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問象印電子鍋的使用心得如何?

我買的是ZUTTO系列NS-DAF10


圖片取自象印官網。

使用第二年。主要考量是:人口少(幾乎都是煮一杯量)、外型設計(見人見智)、最主要的是MIJ

原本是要一起購買象印的燒烤盤,但因為是MIC的,所以不買燒烤盤。
不是討厭中國製產品,而是在那邊待了五年半後......儘可能不買MIC的..............
樓主如果也是常煮少量的,推薦這一款。
tetsujin28 wrote:
如果用點物理現象想想:
 鍋中的水分會趨於平均分布的狀態,每次將電鍋打開水分就會跑掉一些,關上後水分會再重新尋求新的平衡,水分就會一點點一點點的跑出來,最後飯就乾了阿!
 加熱的媒介是內鍋,而內鍋會比其他的米飯、空氣、水更容易導熱,所以鍋子相對會在這三者中保持高溫,與鍋子接觸的米飯會受到比較多的熱能,乾一點也不會令人意外!
 包溫能力全看留下來米飯的量,越多可保溫越久,因為米飯多相形保存於鍋內的水分就會比較多。


不完全認同此段~~ 一個密閉空間,才有可能達到水氣的平衡~
就小弟買到的那個上層乾掉米飯的象印電鍋 NS-ZCF18,
並不是全密閉.. 水分在保溫時,也會跑出來~ 因為上方的通氣口是通的~
所以我上面才會說,如果溫控有問題,水分才會一直流失~

而所謂的米飯變乾,不是整鍋變乾喔~
上層米飯變乾,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是上方空間的水分急速被抽走,
上層米飯為了平衡流失的水分,而乾掉~
為什麼上層水分會急速被抽走呢?水分又是從那個管道流失的呢?
問題點就在兩個.. 1. 溫控 2. 氣孔

米飯越多應該不代表可保溫越久~上層乾掉就不能吃了,挖掉上面一些,整鍋還是繼續流失水分,繼續上層乾掉~
問題依然無解...

剛剛看了一下樓主想買款式的資料~發現跟我買的 NS-ZCF18 多了一個功能~
氣孔於保溫時會變小~
為什麼新款多了這個功能?再想想小弟這次不好的購買經驗,您認為呢?
是象印認為之前產品設計不良,導致保溫時水分迅速流失,造成米飯變乾,之後產品所做的補強設計嗎?
象印的電子鍋不錯的說
我家裡一直以來都是用她們的
不過最近因為內鍋刮傷明顯
想要換新
一開口就2300 (我當初買四千吧 )
想想 這種代理商 我也不想奢求了

如果要買 可以買水貨啦
Y拍上面(某個位於台中市的賣家還不賴:p) 應該都是找得到
機型都比台灣新太多了
何必在台灣買日本不要的舊貨呢?
家裡現在用的象印電子鍋...

已經快要邁向30歲大壽...

原因無其他的...

就是用不壞...

本來在今年有打算換新的...

不過想一想那這個古董級的電子鍋!!!

要丟掉真的滿可惜的!!!

最後就算了!!!

不過象印有分MIC跟MIJ的產品...

不過都不便宜的說...

一般來說,一天以上飯真的會黃掉、乾掉。可以在裏面放上一小杯水,可以改善這個現象,不過還是要快點吃完。
這是我的經驗。
我老媽用象印電子鍋天天煮飯幾乎是365天煮飯(只有晚上喔) 除非是出去玩個幾天沒煮 超級耐用 但是第一台用了8年八 日本製 到了第2台越南製 目前還在使用中 我老媽買第二台的時候超級堅持要象印牌 叫台買別牌偏不要{象印真的有點貴 指是日本牌子而已 我是不知道是不是代工的}
陳駿勝
家中電子鍋NS-JCV 18 與熱水瓶CD-DEF 5.0L 都是象印日製
四口之家當初買十人份是考慮如果宴客人多時才夠用
可是從未有飯桶朋友光臨寒舍
常是菜剩一半飯根本只銷一兩碗
一次煮好一鍋飯沒人動,斷電放置三天後才發現
居然未餿未變色,烹煮過程完全殺菌加上未開過鍋蓋吧
記得保溫建議勿超過12小時
保溫後米飯口感一定變差
個人認為米飯是否好吃重點是放入鍋內的米
電鍋品牌影響不大

順便聊一下電熱水瓶
1998製品5公升溫控98與80度C
因喝茶均置於98
使用五年後上蓋排氣孔處塑膠上蓋產生粉化現象
第六年上蓋受熱部分塑膠產生異味
親至代理商購買上蓋新台幣850元→加幾百可買國產同級電熱水瓶
昨日電動出水上端塑膠配件穿孔漏水
我決定要愛台灣了

去年至溫哥華曾幫友人帶電鍋與熱水瓶〈加國價昂〉
友人妻告知當地世界日報曾討論上述問題
為延長塑膠上蓋壽命應待開水快用完再加滿煮沸
〈減少沸騰蒸汽通過排氣孔次數〉
小弟之前是剩三公升即補水

有人知道如象印熱水瓶鐵福龍內膽與他牌不鏽鋼內膽煮開水之差異嗎?


