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食材因素
米飯要好吃,要充分一起同時成熟
所以米粒的品質需要均勻,尤其是碎(破半)米,
碎米過快熟,等整顆米熟後就糊掉了,把整鍋飯弄得太黏
使用柴火、快速爐、瓦斯爐、電鍋、電子鍋方式都不一樣
溫度控制的技巧不同
米飯熟成過程:快火蒸煮、中火悶熟、停火透氣悶透
蒸煮方式和溫度及水量有關
IH電子鍋在溫控方面下足電子控制,簡直就是傻瓜型飯鍋
電鍋便宜好用,只要控制好水量也很好吃(白米每一批含水量都不同,配水也不同,需要留意)
柴火爐火就很注重控火技巧、離火透氣悶透時間也很需要注意
米飯用途也需要注意
如果是做飯糰、壽司,就不能太黏,使用梗米或日期久一點的米
如果是做炒飯,要用把透氣乾一點,隔餐冷飯很適合,炒起來粒粒分明
如果是當白飯,那要有點黏又不黏,可以梗米混合香米或9號米
梗米:一般不分市售品種,單一品種或多品種混合(收購時沒有分類造成)
不是指那種3000、5000的鍋子喔,有想過為什麼很多名字差不多,但是售價差很多是為什麼?
若同時有大同電鍋跟IH鍋,可以用同一種米煮看看,大多數的人都吃得出差異。
若是只有一個鍋子,換不同的米來煮,應該也吃得出差異。
邏輯很重要。
用同一個鍋子煮不同的米,測出來的是米的不同。
用不同的鍋子,煮相同的米,測出來的是鍋子的不同。
所以基本上兩個都重要。
科技的進步其實是很大的,現在那種日系電鍋較好的系列,基本上煮飯按照說明書煮,都很好吃,而且跟大同電鍋比會有明顯的差距。
用過就回不去了!
我相信有很多那種很厲害的人可以用傳統鍋具、或一般鍋具也可以煮出很好吃的飯。
但是若沒有此技能的人,真的可以留個預算,試試看日系較好的電子鍋,可以輕鬆煮出一鍋好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