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淨水器選擇請益

我家也是買3M的,是買他們家比較高階的機種
uva1000紫外線淨水器
剛好也可以符合到你的預算
會買這台是因為它可以直接生飲
它這個是先過濾後 再用紫外線燈殺菌
除了有阻隔細菌 也有消滅的功能
所以才可以直接生飲
我們用了快半年了 感覺都還蠻不錯的
而且造型又漂亮
買淨水器很簡單,看 NFS 認證。
* NSF 42 是口感認證,主要是過濾氯。
* NSF 53 是過濾污染物,目前 NSF 有測試的項目共 140 種,能通過的過濾項目越多當然越好。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淨水器只說通過 NSF 53,但是並沒有列出通過哪些,或只是部分通過。
* NSF 55 是紫外線殺菌認證,唯有通過這個項目的淨水器才能生飲;而且紫外線是目前 NSF 唯一承認的家用淨水器殺菌技術。

還有要注意的是,唯有全機做 NSF 認證才能在機殼打上 NSF 標章,有些不肖廠商只是拿水管去做認證。

其次是看活性炭過濾孔徑(越小越好,表示可以過濾比較多污染物)、濾心可過濾水量,是否節能。
再來是看消費者口碑,東西好不好用,看使用心得是最直接的。管理雜誌、康健雜誌、讀者文摘每年都會做口碑調查。
推~~三菱淨水器
濾心是中空絲膜
濾心約一千八,一年大約換一次
便宜又好用
HOLA有賣~

SEAN720720 wrote:
大家好,小弟在01潛...(恕刪)

淨水器依地區選擇濾心較重要

SEAN720720 wrote:
大家好,小弟在01潛...(恕刪)

如果這些讓我選喔~~
我選3M產品~~因為他有cuno公司的技術...
有興趣看看NSF的網頁
其中『Home Water Treatment Devices』就有列出各種不同水處理技術

我個人是使用RO,當初為了裝淨水器也搜尋了一些網頁
選擇RO就是因為它乾淨,uv雖然能達到降低生菌數
但對於水中重金屬與有機物是沒有辦法的
(若有人提出什麼淨水協會梁忠良先生的文章,我查遍了NSF網頁,也沒有UV treatment 是『唯一』可生飲的處理技術的文章,梁先生身分又是某直銷公司的人,可信度大打折扣)
至於活性炭,可吸附有機物產生之異味,但仍然無法處理重金屬
更不要講PP了,只能過濾泥沙與大於1 micrometer(或5 micrometer)的異物
以下的仍然沒辦法
至於什麼『RO水太乾淨,導致心血管疾病與骨質酥鬆』的論調
完全沒有公共衛生方面論文支持此論點
更何況就算礦泉水的礦物質,多在1ppm以下
吃一塊豬肉就比喝2000cc礦泉水獲得的礦物質還多
真不知此論點從何而來?
(不要跟我說呂應鐘那篇文章,早就被人推翻了,
呂應鐘寫那篇文章不是嚴謹的做學問態度)

我裝RO系統,整套自沖洗,大概才花4000不到
濾材一年不到1000,網路上拍賣網站找就有
真的不需要花大錢買貴而無當的濾水器
(5 micrometer的PP,成本不到15,拍賣賣40-50,那種『知名』廠牌,幾乎一樣的東西,吹噓得天花亂墜,結果賣幾百元,實在是太誇張)

我不知道算不算擋人財路?

mechtec wrote:
有興趣看看NSF的網頁
其中『Home Water Treatment Devices』就有列出各種不同水處理技術

我個人是使用RO,當初為了裝淨水器也搜尋了一些網頁
選擇RO就是因為它乾淨,uv雖然能達到降低生菌數
但對於水中重金屬與有機物是沒有辦法的
(若有人提出什麼淨水協會梁忠良先生的文章,我查遍了NSF網頁,也沒有UV treatment 是『唯一』可生飲的處理技術的文章,梁先生身分又是某直銷公司的人,可信度大打折扣)
至於活性炭,可吸附有機物產生之異味,但仍然無法處理重金屬
更不要講PP了,只能過濾泥沙與大於1 micrometer(或5 micrometer)的異物
以下的仍然沒辦法
至於什麼『RO水太乾淨,導致心血管疾病與骨質酥鬆』的論調
完全沒有公共衛生方面論文支持此論點
更何況就算礦泉水的礦物質,多在1ppm以下
吃一塊豬肉就比喝2000cc礦泉水獲得的礦物質還多
真不知此論點從何而來?
(不要跟我說呂應鐘那篇文章,早就被人推翻了,
呂應鐘寫那篇文章不是嚴謹的做學問態度)

我裝RO系統,整套自沖洗,大概才花4000不到
濾材一年不到1000,網路上拍賣網站找就有
真的不需要花大錢買貴而無當的濾水器
(5 micrometer的PP,成本不到15,拍賣賣40-50,那種『知名』廠牌,幾乎一樣的東西,吹噓得天花亂墜,結果賣幾百元,實在是太誇張)

我不知道算不算擋人財路?

