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早上, 在一切都依順著想像, 幫小朋友準備副食品時, 拿著它來煮寶寶粥, 心中琢磨著, 用無水鍋來煮粥, 水應該是不會乾吧! 又不需要顧火加水的, 肯定能燉得很軟爛, 又省了煮不爛, 還得用果汁機打爛的工, 簡直是一舉兩得啊~
但在餵完小朋友後, 清洗深鍋時, 發現這鍋怎麼會有鍋巴黏鍋的感覺, 怎麼洗, 就是洗不掉, 像起疙瘩般的顆粒狀, 分布在鍋底, 這種不沾鍋是不能刷的, 看來也就只能加水加熱, 看是否能將鍋巴軟化一途了, 但有趣的是這些疙瘩般的顆粒狀不只沒減少, 還越煮越多 (這到底是甚麼啊?)
腦中想著難道是腐蝕, 鈣還是氯, 不就是煮個粥, 是能過度酸鹼嗎? 何況鐵氟龍還是耐酸鹼的, 在一頭霧水下, 就用指甲摳了一粒看看, 哇! 竟然露出金屬了, 心想著難道是鐵氟龍過熱質變? 但煮粥沒道理能到275度啊! 我該不會把毒性物質, 餵到小朋友肚子了吧! 此時腦中浮過他娘的臉, 真是不寒而慄上心頭啊!
而在我這孩子的爹, 一面想著如何去除疙瘩準備接煮無水高麗菜時, 客廳傳來一陣哭鬧, 一歲半的小朋友, 食指指著無水鍋哭鬧著, 我看著加熱盤, 冒著冉冉水氣, 一個疑惑閃過, 這不是號稱有超安全的自動偵測無鍋預警嗎? (以下廣告2分25秒處)怎麼還能無鍋加熱, 且也沒聽到預警啊!
https://member.tatung.com/Content/event/easycooker/recognize.asp
(客倌們看了這廣告及網頁, 請問你認為的"自動偵測"無鍋"預警", 業者想傳達的功能意象到底是甚麼??)
一陣的沖脫泡蓋的混亂後, 心想著該不會是遇上了鍋王吧~ 兩案一併, 也只有遵照客服意見後送找維修親檢一途了, 一到展售據點, 店員翻著使用手冊的其中一節, 嚷嚷著: 手冊有寫無鍋過熱保護啊, 我們也夾了一張警示標語啊, 你都沒看使用手冊操作嗎?
我心想著: 這啥? 手冊? 警示標語?
店員解釋著: 鍋子只要拿走"加熱到機器極限"後, 蜂鳴器就會叫了
我琢磨著: 有人買電鍋是能先要求看使用手冊及警示標語再買嗎? 好歹你要放排外責任條款, 也得貼在紙箱外或明顯告知吧? 而不是開箱大驚喜吧! 這不是比寫小字, 還糟糕嗎? 還有他按power off, 還會繼續加熱耶......., 在我的強烈要求下, 店員還是同意後送了
一個周末過去了, 維修師傅來電了, 說明機器正常, 將退回展售中心,
我說: 為何算正常? 自動無鍋警示不動作啊!
師傅解釋著: 自動偵測無鍋預警, RD說明就是指無鍋"過熱保護", 只要無鍋加熱到機器的極限溫度, 機器就會叫, 你的機器會叫, 所以是好的
我: 那麼多久會叫? 我沒聽他叫過!
師傅說: 五分鐘後
我一陣傻眼: 等五分鐘, 我小孩都先叫了, 還聽得到你機器預警嗎?
我: 這功能應該是叫"過熱保護"吧~ 難道有鍋時溫度過熱, 機器就不叫嗎?
師傅說: 有鍋時, 加熱速度會比較慢不容易觸發, 因為鍋子同時會散熱
我: 那這功能跟鍋子在不在有關嗎? 無鍋時環境溫度低, 機器也不一定叫吧! 有鍋時環境只要散熱不良, 他還是會叫啊! 你們這不是在掛羊頭賣狗肉嗎? 重點是廣告及影片上指的是自動無鍋偵測預警啊! 這功能去哪了呢? 自動無鍋偵測預警不等於機器過熱警示吧!
