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水跟米重要!東西要好吃、從源頭就要挑好的。當然若要能吃的話,自然水或過濾水都可以用;但想要好吃的話,可以試試看 RO 過濾水或商場賣的純水。1.5L 罐裝純水約 200 元,測試成本不高,樓主可以先試看看哦!當然若已有 RO 的話就省事了。米的部分可以試試台灣米,台灣稻米廠商及品種都很多,號稱有百種;賣場也有小包裝可以嚐鮮,一包也是幾百元。可以先找壽司米 (適合壽司的米、也有品種可選) 來試試。也可以選很有名氣的臺稉 9 號、臺稉 2 號。另外產地、廠商也會略有點不同,但這些就待等專業的大神來分享了。
人最重要, 同樣的鍋及米, 無SOP. 不同人煮出來就不一樣. 即使同一人, 煮出來都不一樣了.米次要, 不同的米同樣的鍋子, 味道絕對明顯完全不相同. 你可以每次買不同的米多方嘗試, 會找到最愛的.鍋次次要, 同樣的米用不同的鍋子, 煮出來當然也有差異.就像問陶鍋, 鑄鐵鍋, 不鏽鋼鍋, 電鍋, 煮出來的湯哪個好喝? 料重要還是鍋重要? 以上絕對都是人重要, 料第二, 工具最後.
16樓已經詳述技術就不多說。食材要好相信不用多說。器材則可以錦上添花。我很久以前就揚棄電鍋了。目前都只用瓦斯爐加鑄鐵鍋。省能源又可以煮好飯。以前玩底片不同批號都要試冲一兩捲來增減參數。買米煮飯亦然。每次買的多少要試個一兩次抓參數。好懷念以前中華商場周遭的老蒸飯店。沒什麼現代科技,但是蒸出來的米飯就是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