算!
因為你擋了直銷商的財路囉~
抱歉擋到 RO 廠商的財路了,關於 RO 的部分,請各位上網自己查詢相關資料吧。

mechtec wrote:
uv雖然能達到降低生菌數
但對於水中重金屬與有機物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現在大廠的技術主流是活性炭 + UV 雙重技術。

mechtec wrote:
(若有人提出什麼淨水協會梁忠良先生的文章,我查遍了NSF網頁,也沒有UV treatment 是『唯一』可生飲的處理技術的文章,梁先生身分又是某直銷公司的人,可信度大打折扣)


我不知道他是什麼直銷公司的人,只知道他是中華民國淨水協會的人,他說的話就有公信力。
如果你覺得有意見,就請他修改。


mechtec wrote:
吃一塊豬肉就比喝2000cc礦泉水獲得的礦物質還多

水中的礦物質是離子狀態,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生物利用率是關鍵。

mechtec wrote:
(5 micrometer的PP,成本不到15

現在大廠的活性炭規格至少也要 0.5 micrometer,當然過濾孔徑越小能過濾的污染物越多,這種東西是一分錢一分貨。
SPEEDNASA wrote:
我家也是裝安麗的淨水..不過最近發現一台淨水器很不錯呀!

就是東洋歐帝克TOYO TA-9000UV 紫外線能量淨水器
.(恕刪)


我本也很期待這款
不過看了一下內容物
且看了網路也有類似的一整組(少了紫外線)不到5k
決定再花個1.5k在原有的5道濾心後(其中一支為愛惠普可以跟3M的共用)
加個飛利普紫外線殺菌燈管達到生飲目的
(原本的濾心組就標榜可以生飲"不過...不放心呀!")


對於品牌淨水裝置我希望
1.可以定量控制出水
2.自動提醒更換濾心
3.方便更換濾心
4.外型及設計家電化(不使用時可以自動斷電或待機等)...
5.有較多的顯示資訊(讓你知道使用狀況"濾水量,濾心更換時間")
TA-9000UV我感覺只是多了一道紫外線殺菌燈的一般市售5~6道濾水裝置
那個價位 個人覺得c/p值不是那麼優(當然若跟安麗等相比是相對便宜啦!)
不過對於一般使用者或初次使用的也可以考慮!

我想現在一般小家庭每日飲用水應該不會超過2L才對(除非你煮菜都用..)
濾心多 更換相對麻煩(需去紀錄換濾心的時間)
若你家空間不是那麼寬敞的話,檯面下型更換會更較麻煩些
若紫外線燈常期開每次用水時最前面流出的水是溫熱的....
若濾心非一般市售規格..後續更換相對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maxwell_huang wrote:
抱歉擋到 RO 廠商...(恕刪)


我在另一討論串已經回覆了,我不是廠商,只是一般的user,但是是有背景知識的user

maxwell_huang wrote:
所以現在大廠的技術主流是活性炭 + UV 雙重技術。


給你一個NSF的search:http://ppt.cc/7cch
裡面一堆通過NSF58的淨水器,都是大廠做的
主流真的是活性炭+UV嗎?


maxwell_huang wrote:
我不知道他是什麼直銷公司的人,只知道他是中華民國淨水協會的人,他說的話就有公信力。


我不知所謂『淨水協會』是什麼組織,但是所謂的『協會』,設立標準可是寬鬆得很


maxwell_huang wrote:
水中的礦物質是離子狀態,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生物利用率是關鍵。


錯了!對於這個議題,『量』才是重要的


maxwell_huang wrote:
mechtec wrote:
(5 micrometer的PP,成本不到15...

現在大廠的活性炭規格至少也要 0.5 micrometer,當然過濾孔徑越小能過濾的污染物越多,這種東西是一分錢一分貨。


我說的是PP,不是活性炭
但是我同意孔徑愈小的filter價錢愈貴
不過之前因為我的國科會計畫,與PP廠商有接觸
(不說哪一家了,台灣的濾水器材做的不錯,不要『外國月亮比較圓』)
才了解濾水器材便宜到超乎我的想像
同樣市面上吹科技泡泡的濾水器,也貴得超乎我的想像。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