手機自動偵測到壞電池下電, 跟把壞的電池充到過熱再警示, 難道一樣嗎? 偵測到無鍋時, 不就該同時禁止加熱嗎? 怎麼會把機器加至機器耐溫極限, 讓其去觸動警報呢? 然後附個說明, 說這是"無鍋"過熱警示呢?
師傅表示說: 你的鍋跟新鍋功能一致, 對大同維修來說, 並無問題可修, 你要的自動無鍋偵測預警功能, 我換個新鍋給你也是一樣沒有的, 我這是幫不上忙的 你一定要這功能, 可能要走業退流程處理了
我: 那不是只是把你們認為的奧客趕走, 重點是這功能沒實現的問題還不是存在啊!
師傅表示說: 那麼你也只能找客服反映看看了, 消費者聲音較大, 上面比較聽得到
我心想: 這是在搞罷免聯署嗎? 大同果真老企業, 門深似海的
打不過師傅這關, 也只好再找客服了, 又是一串巴拉巴拉的, 這客服人還不錯, 大體反映了問題上去, 我想找研發及產品企劃聊聊, 但他們怕生, 而結論大概是
1. 自動偵測無鍋預警指的就是無鍋過溫保護, 電子鍋也一直是這樣設計的, 也沒聽過有人認為電子鍋這樣設計不妥, 而會去觸碰到加熱盤的, 所以不會考慮去做相應修改
2. 傳統機械鍋才有無鍋不加熱功能, 這款是電子鍋, 中間的鍋具偵測彈簧, 只提供溫度偵測功能, 即便市面上有電子鍋有實現此功能, 但這功能不是必須功能, 本產品預設沒有
而我也反駁:
1. 電子鍋有蓋子啊! 使用情境是在廚房, 高處, 即便無內鍋加熱, 加熱盤亦不致於外露, 本身因機體包覆, 誤觸機會就小, 而本產品是把電子鍋的鍋體砍掉, 機構不同, 軟體卻都一樣, 這才是真實的問題吧!
2. 大同無水鍋, 使用情境為餐桌, 主打功能為鍋子可被拿開置換, 一旦拿開後, 加熱盤將直接外露, 且無任何方式可知道電熱盤的溫度, (個人是直接放濕抹布來看電熱盤是否被加熱)具一定的危險性, 不知此產品安規是如何取得的? 我不認為大同是不知安全使用的重要性或誤植DM與廣告功能, 應該是掉function的成分居多
3. 本機採用觸控面板, 但並無安全鎖或長壓鍵設計, 基本上, 小朋友的手只要由左至右畫過, 機器便會自行啟動並進行加熱, 大同應該對餐桌上的圍爐情境, 採取不同於廚房產品的安全保障策略, 而不是一體適用, 硬說過熱保護就是自動無鍋偵測預警功能, 一切過錯推給了廣宣人員的中文理解能力不佳了
4. 這是軟體更新, 就可處理的
而客服表示會幫忙再傳達反映給產品設計單位, 不久後, 大同展售中心, 就來電告知鍋子已返回展售點了, 可取回了, 當然, 判定結果當然就是"此商品無故障"了! 而鍋子起泡問題, 大同願意更換新的深鍋, 原因是倉儲儲藏不佳濕氣所致(哪個鍋子不濕啊!), 至於烤鍋呢? 本來說好要一起換新製程的, 但店員表示有起泡再送修吧! 公司會再判定是否為製程問題, 才會進行新品更換
大體來說, 這無水鍋是個工業設計先軍思考的產品, 近來, 大同鍋類都有以工業設計先決的趨勢, 雖上得了廳堂, 然美中不足的是, 安全係數與品質, 並沒一起上來, 其應該因使用環境改變而進行適地修改與思考, 然安全設計的重要性, 顯然是不如工業設計來得被重視, 進而接近無視, 這種工業設計勝過安全設計與品質的結果, 對產品設計與公司發展來說, 並不是好事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