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想安裝淨水器 可以推薦好用的嗎?

chlorite wrote:
小弟知道RO水會受二...(恕刪)


照您的說法
那不少做認證的廠商都是 為廠商自己 ?
感覺很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那這樣不少產品進歐盟都不用送認證才對
那幹麻還要認證
還要多花錢
若今天送審的產品 檢驗費用跟認證的標章及每年的費用是 不用錢
那賣價就沒必要比別人家多那些費用

那變壓器也不用送認證
自燃 爆炸 誰負責 ?
安全帽 , 民生用品 , 都不用有通過認證也可以用
因為認證也是廠商自己創的
請問那都不用認證
出了意外
是誰承擔這些問題
還是老百姓

就以安全帽認證好了
Shoei 跟 ARAI
為何比較貴
因為它要送 SNELL 認證
當然國產的某些廠家的某些型號也有通過
那驗證 SNELL 的單位都是這些廠家開的 ?
那只是透過第三方單位 訂個共通標準 讓廠商遵守

小弟認同你部份的說辭
但無法認同你有些的說法

因為從你回文中可以知道
你也是片面了解 NSF 認證
因為 NSF 認證
你都可以提出燒開水的論點
你可以先參考看看
通過 NSF 的認證是要檢測那些標準
會產出怎麼樣的報告也許會比較客觀點 @@
若使用的水源非自來水廠送出的
有重金屬污染的水源
或是水透過管線的運送後沒有受到二次污染 ?
你燒開水 燒再久 重金屬會跟著消失 ?
日常使用的餐具沒有經過檢驗
若含鉛怎麼辦 ?
但那些餐具還是能應付它原有該授與的功能與效果阿
沒有受檢的也是都可以使用阿
那各國也不用還創立各種檢驗標章供大家辨識
買到的東西也沒了 QC (品質確認)
每位民眾若都能像您這樣 "睿智" 那真能是大同世界
那這樣自來水廠也不用大費周章的幫大家在水中加 "氯"
但那也是防病菌
若是家中水管老舊跟水塔沒定期清理
也是會再二次污染

針對飲水部份
也許可以參考以下

中華民國環保署
安全飲用水手冊(第四版)
http://tsm.epa.gov.tw/drinkwater/safewater/ch3.pdf
PDF 檔的 第19 頁 及 第 23 頁都有說明

來自台灣某處的小小國民 用機車來代步上下班的小小國民
一噸的水10元
1000公升.

每天喝10公升的水 約產生20公升廢水(1:2計算)
總計每天需要30公升.
一年365天
30x365=10950公升
一年的水費大概是110元

不過每天喝10公升..我想如果是一個人應該會先水中毒送醫才是.

個人是建議檢察四面閥是否損壞..
電磁閥是否漏水.
控制電腦有無問題.
cloudsea wrote:
照您的說法
那不少做認證的廠商都是 為廠商自己 ?
感覺很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恕刪)


對不起,我文筆不好,講不清楚,讓您誤會了我的意思。我絕對認同「認證」這件事情,也絕不懷疑各認證單位的公信力。我所反對的是,某些廠商拿「有無認證」或「認證單位」來大作文章。

舉例來說:某能量水廠商大力宣傳他們生產的淨水器通過NSF全機認證,淨水器效能頗受肯定,所以價錢是別人的好幾倍。但是NSF根本沒有「能量水」這個認證項目,NSF只認證了那個淨水器裡面的PP過濾和活性碳吸付這兩種淨水功能(除淨水功能外,還認證了這台淨水器結構完整和不會釋放出過量有害物質)。但弔詭的是,他們會很巧妙的把NSF認證跟能量水的神奇功能連結在一起,讓消費者誤認為這神奇的療效是獲得國際認證單位的背書,糊里糊塗的就花大錢買了「PP過濾+活性碳」的淨水器。

另外一種手法是一再強調自己的淨水器是「通過」NSF認證,別人只是「符合」NSF標準。或者是指稱別人的淨水器是通過WQA認證,不是NSF。這類廠商說穿了只是要藉由NSF認證來打擊對手,並合理化自己的高價位。問題是,那些被說沒有通過NSF認證的,常常都是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淨水器大廠

