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地很想在這次文章裡放上一張偽電玩選單畫面的自製梗圖來當封面...XD

▎前言 ▎
初見官網 Panasonic MC-KC1W 的優雅照片時,我必須坦承自己是瞬間被那近乎全白的機身給迷了魂,反而意外地對體驗活動的另一款新品 (MC-SB53K) 感到興趣缺缺,我想應該是因為這充滿仙氣的逸品,實在是太適合被放在我家客廳那塊相當珍貴的角落吧!

但為何像我這種酸臭宅中年大叔還要跟人家搶家電的體驗名額?
(正所謂人不可貌像...XD)
其實就是因為家裡大多是由我與掃地機器人 (8歲多) 來共同肩負所有地板清潔任務,而人工清潔的勞動活都是透過已使用三年多的手持式吸塵器來完成。(屁孩在玩的那台已退役)

其實我當初在寫出以下許願文時真的是有些百感交集,因為對我來說手持式吸塵器的定位就是一個「想用即用」+「清潔輔助」的工具。它可以不必超級無敵,但至少要能在短時間來協助潔癖人 (在下我本人) 排除莫名的清潔焦慮,但自從現役機種開始出現邊吸邊吐的不良習性後,就讓我不得不思索著尋求其他解決方案來補上這個缺口。

因此在滿懷感激之情的此時,也想藉此向全世界大聲呼喊:
「感謝 Panasonic 賜予有清潔執念的我,這款可隨伺在候的多樣化智能清潔新利器!
」▎產品造型 ▎
咱們就先按照傳統來透過幾張照片做個正式開箱吧!
(本人對 "機白" 這玩意兒實在是毫無抵抗力 XDDD)
- 產品包裝

- 配件全覽

- 集塵底座

- 合體模樣

- 夢幻角落

- 配件在旁

重量一覽:
- 主機本體

- 輕盈手柄

- 地板吸頭

- 除蟎吸頭

- 縫隙吸頭

- 充電集塵座

- 總重量

初次看到 Panasonic 官網所介紹的 "0.85kg 輕巧機身" 時其實已頗感不可思議,而在自己真正第一次拿起 MC-KC1W 的主機本體時,更對於能把吸塵器心臟設計地如此精巧的這項工藝,感到相當地 user-friendly 吶!!!


擁有三種運作模式 (持久/自動/強勁) 的馬達運轉實況:
正式完成世代交替,對照後可明顯地感受到 Panasonic MC-KC1W 優雅身軀的輕巧!


接下來則是在這回體驗中最令我期待的「地板用吸頭」(名稱引用於使用說明書),也透過以下下正反面的照片來讓各位欣賞這刷頭的純白之美!
電動軟絨吸頭的毛刷本身材質,是有點類似浴巾的毛茸茸感受,摸起來頗為舒服但也稍感不捨,因為接下來就要把它弄得髒兮兮了... 按住側邊卡扣紐網上輕輕一提,即可將毛刷從刷頭本體輕鬆地取出,讓使用者可以更為方便的方式來剪除毛刷上糾纏不清的髮絲,或是直接以清水來洗淨毛刷唷。

P.S 可水洗的部分是「僅限灰黑色的毛刷」,千萬別把上圖的整組都拿去沖洗喔!
說好了要更換已服役長達8年之久但至今仍不願壞掉的掃地機器人,結果從去年底看到現在卻還一直遲遲下不了手,實在是被自己的念舊病弄到有點無言。不過坦白說,之所以會猶豫不決的原因,主要就是覺得這類一體式 (集塵/沖洗/充電) 基座的身形,竟都被設計成詭異到難以置信的龐然大物,想要找出一個不佔動線又隱藏得宜的角落,實在是件相當惱人之事!
而座落在我家絕佳角落的 Panasonic MC-KC1W,可以是與白牆融為一體的低調,也可以是我家客廳的另類裝飾。而掃地機器人的角色定位則是居家清潔版的鋼鐵人,從客廳櫃下出動的那刻起就是家中落塵的末日倒數,這正是我們家行之有年的雙重滅塵絕招!

然而,到底是哪個天才想出這招 (根本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讓這種無線手持式吸塵器竟然也能擁有時下最為人稱道的多樣化底座的加持?!將吸塵器放回 One Box 底座時就能幫居家清潔神器 MC-KC1W 自動充電回血,勇者們更可以使用「自動集塵」的技能來讓討人厭的垃圾不沾手、不落地就被妥妥收服,這根本就是超級貼心啊!

除了基本的地面清潔之外,Panasonic MC-KC1W 還可搭配另外一款名為「電動除蟎」的吸頭,讓潛伏在家中床墊、棉被或沙發上的塵蟎無所遁形!(材質有點像塑膠掃把頭那樣)

看似普通但用過之後卻能讓我用 "超神奇+人性化" 來形容的「2-in-1 縫隙吸頭」。
- 毛刷樣式

- 細管樣式

來張其實是讓我拍到冷汗直流的各式擺放情境的全機示意圖!(詳情請見後方段落說明)

▎功能特色 ▎
※ 特色1: 只有 0.85kg 的輕巧機身!

透過下方實際操作的影片,來體會「地板用吸頭的360°全方位靈活轉向」
搖身一變就能立即轉職為蟎滅之刃的電動除蟎吸頭,建議把輕盈手柄卸下後會更得心應手!

