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請問市售 有RO系列、逆滲透、麥飯食、活性炭..該選哪種呢及效果如何呢???

有點醫學常識再來說吧...RO喝了會骨質疏鬆???會造成礦物質流失??
我快笑死了.....
把教科書都丟掉吧...原來當初念組織學生理學都是狗屁....
搞不好你自己才是賣什麼濾水設備,活水設備的廠商....還是聽過幾堂直銷課程就自以為甚麼都懂....
建議你,把整個身體關於水的吸收代謝過程都念過一次再來吧
LDS5168 wrote:
有RO系列、逆滲透、麥飯食、活性炭..該選哪種呢及效果如何呢???
去486大丈夫周記內有推薦

前面有人提了, RO = 逆滲透, 一個是英文縮寫, 一個是中文.
麥飯石有過濾, 並且添加水中礦物質的效果, 有些 RO 會在出水時再經過麥飯石, 看你覺得那些口感有沒有差, 至於哪幾 PPM 的礦物質... 看你要相信學界的說法還是廠商的說法. 活性碳是吸附小分子, 可用於移除毒素和除臭, 大多數(幾乎是全部)的 RO 都會在水桶出水時加一道活性碳.
所以你的問題可以就買一個有賣飯石的 RO 就全部都有了.
chlorite wrote:
依照您的擴散理論,喝純水應該會馬上感到不舒服。...(恕刪)

依照我的擴散理論,因為細胞會反向釋出礦物質,喝純水或軟水應該是口感比較好!
因為喝純水時讓味覺甘甜的東西原本應該在你體內,被擴散出來了!
要不然,純水就只是更純的水,怎麼可能會有什麼味道/口感?
當然,有時身體就要釋出一些東西才比較好,但因人而異,要長期釋出這些東東先問醫生再說!

而且可以先不用管"純水",在不少研究數據中,軟水區心血管比例都比硬水區要高了!
純水又更軟,風險當然更大! 只不過,喝很硬的水也未必好!

因人體水份比例減少而口乾舌燥時,礦物質比例增加,就算不是喝純水也一樣甘甜!
也同樣符合礦物質從口腔擴散出去的理論。

要禁止一項東西,很難! 就像犯法被關一樣,必須要有接近100的證據才行!
你說WHO沒達到共識才不禁止純水, 但賣水的WQA講的純水不傷身,同樣沒共識啊!

依照你的邏輯,很多塑化劑/防腐劑只要沒超標也不會傷身,衛生署也沒禁止,
所以多吃多喝含塑化劑/防腐劑的食品飲料都沒關係囉!?

你的邏輯,看起來就只是賣水的邏輯,要不然,就是不肯承認被騙的邏輯!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pppleo wrote:
有點醫學常識再來說吧...RO喝了會骨質疏鬆???會造成礦物質流失??
我快笑死了.....
把教科書都丟掉吧...原來當初念組織學生理學都是狗屁....
搞不好你自己才是賣什麼濾水設備,活水設備的廠商....還是聽過幾堂直銷課程就自以為甚麼都懂....
建議你,把整個身體關於水的吸收代謝過程都念過一次再來吧


觀念正確

之前有個健康節目
醫師來賓說
1杯水所含的礦物質只有一滴牛奶那麼多
所以礦物質是可以從食物攝取

PS.我84歲外公喝RO快20年
目前醫師說他的骨頭只有60歲
原來有這麼多人擁護 RO 逆滲透,這種不環保又對身體不好的淨水器,那就顧不得擋人財路了。

水垢 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
高雄醫學大學健康科學院院長楊俊毓長期研究飲用水,發現碳酸鈣與碳酸鎂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
累積10年的觀察,楊俊毓的資料庫中已有近4萬筆的臨床數據,他發現居住地的飲用水帶有的鎂含量愈高,愈能減少中風、高血壓的死亡風險;若是鈣的含量愈高,則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和瑞典、芬蘭的研究頗為接近。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feb/25/today-south1.htm


人體吸收水中的鎂,比從食物中攝取,吸收率高了30%(Marx et al,1997);因此,飲用水比食物更適合做為鈣和鎂攝取的來
http://www.jjkkusa.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700


至於逆滲透的優缺點,到處都找得到文章,有興趣的可以看這篇:
http://www.px2.com.tw/ill/ill_123.htm

主要的缺點:
1 小分子有機物及三鹵甲烷無法去除。(三鹵甲烷是強力致癌物,氯與有機物加熱後形成的)
2 對人體健康有益之所有礦物質完全去除。
3 口感不佳。
4 製水速度慢,家庭用淨水器每天只能製造數公升的水、無法供應一時大量之需。
5 維護保養費用高,並且造成污染浪費大量的水。
6 儲水過程中易再次受微生物污染。(指儲水桶,你喝的可能是好幾天前過濾的水)

