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賣洗碗機的廠商是不是把台灣人當盤子在洗?

imt000040 wrote:
台灣人的小聰明, ...(恕刪)


台灣人的小聰明, 就是在這.
親戚在英國與美國定居皆超過20年.... 這20年全世界經濟變化
我想不論多少, 大家都有感受, 尤其是近來幾年.

如果我說貸理商賣你一台最多賺你一整台錢. 你信不信, 隨你~ (已扣除所有物流管銷人事)
美國進歐洲產品, 英國進美國產品 .... 運費會比到台灣貴?...(一堆所謂高級都China了)
人事成本花費, 台灣比歐美貴???? 呵呵~~~ 台灣薪水, 世界最高.

很多歐美當地所謂最佳品牌或產品, 吃的, 穿的, 用的... 其實台灣都沒進.
廠商用洗腦封鎖方式來灌輸你, (難怪嘛~~~~)

閒閒有錢人, 每天路上一大堆, 大家上班他出國玩. 貿易商.代理商... 其實很賺的. (100 賣你1000 都有)

+1這真是實話實說,相信有些樓的回文是從業人員的洗腦文,只有一句話是真的"不要傻傻的被洗腦而當盤子被耍"!
shadowjon wrote:
很會扣帽子嘛,來來來,我哪一句有說到代理獲得暴利???
請截圖
沒找到的話,你要不要吞曲棍球
不用三顆,一顆就夠
該不會你把黑心錢=暴利吧
建議國文學好再回唷~

shadowjon wrote:
台灣人真的好棒棒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深值人心
明明無良廠商大賺黑心錢
卻還是有人幫廠商想盡理由
真是太療愈了


原來"黑心錢"跟"暴利"無關啊?
那些賺黑心錢業者就只是單純要黑心而黑心?
你認為別人有這麼單純嗎?
是真的別人國文不好還是你為了自圓選擇當成不好
這就由旁人自證哩

"黑心"錢就表示要有超乎"正常"利潤以上
最常見的就是拿次貨假貨當真品賣
其成本比正常成本還低當然會有"更多"利益
再不然就是其成本相當但售價超出區域行情甚多
可這會有爭議
因為這有寡占專利及其他因素等如名牌等
故暫且不表
因此黑心亦表示其行為能導致有超乎預期之利益
這超出正常行情之利潤部份自然要"暴"之可能
也就是預期利益要"多的多"不是只有"一點點"
不然正常營運就好何必多冒黑之風險稱之為"黑"呢?
而很顯然你的定義黑心錢是與常人不同的...
你的意思是只要"我認為"而不是"眾人"認為

而至於"廠商"問題

紗倉 wrote:
東西到台灣卻反而加倍在賣
要不是保固問題很麻煩
根本沒理由跟台灣代理商買


你認為樓主原本是在討論甚麼商呢?
相似地範圍就是原廠代理與經銷商等一類
所以將你在此的文章內之"廠商"大賺"黑心錢"
認知為代理商或經銷商是有何不對呢?
而根據以上解讀你的文意為"代理商賺取暴利"
請問我這句話是無憑無據空穴來風嗎?
既然你送我建議那我也送你一個建議
不要將個人認知為問題的問題都當成眾人問題
因為有些人的問題本來就不是眾人問題
只是因為個人在認知上就先出了問題

shadowjon wrote:
這麼喜歡給代理商賺,很好呀,你可以多買幾台
要不要來抽個獎送網友


怪了~原文不就明說了
不要代理商相關服務或認為不值
消費者可以不買讓它倒自己去海外買
甚麼時候該該文意會成為"喜歡給代理商賺"?
你不用為了要找藉口攻擊
硬創造一個別人沒有表示的意思出來
這突兀行為叫抬槓或是故意扭曲與引導替人戴帽
也因此你說話有不自知帶入之習慣
前言就提醒了不要先入為主與自以為是
將不認同言論都視為立場相左而導致
不是所有人會因為"立場"與"目的"去選擇是與非
那是部分單向偏頗思維並不是所有人的正常思維

shadowjon wrote:
明明這版開版樓主就是嫌貴
大家只不過提供個在台灣買代理商貨,不如海外買,只要1/2~1/3的價的方法
這樣是擋了你的財路?
還是你眼紅看到別人以低價買到更好的東西?
這樣的心態,還真是可悲呀


這樣的心態當然很可悲
為了個人目的選擇性的定義萬物是非對錯
就跟一些人不能改變環境與多數人認可之事
依據個人未能得利或不利與己情勢
就試圖將事物道理片面做獨斷解釋轉嫁責任
兩者人已都不是人了被自身意念慾望牽者走

若找不到點反駁就自己創一個"心態"出來...
自營商個體戶跑單幫代購是有可能啦
但"正規代理商"會上網跟人打嘴砲?
你也幫幫忙...

shadowjon wrote:
嫌貴不要買
說得很好,只是並未能解決樓主的問題
留這種言,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以同樣的邏輯
你嫌樓主的發文不好,那你就不要進來留言呀?


