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RO逆滲透問題請教~白牌與品牌選擇

Sabrina111185 wrote:
請問 歐漾 是要用專(恕刪)


我是自己裝,不然也可請歐樣廠商的師傅裝。

自己裝要注意
一、務必先確認有關水。
二、不要把牆壁出水頭轉爆。
三、我是買通用型的,裝的時候故意留長水管,換得時候直接抬到流理台上換,首次比較吃力,成功後還好。你可以比較濾心的價差,然後決定要買快拆型的或通用型的。
四、如果重來一次,我會請師傅裝機器,濾心仍然通用型自己換。

安裝工具的部分
一、檯面挖洞
二、一般板手(百元內or居家必備?)
三、止洩帶(十幾塊)
四、RO排水接頭(十幾塊)

我是檯面有舊的孔洞,沒有的話乾脆請師傅裝。
s510720 wrote:
請教達人(不是濾水器(恕刪)


抬水真正累,浪費生命,其實機器及濾心不貴阿。
anima158 wrote:
想到一個問題,印象中(恕刪)


請檢查安裝是否出錯,或其他汙染源。

水質飲用水40ppm(國際NSF標準質),40ppm以上建議停止飲用。
引用,https://www.aquawin.com.tw/cht/faq/water-tester.html
anima158 wrote:
想到一個問題,印象中最後一道裝麥飯石,出來的水用水質檢測筆量會破百,這樣會表示喝太多身體容易結石嗎?

不會啦...

因為 越深山的山泉水,越甘醇。 於是好奇的人們當然會想去搞懂為什麼會這樣, 原來就是 麥飯石...

它既然可以拿來當濾水石了, 所以它的礦物質釋出量很微量的, 不會濃到讓你結石.


https://givemen.pixnet.net/blog/post/33463276
中國古人很早就知道要如何使用麥飯石。你家的水如果有茶垢或白色沉澱物附著,試試看麥飯石,他的強力且自然的附著力,可使水質更乾淨。這是目前唯一天然的濾水器.

因為各人有各自喜好的口味,

所以, 這種 改變口感 的後濾, 可加可不加.

不合自己的口味, 就不要浪費錢.

加自己喜好的, 就可以了.
大牌濾心綁特規,又很貴,NSF認證又模擬兩可
有的有有的沒有,認證model name 還得自己找

白牌濾心隨你亂買
要美國KX,台灣Aqua-Flow, ..一堆都能裝....
價錢還超便宜....
RO膜就用美國Filmtec就可
看要幾G直出..

一般標準型大概40-75
直飲的 直接500以上
品牌與白牌其實差異不大(若去NSF官網查,台灣所謂的大廠其實也沒有什麼認證,NSF認證有很多種-重點在後面的編號39,41,43,..53,代表不同的認證,有的只是工廠認證,但濾心,機器認證根本也沒有! )

買白牌/品牌重點:
1. 5道濾心外,自己再加裝UVC紫外線燈(因最終數值活性碳會因過濾的已經是純水而無氯,所以很容易生菌)

2. 備個有NSF認證的RO膜(找幾種非高價的型號,再去NSF輸入型號查有無認證)
-若RO進桶子前的水質就沒達到2-3ppm,就代表原RO膜不行!

3. 第二道活性碳也多備幾支,而不一定要照6個月一換,可提早,如4-6個月! (RO膜只對泥沙,細菌,陽離子有用,對氯,鹵素類這種陰離子完全沒過濾能力,這只能靠活性碳吸附,所以多換也比較安心)

-基本上5um,1um濾心都只是避免RO膜塞住的過濾罷了!更換頻率看地點(1um就跟活性碳同時換,5um看水質泥沙量與水塔,水管乾淨度,如桃竹一帶用2週就比台北3-6個月還糟)


基本上品牌沒什麼意義! (反而是找認證RO膜與提高活性碳更換頻率比較有意義)

另什麼第六道麥飯石,竹炭,氫離子...完全沒意義且更會生菌,只有UVC紫外線燈還比較有意義!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