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電鍋或許是老技術,但煮米也不致於濕濕黏黏的,台灣雖然是產米的國家,但願意好好把米煮好的,意外少數,絕大多數便當店的米也是不顧口感的。米飯洗完,對好一個比例的水分後,可以先靜置一下約十分到二十分不等,再拿去電鍋加熱,外鍋的水也是關鍵,最後是當電鍋加熱開關跳起來後,不要急著掀開蓋子,可以再悶一下,這樣煮出來的米飯也可以有一定水準。或是也可以加熱跳起後開蓋,先用飯匙拌鬆米粒,再蓋回去繼續悶,約莫十幾二十分鐘後就可以開動了。基本上這樣煮,不要定要多好的米,有可以有一定層度的口感,但也不表示,太次級的米,可以變魔術既然都可以考慮電飯鍋了,何不先從買好一點的米粒開始做起?至於煮米要不要加油,各有說法,也有人認為沙拉油會破壞米香,不過也可試試少量初榨橄欖油,或是奶油等等,別有一番風味。傳統電鍋,煮米的內外鍋水份、值得花時間去探究一下,可以先參考包裝袋建議,而每一批買來的米,烹煮水份也可能需要微調,濕濕黏黏的,就減少水量吧,祝你成功
姓林的小弟弟 wrote:最近看網路上一些IH...(恕刪) IH電子鍋破萬的不多,破萬的都是「壓力IH」電子鍋,兩者差異在於後者可以藉由加壓提高水的沸點,據日本相關實驗,溫度115-120度C能夠萃取出更多米飯的香甜物質,讓米更好吃,而IH電子鍋,只能達到全面加熱(例如Panasonic已經有5段以上的IH,電鍋側面底面上面全部加熱,讓熱度更均勻,不會有傳統電子鍋只靠底部加熱導致上層跟下層米口感不同的缺憾),但沒辦法提高溫度,口感上仍有些許差異。如果煮的頻率不高,可以不用花太多錢,買一般IH電子鍋,內鍋好一點的,價錢約七八千元(日本代購含運價,或者想辦法自己買進來),味道就有大幅提升了。但也是有人會認為,與其七八千元買台IH電子鍋,不如預算再擠一點,花個一萬左右購入壓力IH電子鍋。
focus wrote:如果煮的頻率不高,可以不用花太多錢,買一般IH電子鍋,內鍋好一點的,價錢約七八千元(日本代購含運價,或者想辦法自己買進來),味道就有大幅提升了。但也是有人會認為,與其七八千元買台IH電子鍋,不如預算再擠一點,花個一萬左右購入壓力IH電子鍋。 樓主貼的那台就是壓力IH啊,代購、亞馬遜直送都不用一萬
我是趁著周年慶購入虎牌 JKT-S18R 五層土鍋,用一般米煮起來也比電子鍋好太多!水稍微放少一點就能吃到粒粒分明口感,煮糙米也是很棒!目前已經煮過花蓮黑米、石虎糙米跟一般賣場白米,基本上水量的多寡決定米飯口感。因為是買台灣公司貨所以價格貴了不少,不過為了保固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