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ami7215 wrote:給人喝的ro機都有後...(恕刪) 後置濾芯並不是用來釋放礦物質的.後置濾芯叫做小T33,裡面是顆粒活性碳,目的是為了去除壓力桶的味道.若是直出型,就没必要後置濾芯了.所以你看直出型機種,若是3道卡式濾芯,第3道就是所謂RO膜,完全没後置.若是傳統的2上3下的造型,則還是有後置濾芯,但這支基本上是没有作用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多了1支濾芯,業者可以賺錢吧.
喝軟水,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較高喔!純水本應無味,喝RO之所以會甘甜,是因已被吸收到人體的礦物質,又從口舌擴散釋出來,重新進入胃,口舌是嚐到你自己身體中的礦物質甜味。像口特別乾的時候, 口腔細胞礦物質濃度更高 ,就算不是喝純水也會比較甘甜。細胞有擴散、運輸、滲透作用…但喝RO的影響很緩慢,不會那麼容易看出來,像可能比較容易蛀牙什麼的… 因牙齒是靠唾液中的礦物質在修復, 一副正常的牙齒才能用幾十年, 當牙齒 耗損時間 大於 修復時間 , 就蛀牙了…。也有人說,礦物質從食物吸收就好! 不用從水中吸收礦物質, 但1公升的水就是1公斤,可自己計算一下, 每天吃固態食物幾公斤?喝水幾公升?相同的腸胃吸收率, 能得到吸收多少礦物質?所以,那些做RO的,辛辛苦苦搞出純水之後,又在後端多了道麥飯石或什麼OX石增加礦物質!多花錢就只是多花錢, 可促進經濟發展 ,不代表多花錢就比較健康安全。還有,有些人看到水塔底部沉積泥沙就被嚇到, 但一度水就是1公噸或1000公升的水,1個人1個月大約要2-4度水, 水塔用了1-3年,一家子用上百或幾百公噸(度)的水才那一點點泥沙,比例很少了吧? 我們1-3年呼吸或吃進的泥沙搞不好還更多咧!所以,沒事不要自己嚇自己搞給自己亂。
pinwayne wrote:他說的沒錯呀,真的最好有三道……(恕刪) 我當然知道多幾道過濾,水質更好。我不生飲,只需要軟化過硬的水質,也有表示會煮沸,但特力屋那位自稱很專業的員工強調,“一定”要三道過濾,否則不能喝,把我弄疑惑。自來水若真如此可怕,政府應有告知市民義務,宣導“一定”要加裝三道以上過濾器才能飲用。無意辯論,只是對該員工說法存疑,台灣的自來水,一定要三道過濾才能飲用嗎?
geoguide wrote:自來水能不能喝要看你...我看過同行在臉書的PO文,原水TDS值250左右,直出型淨水是25.如果是RO機,我覺得淨水出水應該在5以下並接近0.達到20算不堪用了.(恕刪) 飲用水中,TDS的大小根本無法反映水中有害重金屬離子濃度的大小,至於水中細菌有多少、有機物濃度高不高、亞硝酸鹽濃度是否超標、有沒有農藥殘留這些都無法通過TDS的大小來反映。即使是水裡細菌、重金屬離子濃度超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