我換個方式來說好了,今天如果有三個人去面試英文秘書的職位。A說:我在美國住了十年,有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可以勝任此工作。B說:我雖然沒有住過國外,但我有考過GRE,分數在前10%。C說:我考過托福,分數也在前10%,但我要特別強調三件事,第一,A沒考過英文認證,能力明顯不足;第二,B考的是GRE,不是托福,他也不能勝任這個工作;第三,因為我考的是「權威」的托福,所以我的薪水要別人的三倍。我如果是人事主管,雖然無法從他們的表現來判斷哪一個人英文程度好,我一定先把C淘汰。但在淨水器界,卻不是如此,常常是C拿到工作。



cloudsea wrote:
那變壓器也不用送認證
自燃 爆炸 誰負責 ?


有些東西是法規規定必須要有認證才可以賣的,因為沒有認證的產品可能會造成危害。而且,這些東西也沒有因為有了認證就貴上好幾倍。如果有CAS認證的豬肉比沒有認證的貴三倍,有多少人會去買?
而淨水器明顯不是這樣,如果今天政府規定淨水器有要NSF認證才可以賣,那法律應該同時要規定水沒有過濾不能喝,因為理論上,自來水不需要過濾就可以喝。





cloudsea wrote:
因為從你回文中可以知道
你也是片面了解 NSF 認證
因為 NSF 認證
你都可以提出燒開水的論點
你可以先參考看看
通過 NSF 的認證是要檢測那些標準


我當然只有片面了解NSF的認證,NSF的認證項目百百種,不只淨水器,包括水槽、馬桶、水管、洗碗機、洗(乾)衣機、砧板......,甚是連維他命、礦物質等健康食品都有認證。那些認證標準跟測試方法,打死我也看不完,不過因為小弟的工作之一是水質分析,幾年前看過兩三百頁有關淨水的部份。燒開水的比喻只是拿來反諷那些言必稱NSF的廠商,但搞不好NSF還真有認證熱水壺,我就曾經有過一個NSF認證的塑膠水瓶。

至於NSF淨水認證,就我粗淺的了解,NSF有全世界最大的水質相關的分析實驗室,每一的分析步驟都有很嚴謹的規範,嚴格到龜毛的地步。但這是為了確保他們分析數據的可信度,不代表他們的「淨水標準」就很難達到。我曾開玩笑的跟同事說,這個標準只要拿石英砂加木炭來過濾就可以合格啦!雖是玩笑話,但原則上只要PP濾芯加上活性碳就可以了,有些大名鼎鼎的濾水器也只有用這兩種過濾方式(紫外線不是過濾)。

講了那麼多,好像我是在反NSF,其實不然,NSF絕對是該領域的權威。我只是不認同那些玩弄NSF認證的廠商。淨水器並沒有規定必須要有認證才能賣。有NSF認證很好,有其它的認證也很不錯,沒有認證也不代表不行。消費者又何須跟著廠商起舞?

我的的回文消失了許久,
但還是有持續查找相關的說明。

原則上目前就水質而言,分兩派說法:
一派認為RO純水較好,另外一派認為水中必須要有礦物質較好。
繼續追下去就會發現各有優劣,也各有權威支持,我就不需要在這上面再做口舌之爭。

然而現在我更有興趣的問題是,
NSF或WQA之類的認證,
我相信有些廠商沒有認證也做的很好,
就如同諸位舉例的,
沒有認證不代表不是好學生。

只是不解,
不論是NSF或WQA或任何認證,
以做過諸多功課研究了解過的各位先進而言,
想請教:

1. 認證是否無用?
2. 若至少還算有用,代表的門檻是?譬如:不可生飲、可生飲,或有待其他條件確認,或其他各種等級?因為可以感受到或許認證還是有用,卻對其認證通過,所代表的門檻在哪更模糊了。
3. 最納悶的問題是,若通過認證其實並不難,以各大廠而言,要通過認證的費用難道很高?還是過於耗費時日等等與品質無關的問題,導致大廠不願意接受認證機制?因為照道理來說,有個第三方單位協助做品質保證,是加分而非減分啊!是什麼阻礙了大廠去拿一個很簡單就可以拿到,又足以增加消費者信心的認證?這一點我還是沒參透。
生存,是為了體驗生命的可貴;活著,是為了留下存在的足跡。 與其痛苦,不如痛快;與其磋嘆,不如嘶吼。
阿凡 wrote:
我的的回文消失了許久,
但還是有持續查找相關的說明。

