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開看已經乾了8成差不多了,
剩下的2成就是凹槽的水,早上把它反過來放,
之後就全打開後在去上班,下班後就直接收進櫃子,
大家說會有蒸氣,我覺得那是最後一次沖洗時會提高水溫,
利用溫度高的水產生熱氣來烘乾碗,
我覺得立刻打開來真的會有熱氣跑出來,應該不會有燙傷的危險啦!
machette wrote:
電話問ASKO廠商時,他們很有信心說他們的可以很乾,因為有風扇把水汽抽掉透過冷凝板把水汽變水,業界最乾,沒有其它人比他們乾,世界最乾,且我看板上文章說擔心抽水汽是從外面抽空氣會有衛生問題,但他們說不是從外面抽,而是在裡面把水汽抽到冷凝板。等等現場再去他們店裡確認一次結構的細節。
我就是用ASKO D3250,7年多以前裝的,現在的機種如何我是不知道,D3250排熱氣時是從外面抽氣進去的,抽氣管在箱體內部兩側,是黑色橡皮管,因為沒分解來看不知道是否有甚過濾裝置,若沒從外面抽空氣進去,裡面熱氣要如何抽出來?抽到最後裡面變真空?
前面說過了,碗底凹槽積水是烘不乾的,我用D3250有抽氣烘乾功能放到隔天依然還有少量積水,所以洗完開始抽氣時就將門片打開,碗籃拉出來將會積水的餐具反過來倒掉積水,之後推入碗籃門片留縫隙,這樣用餘溫就能將碗盤烘得很乾,這個動作越早做乾燥效果越好,以我家的使用方式,有沒有排氣烘乾根本不重要。
並沒有感覺有回潮的問題,都是晚上洗完倒掉積水之後門片微開放著,等第二天傍晚煮飯時才將碗盤收起來,碗盤都是乾燥的。
雖然有這些缺點,使用習慣之後卻不能沒有洗碗機,每天節省20分鐘就是增加20分鐘生命,這是不是很划算?況且洗碗機還能洗掉以前手洗洗不乾淨的地方,優點要實際使用了才能體會,就如同洗衣機也不是萬能,很多衣料也不能丟進去洗,但現在家庭有幾戶沒洗衣機?
PS:碗盤全部使用康寧餐具可以解決底部凹槽積水問題,因為康寧餐具底部是平的沒凹槽,碗公、盤子是可以接受,但飯碗底部沒凹槽吃飯時抓不緊,很容易掉飯碗,所以還是繼續使用中式不鏽鋼碗。
先前說剛洗完要把門打開,也是我說的,但是後來發現蒸氣衝出,廚房會累積很多濕氣,導致發霉,後來都不這麼做了
現在的做法是
1. 儘量使用不會積水的杯、碗(就是底部沒有凹洞的)
2. 中式碗,儘量垂直放置,我家的是中式碗籃,可以儘量這樣擺放,可以避免底部積水
3. 洗完之後,等一兩三個小時,也就是打開不會有蒸汽衝出的時候,先拉出下碗籃,用布將鍋子的邊緣擦乾
用布將上碗籃的杯子底部吸乾,還有積水的餐具倒一倒,此時儘量不要拉出上碗籃,以免積水落倒下碗籃
用布把大塊的凝結水吸除
4. 保持門開一小縫,用餘溫把餐具蒸乾
5. 如果步驟3打開時,碗盤已經完全冷卻,也沒關係,照一樣的步驟做一遍
布,我是買COSTCO的,中文忘了,英文名稱就是洗碗用的,看起來像是小方巾。因為我不用乾精,所以用這擦拭布,順便可以把不鏽鋼餐具擦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