樓主問題是個人主觀心理層面問題
貴與便宜是相對問題比較而來
眾人環境價值觀條件皆不同
客觀之現實就是行情價但也不能否定其情感認知貴就等於無理
他的個人感覺依據是有個人解釋權在
旁人是能解決樓主什麼問題?
你又能解決了樓主什麼問題?
真要解決...
他嫌貴你做了什麼讓代理商自行降價?
還是你便宜賣給樓主他要的商品?
再不然是你推動什麼制約讓所有代理商只能賺固定利潤?
也之所以你現在留這種言也是在...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另外誰嫌樓主的發文不好?
你好像很喜歡張冠李戴拿張發打岳飛
明明就引你的言你的文章內容也回覆於你
你嫌我的發文不好,那你就不要進來留言呀?
這是誰的邏輯...
再一次提醒這是"你的"邏輯不是"我的"邏輯
我的想法
台灣太小了
很多進出口產品都由某部分的人把持
賺很大
紗倉 wrote:
查了一下ComputerUniverse...(恕刪)


真的覺得樓主看事情看的很表面,取得代理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據我所知大部分都必須先押一筆千萬元起跳的保證金給大廠,且還要保證進貨量,進貨量不夠時大廠很現實的就轉換代理商,再者樓主認為不合理的價差,我只能說是立場不同想的就不同,樓主的立場就像是員工遇到颱風來,欣喜若狂地想放颱風假,但是當老闆的遇到颱風來就心裡鬱悶,生產線停擺一天沒有收入還得照樣的發薪水,越大的公司老闆越是愁苦,因為賠越多。

你知道一家代理商成立一間公司至少也要請3~5個員工,這是最小規模的公司,一個員工一個月平均薪水35000元5個員工就要17.5萬元,租辦公室大部分都是選擇在首都台北市,一個月至少也要5萬元的租金(估最低的金額),再加上水電費及公司營運的會計、健保開銷等等,一間公司的營運每個月至少要25萬元的開銷,再加上三節獎金年終獎金等等,我初估一間公司一年要400萬元開銷,請問這家洗碗機的代理商一年可以賣幾台?要賣多少台才能淨賺400萬元來應付基本開銷?

請注意!
400萬只是基本開銷還沒有提到賺錢,沒有賺錢開公司幹嘛?
想問樓主,如果是你開一家公司,從國外代理產品進來賣,你覺得你的公司一年要賺多少錢是合理?100萬?200萬?300萬?還是500萬?
立場轉換一下,你就知道你現在的想法是嚴重的錯誤了,但你若還是在意這價差,那上面許多樓的回應說到,你就去買水貨或是自己找管道從國外買進來,這二種作法都是沒有保固,甚至自己買進來因運送造成摔壞損傷自己要承擔,如果你覺得有無保固沒有差別,運送摔壞自己願意承擔,那就趕快去這樣做,但真的不要再抱怨總代理了,真的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不相信你自己也去開一間公司,也去代理商品進來賣,到時候你就能明白也體會我現在跟你說的這些了!

dragon3131 wrote:
真的覺得樓主看事情看...(恕刪)

代理生意有大有小 能花到千萬保證金背後肯定還有營運資金的準備
原廠要代理商囤貨但是也不可能要讓代理商賣不掉
應該沒有廠商光賣進口洗碗機就能賺錢 家用電器一定會有一些比較好賣且利潤不錯的產品
生意不是穩賺不賠 但是不是幫那些廠商考慮太多了
overhead 人事成本相對來說比較固定 營收跟費用過了break even point之後 廠商有賣比較便宜嗎? 應該沒有吧
量跟市場做出來之後 它只要賺它覺得應該要賺的利潤 那消費者幫廠商想這麼多幹嘛
The Economist wrote:
代理生意有大有小 ...(恕刪)


我所要表達的是將心比心,人往往會很自私的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事情,想的都只是為了自己的益處,所以我才會去做一個單的分析讓樓主去仔細思考,有一天樓主或者是您真的成為一個代理商,你們必定會改變你們現在所說的所想的。