原則上目前就水質而言,分兩派說法:
一派認為RO純水較好,另外一派認為水中必須要有礦物質較好。
繼續追下去就會發現各有優劣,也各有權威支持,我就不需要在這上面再做口舌之爭。

然而現在我更有興趣的問題是,
NSF或WQA之類的認證,
我相信有些廠商沒有認證也做的很好,
就如同諸位舉例的,
沒有認證不代表不是好學生。

只是不解,
不論是NSF或WQA或任何認證,
以做過諸多功課研究了解過的各位先進而言,
想請教:

1. 認證是否無用?
端看您的想法, 認為有用的大有人在 , 認為無用的也是大有人在 , 吵不完的 , 小弟是偏好有認證的 , 原因無他 , 多份保障 , 就如同有得人覺得保險有用 , 有得人覺得保險無用 .

2. 若至少還算有用,代表的門檻是?譬如:不可生飲、可生飲,或有待其他條件確認,或其他各種等級?因為可以感受到或許認證還是有用,卻對其認證通過,所代表的門檻在哪更模糊了。

當然通過標準不可能訂定得這樣含糊而且還會逐項細列通過標準與數據, 這要好好研讀 NSF 公布的規格書才會清楚點 , 印象中單以 NSF 55(請參考以下英文部分) 的紫外線燈管 , 就有明確規定要達多少數據才算通過 , 但因為紫外線燈管也會老化 , 所以最好不要找剛好低空飛過認證門檻的燈管 .

Class A systems (40,000 uwsec/cm2) are designed to disinfect and/or remove microorganisms from contaminated water, including bacteria and viruses, to a safe level. Class B systems (16,000 uw-sec/cm2) are designed for supplemental bactericidal treatment of public drinking water or other drinking water, which has been deemed acceptable by a local health agency.



3. 最納悶的問題是,若通過認證其實並不難,以各大廠而言,要通過認證的費用難道很高?還是過於耗費時日等等與品質無關的問題,導致大廠不願意接受認證機制?因為照道理來說,有個第三方單位協助做品質保證,是加分而非減分啊!是什麼阻礙了大廠去拿一個很簡單就可以拿到,又足以增加消費者信心的認證?這一點我還是沒參透。

通過認證沒想像中的那簡單 , 有些標準還嚴格到 , 你整體的產品(含橡膠圈 , 濾心, 及所有配件等等)使用後還不能造成"任何"有毒物質外流, 或是因為使用該產品而產生的都是無法通過標準 , 資金沒有雄厚的實在很難這樣搞 , 所以相對付出成本會比一般沒送認證的多出許多 , 當然 還是見仁見智 , 就如同奶粉 , 若沒有單位檢驗出含有三聚氰胺 , 大眾在不知情的情形下 , 小朋友肚子餓了 , 發出這樣的需求 , 奶粉泡成液態 , 解決了小朋友餓了這件事情上 , 任何一家可以從粉狀變成液狀的不都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 也不會立即出現病症呀 , 都是慢性中毒才驚覺大事不妙的 , 不是嗎 ? 慢性鉛中毒也是 , 小朋友玩具若沒通過檢驗後並貼上"認證" , 在沒出狀況下 , 為了解決小朋友因為沒有玩具而哭鬧的事情上 , 做家長的何嘗不也以省錢為首要考量 , 但當被驗出 , 或是 驚覺小朋友有疑似中毒現象時 , 那不知道認證與不認證是否有其必要性呢 ?



有興趣可以參考以下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http://www.nsf.org/business/drinking_water_treatment/index.asp?program=DrinkingWatTre


Standard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consensus process, the NSF Joint Committee o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has developed key standards for evalu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These include:

NSF/ANSI Standard 42: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 Aesthetic Effects
Overview: This standard covers point-of-use (POU) and point-of-entry (POE) systems designed to reduce specific aesthetic or non-health-related contaminants (chlorine, taste and odor, and particulates) that may be present in public or private drinking water.

