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煮飯要好吃,鍋子重要還是米重要?

我覺得食材最重要
尤其是煮飯 因為不太會去加調味料
純粹就是靠米本身的味道
所以米品質不好 很容易嚐出來
如果真的只吃白飯,水與米是可以控制的。
鍋,只要按使用說明,好好的規定使用,都實應該都差不了多少。
真的有人吃的出來好壞。
我自己喜歡炒飯,我會刻意使用比較硬的口感,所以水量會少一些。
如果是一般白飯,"電鍋都會有建議刻度",這刻度,我想每個大廠都不想炸了自己的招牌,應該都是實驗過,再來電鍋的火力會很穩定,所以我想按使用說明書是沒有問題的。

什麼重要,心最重要。
用心自然會對水與米講究,也會去研究手上鍋具的使用方式。甚至於去研究是否有再改善的空間,
例如,是否要加幾滴油來煮飯,煮好後先翻動鬆散,再悶個10分鐘。

日本那個米仙人,也沒有特別在用什麼電鍋來煮飯。
米 鍋子 水量都重要
以前用象印一般電子鍋和大同電鍋,
只有表層粒粒分明,下面都會比較糊
後來買了國際牌IH鍋,算入門款只有六千多元
煮出來真的有差
小弟認為人比較重要……
食材新鮮,再配合使用炊具的技巧,煮出來就好吃

先不說食材因素
米飯要好吃,要充分一起同時成熟
所以米粒的品質需要均勻,尤其是碎(破半)米,
碎米過快熟,等整顆米熟後就糊掉了,把整鍋飯弄得太黏

使用柴火、快速爐、瓦斯爐、電鍋、電子鍋方式都不一樣
溫度控制的技巧不同

米飯熟成過程:快火蒸煮、中火悶熟、停火透氣悶透
蒸煮方式和溫度及水量有關

IH電子鍋在溫控方面下足電子控制,簡直就是傻瓜型飯鍋
電鍋便宜好用,只要控制好水量也很好吃(白米每一批含水量都不同,配水也不同,需要留意)
柴火爐火就很注重控火技巧、離火透氣悶透時間也很需要注意

米飯用途也需要注意
如果是做飯糰、壽司,就不能太黏,使用梗米或日期久一點的米
如果是做炒飯,要用把透氣乾一點,隔餐冷飯很適合,炒起來粒粒分明
如果是當白飯,那要有點黏又不黏,可以梗米混合香米或9號米

梗米:一般不分市售品種,單一品種或多品種混合(收購時沒有分類造成)
米, 水, 鍋具, 人,(火侯) 都重要吧.

在日本的溫泉飯店吃到超好吃的白飯, 飯店老闆說很多客人都稱讚他的白飯好吃, 很多遊客都跟他要了白米, 水, 回去試試看, 結果還是覺得他這裡的白飯好吃,問我要不要試試看, 他煮飯的鍋子就是個老舊的鍋子, 也不知道傳了幾代. 還說之前是燒柴火的, 可是太麻煩了, 改成瓦斯, 老闆說他覺得柴火還是比較好吃.

個人的經驗, 用大同電鍋煮飯是真的就是不好吃, 管你是甚麼米, 日本米+日本水都是糟蹋.
晴晴晴 wrote:
之前一直都是用最一般...(恕刪)


用很厚的厚釜鍋煮飯 真的比較好吃~
個人經驗,米好,用一般電子鍋或IH電子鍋,煮出來的都好吃。如果盲測,應該吃不出差異。
都很重要+1
曾幫開四星級飯店的朋友買10台IH,而不是買大同

還有更正一下,幾等米,不是好吃,而是外觀好看
好吃看米種和種的地方。

稻米跟溫度.水質.土,有很大的關係,之後變成米就看外觀分等
而好不好吃是天生,不是外觀
幾號米是品種,在什麼地方種就變XX米,有些農會會堅持只包裝X號米,而散賣其它號的米,米的學問很深的,台灣即使現在也是一直改良
說鍋子沒差的人,家裡有那種厚釜、IH電子鍋或是IH壓力鍋嗎?(十人份電鍋,台灣售價較高的那種、兩三萬那種倒是沒必要)

不是指那種3000、5000的鍋子喔,有想過為什麼很多名字差不多,但是售價差很多是為什麼?


若同時有大同電鍋跟IH鍋,可以用同一種米煮看看,大多數的人都吃得出差異。

若是只有一個鍋子,換不同的米來煮,應該也吃得出差異。

邏輯很重要。

用同一個鍋子煮不同的米,測出來的是米的不同。

用不同的鍋子,煮相同的米,測出來的是鍋子的不同。

所以基本上兩個都重要。


科技的進步其實是很大的,現在那種日系電鍋較好的系列,基本上煮飯按照說明書煮,都很好吃,而且跟大同電鍋比會有明顯的差距。

用過就回不去了!


我相信有很多那種很厲害的人可以用傳統鍋具、或一般鍋具也可以煮出很好吃的飯。

但是若沒有此技能的人,真的可以留個預算,試試看日系較好的電子鍋,可以輕鬆煮出一鍋好飯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