最為人詬病的是大量廢水的問題,跟耗電量的問題,台灣水資源本來就有限,應該選用環保的淨水方式。
maxwell_huang wrote:
原來有這麼多人擁護 RO 逆滲透,這種不環保又對身體不好的淨水器,那就顧不得擋人財路了。

水垢 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
高雄醫學大學健康科學院院長楊俊毓長期研究飲用水,發現碳酸鈣與碳酸鎂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
累積10年的觀察,楊俊毓的資料庫中已有近4萬筆的臨床數據,他發現居住地的飲用水帶有的鎂含量愈高,愈能減少中風、高血壓的死亡風險;若是鈣的含量愈高,則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和瑞典、芬蘭的研究頗為接近。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feb/25/today-south1.htm


人體吸收水中的鎂,比從食物中攝取,吸收率高了30%(Marx et al,1997);因此,飲用水比食物更適合做為鈣和鎂攝取的來
http://www.jjkkusa.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700


至於逆滲透的優缺點,到處都找得到文章,有興趣的可以看這篇:
http://www.px2.com.tw/ill/ill_123.htm

主要的缺點:
1 小分子有機物及三鹵甲烷無法去除。(三鹵甲烷是強力致癌物,氯與有機物加熱後形成的)
2 對人體健康有益之所有礦物質完全去除。
3 口感不佳。
4 製水速度慢,家庭用淨水器每天只能製造數公升的水、無法供應一時大量之需。
5 維護保養費用高,並且造成污染浪費大量的水。
6 儲水過程中易再次受微生物污染。(指儲水桶,你喝的可能是好幾天前過濾的水)

最為人詬病的是大量廢水的問題,跟耗電量的問題,台灣水資源本來就有限,應該選用環保的淨水方式。


http://www.px2.com.tw/ill/ill_123.htm

一般活性碳
主要的缺點:
1 無法去除病原菌及細菌、小顆粒雜質。
2 過濾時,顆粒間漸漸會產生水道縫隙,使過濾效果變差。
3 因吸附有機物成為病原菌及細菌繁殖之溫床。

紫外線殺菌
主要的缺點:
1 無法去除顆粒雜質、有機物、重金屬。
2 水中菌數過高會影響殺菌效果。
3 紫外線燈所放出之紫外線強度會因電壓及使用時間改變而影響殺菌效果。
4 照射之水流管路若管壁產生水垢會影響殺菌效果。
紫外線燈壽命不可靠,消費者若不注意更換,可能喝到含菌生水。
能源消耗:需要
維護:需定期更換紫外燈管(約1年)。

一般活性碳
無法滅菌
所以在台灣中南部要生飲是不可能
如果外加紫外線殺菌
這也耗電

至少RO價格便宜
大家都買得起

還有洗腎是用RO
這代表水質非常乾淨

flycode wrote:
純水時讓味覺甘甜的東西原本應該在你體內,被擴散出來了...(恕刪)


擴散的速率要多快,需要多少細胞內的「甘甜物質」被擴散出來才能讓人嚐出甘甜味?有沒有科學數據可以支持您的說法?為什麼不是喝水改變了原來口腔內的複雜條件使人感到甘甜?又或是心理作用讓人覺得水很甘甜?因為同樣的水,有時候我覺得很好喝,有時候卻沒什麼感覺。



flycode wrote:
而且可以先不用管"純水",在不少研究數據中,軟水區心血管比例都比硬水區要高了


Kozisek被人質疑最多的就是這一點,他拿兩個不同村莊的人來比較,一個村莊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比例略高於另一個村莊,剛好心血管疾病比例高的村莊喝的是軟水,於是他的結論就是喝軟水的比較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問題是兩個村莊的人生活習慣、環境、飲食、工作、基因......都不同,怎麼能確定心血管疾病就是由軟水引起的?同一個調查結果,如果由另一個人來解釋,搞不好結論就是早餐吃馬鈴薯比早餐吃漢堡的人容易得心臟病。