NSF/ANSI Standard 53: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 Health Effects
Overview: Standard 53 addresses point-of-use (POU) and point-of-entry (POE) systems designed to reduce specific health-related contaminants, such as Cryptosporidium, Giardia, lead, 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 (VOCs), MTBE (methyl tertiary-butyl ether), that may be present in public or private drinking water.

NSF/ANSI Standard 58: Reverse Osmosis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Overview: This standard was developed for point-of-use (POU) reverse osmosis (RO) treatment systems. These systems typically consist of a pre-filter, RO membrane, and post-filter. Standard 58 includes contaminant reduction claims commonly treated using RO, including fluoride, hexavalent and trivalent chromium, total dissolved solids, nitrates, etc. that may be present in public or private drinking water.

NSF/ANSI Standard 44: Cation Exchange Water Softeners
Overview: This standard covers residential cation exchange water softeners designed to reduce hardness from public or private water supplies. Additionally, this standard can verify the system's ability to reduce radium and barium.

NSF/ANSI Standard 55: Ultraviolet Microbiological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Overview: This standard establishes requirements for point-of-use (POU) and point-of-entry (POE) non-public water supply (non-PWS) ultraviolet systems and includes two optional classifications. Class A systems (40,000 uwsec/cm2) are designed to disinfect and/or remove microorganisms from contaminated water, including bacteria and viruses, to a safe level. Class B systems (16,000 uw-sec/cm2) are designed for supplemental bactericidal treatment of public drinking water or other drinking water, which has been deemed acceptable by a local health agency.

NSF/ANSI Standard 62: Drinking Water Distillation Systems
Overview: Standard 62 covers distillation systems designed to reduce specific contaminants, including total arsenic, chromium, mercury, nitrate/nitrite, and microorganisms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water supplies.

NSF/ANSI Standard 177: Shower Filtration Systems - Aesthetic Effects
Overview: This standard covers point-of-use (POU) shower filtration systems, designed to reduce free available chlorine that may be present in potable water (public or private).

NSF Protocol P231: Microbiological Water Purifiers
Overview: Protocol P231 addresses systems that use chemical, mechanical, and/or physical technologies to filter and treat waters of unknown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but that are presumed to be potable.

CSA B483.1: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Overview: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CSA) developed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outside the existing NSF/ANSI standards, to meet plumb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requirements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components and complete systems. Products under this scope include POU and POE plumbed systems and POU non-plumbed systems. The regulation will go into Canadian National Plumbing Code in 2010 but provinces can adopt the standard at any tim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NSF/ANSI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updates under consideration by the applicable joint committee, please visit the Standards and Publications section of our website.



http://www.nsf.org/Certified/DWTU/
Search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its: (可以搜尋某品牌名稱中有哪些產品通過認證 , 並也刊上受測後的數據)

以下單以目前台灣部分較知名家用淨水器品牌做搜尋

espring (Access Business Group LLC ) ---> 通過 NSF 42, NSF53 , NSF 55
http://www.nsf.org/Certified/DWTU/Listings.asp?TradeName=espring&Standard=&ProductType=&PlantState=&PlantCountry=&PlantRegion=&hdModlStd=ModlStd


3M ---> 通過 NSF 42 , NSF 53 , 沒有通過 NSF 55 , 有通過 NSF 58 (RO 部分零件的認證)
http://www.nsf.org/Certified/DWTU/Listings.asp?TradeName=3M&Standard=&ProductType=&PlantState=&PlantCountry=&PlantRegion=&hdModlStd=ModlStd


BRITA ----> 通過 NSF 42, NSF 53
http://www.nsf.org/Certified/DWTU/Listings.asp?TradeName=BRITA&Standard=&ProductType=&PlantState=&PlantCountry=&PlantRegion=&hdModlStd=ModlStd


Philips
http://www.nsf.org/Certified/DWTU/Listings.asp?TradeName=Philips&Standard=&ProductType=&PlantState=&PlantCountry=&PlantRegion=&hdModlStd=ModlStd

No Matching Products Found


Panasonic
http://www.nsf.org/Certified/DWTU/Listings.asp?TradeName=Panasonic&Standard=&ProductType=&PlantState=&PlantCountry=&PlantRegion=&submit3=SEARCH&hdModlStd=ModlStd