至於您說~能花到千萬保證金背後肯定還有營運資金的準備,沒錯一定會有一定的營運預備金,但是營運預備金是拿來預防萬一的狀況,不是一直拿來燒等燒到沒了就宣布收攤。

還有~應該沒有廠商光賣進口洗碗機就能賺錢 家用電器一定會有一些比較好賣且利潤不錯的產品...
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價格透明化,你所謂好賣且利潤不錯的產品,到時候不是又回到這主題一樣,只要廠商的利潤不錯就會被顧客說黑心,大家似乎都希望代理商賣的利潤很差,最好能夠跟在國外售價一樣沒有價差利潤,這就是顧客心態就如同我所說的颱風假心態,如果總代理有一天經營不下去收掉了,大家只能買水貨或是自己找管道買進來,有一天機器壞掉沒有零件也沒有人會修理,我相信機器停擺所造成的不便利,那絕對是令人困擾的事,所以總代理所賺的錢絕對是合理的,一定是經過一切評估過後所訂的價格,如果你們還是覺得不合理,就發起抵制購買總代理貨,然後總代理倒掉大家找不到人維修保養,造成不便不說最後機器面臨丟掉、換掉,這樣真的算是一個很會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嗎?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1578
蘋果iPhone6S物料成本234美元賺很大!
根據美林發布報告估算,一支64GB版iPhone 6S材料成本約234美元,僅占零售價格749美元31%。雖然蘋果還得扣除生產、物流及銷售營銷等成本,但Apple仍然賺很多。

樓主怎麼不發起一篇文來說蘋果黑心呢?

dragon3131 wrote:
我所要表達的是將心比...(恕刪)

利潤多少跟黑心不能畫上等號 不是說價錢貴賺得多就不對
但國內外同質商品定價落差巨大 就有很多討論空間 扯到關稅營業成本保固等等 大部分也只是業者自圓其說
消費者本來就可以表達意見 抵制倒是不必 市場機制會淘汰不適合的廠商
代理商收掉也沒差 只要是有利可圖的東西就一定會有管道 對消費者來說只是金錢多寡跟選擇問題
以洗碗機來說 這東西能難到哪裡去 故障就是換零件

總代理所賺的錢絕對是合理? 這絕對有質疑空間 但定價的是廠商不是消費者 我一個人說合不合理沒有意義
這個市場能不能做起來 要靠買賣雙方 洗碗機可以提升大家的生活水準
賣方願意把好產品引入市場獲利 買方接受新觀念節省時間開銷 那對雙方都有好處
如果賣方靠著資訊不對稱或寡佔優勢來剝削消費者 再用一堆藉口合理化高昂的訂價 這市場規模就很有限 除非有其他廠商願意跳下來做

至於代理商導掉會找不到人來修理? 原本會修理的人還是在那邊頂多換個公司
消費者比較倒楣的是失去保固 但還不至於出錢找不到人修
而且代理商經營不善倒掉 怎麼會來怪消費者不夠精打細算?
The Economist wrote:
代理生意有大有小 ...(恕刪)


真的很一廂情願,人家讓你代理不是只跟你談一次兩次
而是要定期定量檢討業績,達不到標準就是砍掉,怎麼可能還幫你考慮賣不賣的掉
而且通常是一整個品牌代理,各種利潤高的低的都要代理,也都有目標量,達不到先改折扣
,然後終止代理,不輕鬆的

dragon3131 wrote:
蘋果iPhone6S物料成本234美元賺很大!
根據美林發布報告估算,一支64GB版iPhone 6S材料成本約234美元,僅占零售價格749美元31%。雖然蘋果還得扣除生產、物流及銷售營銷等成本,但Apple仍然賺很多。
(恕刪)


這邏輯怪怪的,整個討論串並無提到洗碗機的製造成本

討論串討論的昰洗碗機在台灣售價比國外高許多

如果相同邏輯,就要討論蘋果在全世界各地售價差異性
我想你就不會提了吧,因為實在是沒差多少
代理商有你不知道的代理成本要支出,還有風險要避免。
奇怪就有人能用嘴說已經扣除人事成本還賺很多,這麼好怎麼沒有趕緊偷偷去代理個什麼回來賣?
真心有覺得代理商這麼好賺大家都早就去房貸一筆資本,然後賺那個所謂賣一台賺一台的事業了。
然後你再想一下為什麼你就是不去做代理賺這麼好賺的錢。

為什麼?因為你怕賠錢,沒有其他原因。
那你也只是怕人賺到一點錢的祖傳人格而已,然後還會一邊喊薪水低不去當聽說很好賺的老闆。
不信?問問你父母親是否意見一致。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