其它類似的調查也是這樣,不是因為發病比例差別太小,就是沒有確切證據指出兇手就是軟水。我不否認有某些研究指出喝軟水,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會稍高。在同時,有更多、更大規模的研究指出兩者並無關聯。只相信某方面的的說法,卻忽視反面,但立論更完整,更多數的看法,不是科學界的常態。


flycode wrote:
WHO沒達到共識才不禁止純水, 但賣水的WQA講的純水不傷身,同樣沒共識啊


傷不傷身體是採用負面表列,沒有證據證明會損害人體,我們就認定它不傷身。依您的標準,很多東西不傷身體也都沒有共識,包括礦泉水,因為有人認為喝礦泉水會結石。

WQA本質上來說,是類似NSF的機構,他本身並不賣水或淨水器。只是WQA只針對水,所以相較起來,跟淨水器廠商比較接近,NSF跟淨水器廠商的關係也很密切,NSF在台灣之所以會紅,全拜某直銷淨水器廠商所賜,十幾年前,提到NSF,我第一個想到的是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國的國科會)。


flycode wrote:
你的邏輯,看起來就只是賣水的邏輯,要不然,就是不肯承認被騙的邏輯!


傳播純水或軟化水會傷身的資料最不遺餘力的,就是淨水器廠商,我反對淨水器廠商的看法,反而變成賣水的同路人了。我對飲用水的看法一向是:水就是水,只要沒有有害物質,喝純水、礦泉水、自來水都不會有害身體,但除了攝取水分以外,也沒有其它的好處。只是最近的飲用水界的顯學是批純水,而用來批判的理由跟我的認知又有一點出入,所以比較常討論純水。我個人的知識有限,不一定是對的,但就我個人所看到的資料,我不認為我被騙,如果跟您的看法不同就是被騙,那我也只能接受被騙的事實。

maxwell_huang wrote:
原來有這麼多人擁護 RO 逆滲透,這種不環保又對身體不好的淨水器,那就顧不得擋人財路了。
...(恕刪)


不同意某些淨水器廠商的說法不代表就是擁護RO。要反對某類型淨水器可以,但至少要拿出有說服力的理由吧!


maxwell_huang wrote:
主要的缺點:
1 小分子有機物及三鹵甲烷無法去除。(三鹵甲烷是強力致癌物,氯與有機物加熱後形成的)


RO也許無法完全去除污染物,但已經是去除率數一數二的,少有其它淨水器可以贏過它。100公尺跑20秒的人嫌100跑9.9秒的人跑不夠快是哪一招?



maxwell_huang wrote:
2 對人體健康有益之所有礦物質完全去除。


即是使礦泉水,水中的礦物質僅佔人體所需的零頭,食物才是主要來源,礦物質如果不足,請多吃點東西。你如果缺錢用,你會怪老闆薪水給太低?還是怪銀行利息太低?


maxwell_huang wrote:
3 口感不佳。


見仁見智,有人認為純水比較甘甜。


maxwell_huang wrote:
4 製水速度慢,家庭用淨水器每天只能製造數公升的水、無法供應一時大量之需。


同意,所以RO有儲水桶,也有產率高的RO,出水量跟一般淨水器差不多,不會不夠用。


maxwell_huang wrote:
5 維護保養費用高,並且造成污染浪費大量的水。


耗電、浪費水我同意,但維護保養費用高則不一定,某些廠牌淨水器每年光換濾芯的錢,可以換整套RO還有找。造成污染則不知道是指哪一部份,如果是指廢水,RO的廢水是經過三道濾芯過濾後的水,水質不輸一般濾水器的出水,排放出去應該不算污染。廢棄濾芯的污染則各型濾水器大同小異,有紫外燈的淨水器則會多一個汞污染,因為紫外燈管裏有水銀。


maxwell_huang wrote:
6 儲水過程中易再次受微生物污染。(指儲水桶,你喝的可能是好幾天前過濾的水)


同意,但不只RO水,絕大部分的淨水器管路都會被微生物污染,只是RO儲水桶可以讓微生物生長的面積比較大而已。且因為RO水沒什麼養分,可以生長的菌種不多,嘴巴、空氣、食物裡的細菌種類才叫讓人嘆為觀止。



maxwell_huang wrote:
最為人詬病的是大量廢水的問題,跟耗電量的問題,台灣水資源本來就有限,應該選用環保的淨水方式。


是的,浪費水和耗電是RO的主要缺點,雖然不環保,但並不如其它淨水器廠商宣稱的那麼罪孽深重。如果台灣2300萬人每天都喝2公升RO水,那麼台灣因為RO所浪費掉的水大該相當於6~8%因管線問題而漏掉的自來水。至於耗電,30W左右的功率,每天使用不到一小時,應該不容易感覺到電費有增加吧!
chlorite wrote:
擴散的速率要多快,需要多少細胞內的「甘甜物質」被擴散出來才能讓人嚐出甘甜味?有沒有科學數據可以支持您的說法?為什麼不是喝水改變了原來口腔內的複雜條件使人感到甘甜?又或是心理作用讓人覺得水很甘甜?因為同樣的水,有時候我覺得很好喝,有時候卻沒什麼感覺。