No Matching Products Found



WQA 認證
http://www.wqa.org/sitelogic.cfm?id=1165 ---> 在 Brand: 輸入品牌 就可以查詢

espring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1&companyID=220117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3&companyID=220117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4&companyID=220117

3M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2&companyID=6228

Brita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1&companyID=18036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3&companyID=18036

Philips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1&companyID=6092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3&companyID=6092
http://www.wqa.org/goldseal/detail.cfm?tableDefID=4&companyID=6092

Panasonic
X

來自台灣某處的小小國民 用機車來代步上下班的小小國民
chlorite wrote:
對不起,我文筆不好,...(恕刪)


你不能認同廠商的做法
說起來也是您的觀點
據前後文章資料推測
純屬小弟意測
您應該也是受薪階級
應該也沒有做過生意
但至少也有面試過工作
或是當過面試官

各家廠商都當然會想盡辦法介紹自己的優點
也一定會拿其他家的來當對照組

這樣對等的角色
不也跟大家去面試找工作一樣
同時間
來了一位有國際證照認證
跟來了一位國內某證照認證

各也都說各的好
但最後決定權在誰身上 ?

還不就是面試官


我想在此領域的專業人士
應該是以建立客觀的知識
讓更多人知道相關資訊並如何做判別
而不是添加些個人情緒來模糊了些許焦點
以上是小弟的想法
希望沒讓您感到不舒服

PS , 關於價格的部分
您有提到說比人家多貴了好幾倍
不知道您是以哪一台跟哪一台比呢 ?
是怎麼樣的比出多貴好幾倍呢 ?
不知道您是否可以讓大家知道呢 ?

另外您似乎也提到
歷史悠久 = 品質與安全的保證 ?
聲譽卓越 = 品質與安全的保證 ?
今非昔比吧
若真是歷史悠久 跟 聲譽卓越
為了招牌跟名譽
不是更應該去通過各大認證來不被對手抓把柄才對呀
若這樣 白蘭氏雞精 百年老店 
那就不用通過 中華民國的 小綠人認證 
應該這樣就要能直接在市場上賣才對呀
桂格燕麥片 也不用一直老打廣告
他某個產品 是雙個小綠人認證
不也都是廣告效益 ?
這點也讓小弟覺得
實在是不怎麼有證據的佐證
來自台灣某處的小小國民 用機車來代步上下班的小小國民
chlorite wrote:
對不起,我文筆不好,講不清楚,讓您誤會了我的意思。我絕對認同「認證」這件事情,也絕不懷疑各認證單位的公信力。我所反對的是,某些廠商拿「有無認證」或「認證單位」來大作文章。

舉例來說:某能量水廠商大力宣傳他們生產的淨水器通過NSF全機認證,淨水器效能頗受肯定,所以價錢是別人的好幾倍。但是NSF根本沒有「能量水」這個認證項目,NSF只認證了那個淨水器裡面的PP過濾和活性碳吸付這兩種淨水功能(除淨水功能外,還認證了這台淨水器結構完整和不會釋放出過量有害物質)。但弔詭的是,他們會很巧妙的把NSF認證跟能量水的神奇功能連結在一起,讓消費者誤認為這神奇的療效是獲得國際認證單位的背書,糊里糊塗的就花大錢買了「PP過濾+活性碳」的淨水器。

另外一種手法是一再強調自己的淨水器是「通過」NSF認證,別人只是「符合」NSF標準。或者是指稱別人的淨水器是通過WQA認證,不是NSF。這類廠商說穿了只是要藉由NSF認證來打擊對手,並合理化自己的高價位。問題是,那些被說沒有通過NSF認證的,常常都是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淨水器大廠

我換個方式來說好了,今天如果有三個人去面試英文秘書的職位。A說:我在美國住了十年,有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可以勝任此工作。B說:我雖然沒有住過國外,但我有考過GRE,分數在前10%。C說:我考過托福,分數也在前10%,但我要特別強調三件事,第一,A沒考過英文認證,能力明顯不足;第二,B考的是GRE,不是托福,他也不能勝任這個工作;第三,因為我考的是「權威」的托福,所以我的薪水要別人的三倍。我如果是人事主管,雖然無法從他們的表現來判斷哪一個人英文程度好,我一定先把C淘汰。但在淨水器界,卻不是如此,常常是C拿到工作。




cloudsea wrote:
那變壓器也不用送認證
自燃 爆炸 誰負責 ?


