起全面轉換220V的費用!
其次是,電壓如果改規格,為某些人來說,換家電會是各種壓力,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左岸的產品。你有多喜歡左岸的產品,為了捍衛自己的喜歡而不惜跟誰開幹!?那有沒有同理心呢?同樣喜歡日系、美規家電的人,其實內心的模式也是差不多,只是支持的『國家』不同而已啊~
以台灣的房子來說,早期房子的電線大部分都是1.2mm平方的。後來有1.6mm平方的。現在更有2.0mm平方以上的。電線線徑是一個限制,因為穿1.2mm七條的電管,要拉2.0mm的電線,能拉幾條呢?
然後220v的電線,實際上到底是拉一條220v的電線+中性線+接地線(工業用是如此拉法)。還是拉兩條110v的電線+接地線(家庭用電一般來說都是這樣拉)。
台灣早期的舊房子根本沒有做接地,換句話說,如果全面要換成220v,為某些家庭來說,會是一筆很大的修改費用。
再來是,有被220v的電,電過嘛!?那非常痛...不像110v就是麻一下,然後稍微痛一下而已。220v沒有麻,就是痛,然後是酸軟...。當然接觸太久都是會死人的...
所以與其大罵台灣用電規格的不是,不如先想想,只是拉幾條220v的用電問題嘛?
每戶安培數的容量是固定的。換句話說,如果要增加安培數,就是得跟台電申請,不是找了水電師傅拉220v就好了。如果是住在大樓,那還有其他鄰居用戶用電的問題,你的用電量增加,到了總變電箱那邊就是一個負擔啊。有些時候不是增加NFB(無熔絲開關)的容量或數量就可以了,用電的安全與否,自己真的有算過嘛!?
買了新的家電,拉電線,的確電線或許是新的的,但整個電路是新的嘛?按照電工法規,電線使用年限頂多十年。埋在家裡水泥pvc電管裡面的電線,有多少人家裡的那些電線,早就超過十年沒有更換了呢!?更不要說很多人家裡的NFB(無熔絲開關)跟電線一樣老舊,到底是否還有那個安規容量!?沒人清楚...
會更換的又有多少人!?
水電現在也是斷層,要全面大規模的更換什麼,都是人力,都是物力。當然如果想換,早點換,成本會少一點,畢竟電線是每年都會固定漲的....
水電師傅拉220V的電線,是怎麼拉的!?是透過別的插座直接串連拉兩條110V的電線?還是從NFB開關拉電線過來!?這是不同的...。正常來說是要從NFB拉出去,但有時候礙於成本跟時間考量,反正住的又不是水電師傅...。
不可諱言,因為左岸的人口數量多,以自由貿易經濟來看,消費者人口多寡,決定了商業模式競爭激烈與否的問題。勢必功能上就會有各種推陳出新,然而到底是否好用、適合與否,那是使用者的心得!
其實還有很多配套的問題,但,一一說非常佔版面...光是電線、用電的問題,就不少了。那不是什麼很好用,為什麼不改的問題,而是要如何改的問題。為某些資本雄厚的人來說,改什麼當然不是問題,然而台灣不是全都是資本雄厚的家庭啊。那些小康或者遠低於小康的家庭,是否能承擔那樣的改裝費用、時間跟物力!?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