我前面已經講過了,純水本身應該沒有任何味道的,你就故意假裝看不到!!
而且水愈純應該愈沒有味道,
既然純水應該無味,喝純水時舌頭/口腔有任何的味覺就是人體釋出的,管它擴散速度有多少?
要不然,舌頭感覺到的純水味道到底哪裡來的? 自己就感覺得到,還需什麼來科學測試嗎??

我也用你的歪理來鬼扯蛋:
當被砍到骨頭,你在喊痛,因沒有任何科學數據可測出你痛覺神經感知,所以你感覺到痛是假的囉?


chlorite wrote:
Kozisek被人質疑最多的就是這一點,他拿兩個不同村莊的人來比較,一個村莊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比例略高於另一個村莊,剛好心血管疾病比例高的村莊喝的是軟水,於是他的結論就是喝軟水的比較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問題是兩個村莊的人生活習慣、環境、飲食、工作、基因......都不同,怎麼能確定心血管疾病就是由軟水引起的?同一個調查結果,如果由另一個人來解釋,搞不好結論就是早餐吃馬鈴薯比早餐吃漢堡的人容易得心臟病。...(恕刪)

軟水硬水的問題,不是只拿兩個村莊比較的好不好?
同一個地區換了軟水後,也同樣心血管死亡增高啊!
---
http://www.taifer.com.tw/search/048001/68.html

   在英國地方性心臟研究期刊上曾有人指出, 軟水區(25ppm)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比率較硬水區(170ppm)高出10~25%。另一個實例發生在英國的兩個城鎮上- -史甘索洛普和葛林姆斯比,兩地的鎮民數年來都喝相同的水,後來史甘索洛普將水質予以軟化, 總硬度由488ppm降至100ppm,結果住在史甘索洛普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均較葛林姆斯比的人有顯著增加的現象。

   還有一個案例是義大利的蒙地裘,原先這裡的居民都是飲用硬度442ppm的井水和泉水,在1960年時,他們興建一條水道供應硬度為131ppm的飲水,亦即由硬水地區轉為軟水地區,五年後,因心臟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卻增多了。
---

這種數據上的調查就和醫學對於什麼會"致癌"類似,只能抓個多數,但也無法確定,
吃這個可能致癌,吃那個也可能致癌,但有人吃了這個又吃了那個卻沒有癌症,
有人這個和那個都沒吃,卻又得了那種癌症。

軟水硬水真正的盲點,就和一堆可能會"致癌"的數據一樣,
只調查心臟疾病死亡人數,但沒調查其他疾病死亡人數,搞不好喝硬水的有什麼怪病死更多咧!
或義大利蒙地裘由硬水變成軟水後,心臟疾病雖然增加,但搞不好整體死亡率卻減少?

chlorite wrote:
WQA本質上來說,是類似NSF的機構,他本身並不賣水或淨水器。只是WQA只針對水,所以相較起來,跟淨水器廠商比較接近,NSF跟淨水器廠商的關係也很密切,NSF在台灣之所以會紅,全拜某直銷淨水器廠商所賜,十幾年前,提到NSF,我第一個想到的是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國的國科會)。

少來了啦!!! 前面已經有人提供我國WQA的網址了,不是有人講召集人梁忠良是安麗的嗎?
基本上,賣水的都狗咬狗一嘴毛啦!
消費者可以看著狗在互咬,但要自行判斷哪隻是好狗? 或兩隻狗都不要,煮開水喝就好了!

中華民國的WQA淨水協會, Water Quality Association - R.O.C.
http://demo.net-pro.com.tw/wqa/service6.htm

中華民國的WQA淨水協會 會員名錄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如果你想買RO的話 我覺得可以買3M PW1000不錯
光是牌子就比較有保障了 而且3M他們家的濾心是最出名的

我家現在也是用這台pw1000淨水機
主要是因為它的0.5微米的後置活性碳濾心
所以這台製造出來的水是可以直接喝的
沒有煮過也沒有關係 這種的也不會有水垢
我覺得礦物質的話 一般吃東西就可以吃到了
你要從水中喝到足夠的礦物質
應該也是要喝到很大量的水吧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