有些東西是法規規定必須要有認證才可以賣的,因為沒有認證的產品可能會造成危害。而且,這些東西也沒有因為有了認證就貴上好幾倍。如果有CAS認證的豬肉比沒有認證的貴三倍,有多少人會去買?
而淨水器明顯不是這樣,如果今天政府規定淨水器有要NSF認證才可以賣,那法律應該同時要規定水沒有過濾不能喝,因為理論上,自來水不需要過濾就可以喝。






cloudsea wrote:
因為從你回文中可以知道
你也是片面了解 NSF 認證
因為 NSF 認證
你都可以提出燒開水的論點
你可以先參考看看
通過 NSF 的認證是要檢測那些標準


我當然只有片面了解NSF的認證,NSF的認證項目百百種,不只淨水器,包括水槽、馬桶、水管、洗碗機、洗(乾)衣機、砧板......,甚是連維他命、礦物質等健康食品都有認證。那些認證標準跟測試方法,打死我也看不完,不過因為小弟的工作之一是水質分析,幾年前看過兩三百頁有關淨水的部份。燒開水的比喻只是拿來反諷那些言必稱NSF的廠商,但搞不好NSF還真有認證熱水壺,我就曾經有過一個NSF認證的塑膠水瓶。

至於NSF淨水認證,就我粗淺的了解,NSF有全世界最大的水質相關的分析實驗室,每一的分析步驟都有很嚴謹的規範,嚴格到龜毛的地步。但這是為了確保他們分析數據的可信度,不代表他們的「淨水標準」就很難達到。我曾開玩笑的跟同事說,這個標準只要拿石英砂加木炭來過濾就可以合格啦!雖是玩笑話,但原則上只要PP濾芯加上活性碳就可以了,有些大名鼎鼎的濾水器也只有用這兩種過濾方式(紫外線不是過濾)。

講了那麼多,好像我是在反NSF,其實不然,NSF絕對是該領域的權威。我只是不認同那些玩弄NSF認證的廠商。淨水器並沒有規定必須要有認證才能賣。有NSF認證很好,有其它的認證也很不錯,沒有認證也不代表不行。消費者又何須跟著廠商起舞?
)


據小弟查的資料
似乎也沒有錯
某廠商真得有通過 NSF 42, NSF 53 , NSF 55
某廠商真得沒有在 NSF 通過

某廠商在它的廣告單上打上 "符合"
不也是在迷惑消費者 ?
不也是一種商業技巧 ?
有通過就有通過
為何來個 "符合" 呢 ?
為何要玩這樣的文字遊戲呢 ?

某廠商的高價合理化 ?
貴好幾倍 ?
請問是誰與誰比呢 ?

小弟愚昧斗膽敢請 chlorite 兄

還望您針對紅色的部分做精闢的分析
非常感謝
^^
來自台灣某處的小小國民 用機車來代步上下班的小小國民
以前國小教室外面的水龍頭的自來水可以生飲
因為大家體育課後就直接水龍頭打開把水喝下去
請問國小教室外面水龍頭的水有通過幾項認證?
meltice wrote:
以前國小教室外面的水...(恕刪)


直接生飲是您自身的行為

但不代表真得可以生飲

連自來水廠都一直建議最好煮沸過

不代表您的行為 就等同 可以生飲

此與認證似乎沒有關係

您這樣似乎有點雷同於

以前關門窗洗澡都不會一氧化碳中毒

那現在怎麼會 , 有通過幾項認證 ?

請別混淆 ^^

若現在仍可以開水龍頭就喝水

這樣很多學校就不用加裝 淨水設備了
來自台灣某處的小小國民 用機車來代步上下班的小小國民

小弟家水都會煮沸過,所以只想買基本濾水器
網路發現到這台

panasonic TK6305P
重點在濾心:約1年間使用できる長寿命カートリッジ

KAKAKU 價錢不算貴
只是台灣沒有賣,這類型淨水器有板友用過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