既然都要買象印的電子鍋就不要省錢
為了省一點錢買MIC的讓自己生氣受罪
不如多花一點錢挑台MIJ的


我們家是使用NS-ZCF18這型號的
本來老媽是交代去日本要把虎牌的電子鍋扛回家
但是到日本去逛賣場時發現連日本虎牌都是MIC的-->台灣現在也是
只有象印還有MIJ但是價格跟MIC比也不是很親人
加上老闆說還是在台灣買比較不會有米飯煮不好的情況
(他多年前自行帶回來的可能因為電壓的問題就有飯煮不熟的情況)
所以後來是決定回到台灣才買
第一次煮飯時是覺得怎麼煮那麼久還沒好(大概要1HR多)
我的個性又是十分急連說明書都不看的人
看到液晶顯示要那麼多時間時差點沒直接把他打包送回購買地點
之前用台製的電子鍋連浸泡也祇要30分鐘就可以吃飯了
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他煮壓!
所以第一天是餓著肚子等飯煮好T_T"
等到飯煮好一打開飯蓋
突然有一種幸福到很想哭的感覺
因為隨便米煮出來的飯都跟在日本料理店煮的一模一樣
粒粒分明又軟Q
之前看電視有說什麼好比例的米煮出來的中心是內凹
不好比例的米煮出來是外凸
根本就不是事實-->或許有些是事實吧!
花了1HR多煮出來的都是內凹的好米飯
同樣的米用30分鐘的台製電子鍋煮出來的就是外凸的米飯

至於保溫....24HR內米飯都是OK的
因為從煮好飯開始保溫定時器就會自動開始計時
我們家最多只有午餐放到晚餐沒有保溫到24HR過
沒事沒人會煮那麼多拿來保溫用的吧!
所以也無法確認保溫到24HR過後是不是會自動加熱或是什麼的
但是隔餐吃飯時再看米飯依然是沒有變黃的情況
一般使用台製的隔餐整個飯就變黃.底部又變硬會形成鍋粑
但是因為我們沒試過24HR.
所以可能並不準確吧!

tetsujin28 wrote:
要米飯保溫超過24HR太難了吧,怎麼沒人要求冰箱可以保存食物1個月呢?他們又不是時光機!
如果用點物理現象想想:
 鍋中的水分會趨於平均分布的狀態,每次將電鍋打開水分就會跑掉一些,關上後水分會再重新尋求新的平衡,水分就會一點點一點點的跑出來,最後飯就乾了阿!
 包溫能力全看留下來米飯的量,越多可保溫越久,因為米飯多相形保存於鍋內的水分就會比較多。
另外有一個東西可以拿出來分享一下;
現在的家用6人象印煮飯要42分左右
以前在外求學時的3人大同煮飯超快,12分鐘左右就搞定!
建議上還是煮超鍋鍋身容量1/3以上的米飯,一來比較好吃,二來東西比較不會壞。...(恕刪)

我不太了解為何要保溫那麼久?那不是1.不太衛生???,2.浪費能源?
至於樓主所說的保溫問題,也不是開關蓋子那麼簡單,保溫過程是底下加熱->水份會蒸發->到頂蓋冷凝迴流,如果底下溫度太高則水份大多從氣孔跑掉,飯就會乾掉,這就是樓主所碰到的象印的問題,它可能是保溫溫度設得太高(說不定是日本國內設定,日本比我們要冷一些,保溫溫度可能要高一點),而且越來越高,不知樓主有沒有注意到飯是否比以前的熱?他們的新產品就縮小保溫時的氣孔以減少水份流失
BTW,我們家電子鍋子只用了一陣子就惊在那,原因是下班回家再煮要好久-電子鍋的通病
大同電鍋就快多了,我們也是煮一杯,但去市場買了個50元的小不綉鋼鍋,煮一至兩杯剛剛好,
水量也很好抓,用原廠的內鍋真是太大了
另外有個秘技,冷飯用電鍋再熱過時底下常會乾掉,那是因為直接接觸電鍋底的加熱部份之故,
只要找一雙免先筷放在底下就OK了,保溫時底下的飯會乾掉同理,還可去買兩個小蒸籠,
一次就把要熱的飯菜解決掉,但要記得:
1.煮飯不能用,否則會煮不熟,
2.不好熱的放下層,
3.能換成小鍋小盤的話,不用蒸蘢全塞進去最好,
4.煮飯時還是可在蒸盤上放要熱的菜,但不要把蒸盤的孔全蓋住了,否則飯會太濕
蒸東西無非就是熱量和水份的平衡...
先前入住新家就買了 一台 象印 6 人份的 有IH的mark
因為家裡人口少 買10人份不大適合
結果用起來還不錯
只要用好一點的米 怎麼煮都好吃
吃過都說讚

學日文等於在學中文+英文+德文+法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