電動除蟎吸頭不如地板用吸頭的360度全方位,但也提供兩段式轉動來供使用。
要單獨以主機搭配 2-in-1 多樣化刷頭來當個帥氣清掃夫也是很可以的事~

終於不必在踩上椅凳後,一邊清掃一邊埋怨自己的身高,雖然這握姿其實撐不久... XD

但只要習得正確握持技巧,你就能獲得居家滅汙騎士的帥氣名號!(當然是我自己取的XDD)

輕巧固然美好,但當你想把 Panasonic MC-KC1W 暫放在家中某處,請記得一定要留意置放處的材質!這也是在稍早即到的,光是拍張吸塵器全身照就讓自己嚇出一身冷汗的原因。
如以下影片為例,在我站上椅凳準備要幫吸塵器拍攝俯視圖時,霎那間它就突然自己往前奔跑,所幸自己的反應快了那麼一咪咪,不然這警世片段就變成首摔實錄了...XD
【個人評語】除塵隨心所欲,Panasonic MC-KC1W can do!
※ 特色2&3: 內含「三層複合抗菌集塵袋」的「自動集塵 One Box 底座」
顧名思義,自動集塵的最佳闡述就是 讓吸塵後的清理變成一件幾乎像是不曾存在的事。透過自動收集與壓縮垃圾到集塵袋中,大幅減少使用者直接接觸塵垢的次數,並且有效隔絕塵垢和細菌,進而讓居家環境更為衛生、簡單與人性化,少了擾人於無形的塵埃,對於容易過敏的人可說是相當重要!身為經常處於緊張與忙碌的現代人們,能夠擁有此等居家清潔利器,可說是既紓壓又解放的一項福音。
充電集塵座 One Box 的運作實況:
透過底座左上方的兩階段指示燈,即可得知集塵袋是否被已被養肥而該處理了?或是瞭解充電座有無出現任何異常。

在每次用完吸塵器並放回充電座時,除了能將主機整齊且妥善地收納起來,同時也會立即充電回血,並且自動清除主機內集塵盒的垃圾與灰塵,把這些髒東西壓縮到抗菌集塵袋裡,讓每次使用時都能電力滿滿且維持乾淨。而可以自動打包集塵袋的貼心設計更是讓人們完全不必親自動手清理灰塵,真的是極具功效又超級省事的奇妙感受。
充電時指示燈為長亮的藍色,在滿電後即會自動停止充電與熄滅燈號。

據官方的估計,這個擁有2L容量的集塵袋在正常使用下,大概每60天更換一次即可,不過我想這個時間應該是因人而異,畢竟這也與清掃頻率的多寡有所關連。

【個人評語】兼具清潔、收納、充電三大功用的一機多工 One Box 底座,真的可說是 Panasonic MC-KC1W 的最佳神隊友!
※ 特色4: 多樣化吸頭
隨機附帶的多樣化吸頭能適應各種清潔場景,如縫隙、軟管等,確保每個角落都能被徹底清潔,提升居家清潔的全面性與效率。
讓我先透過以下兩段影片來讓大家瞭解這兩款電動吸頭的運轉實況~
地板吸頭的兩段式運轉:
除蟎吸頭的運轉:
以我家室內 (含客聽、廚房、浴室與前後陽台) 為例,就存在著多種地面材質 (防刮地板、防滑磁磚等)。軟絨毛刷吸頭在面對地毯時可以深層清潔內部纖維,而在馳騁於木質/塑膠材質的地板時,依我個人想法來看,應該也是能減少劃傷地板的機率。
一般手持吸塵器在清理巨量且偏長的毛髮時,多多少少都是會遇到毛髮纏繞吸頭的問題,而因為 Panasonic MC-KC1W 的地板用吸頭是可拆卸清理的,因此只要拿根筷子 (個人不建議用剪刀) 往纏繞處戳個幾下,便可輕易地將這些討人厭的毛髮給退進垃圾桶裡。

相比地板用吸頭,電動除蟎吸頭在我家使用機率應該是偏少的。如下圖所示,我家太座在幾年前便已添購一款專門用來去除棉被/床單/毛毯的除螨機,每年實際使用的次數真的是一隻手都算不完,我猜她大概就是想逐漸淡化這項工作的存在感,然後等到哪一天被我想起時,就變成是我接手處理吧...?XD
Panasonic MC-KC1W 電動除螨吸頭在身形、尺寸上可說是相當具有優勢!

至於那「被我誤以為很不起眼」但實際上卻是「相當有趣的 2-in1 縫隙吸頭」,容我在此二度賣個關子,並在稍後【使用情境】的篇幅裡來與各位正式亮相。

2-in1 縫隙吸頭的吸口與一枚新臺幣十元硬幣差不多寬,身高的話則是確定30cm以內。

【個人評語】搭配多樣化利器 Panasonic MC-KC1W 就是名正言順的最佳打掃幫手。
※ 特色5: 微塵感知 Clean Sensor
透過感應器來即時檢測與調整吸力,針對不同的污垢程度提供適當的吸力,正是 Panasonic MC-KC1W 微塵感知 Clean Sensor 的主要技能。這不僅可以是一種節能的概念,同時也能保護地板不被過度磨損,使得居家保潔更趨智能導向。

當清掃時遇到較髒的地方,Panasonic MC-KC1W 就會自動調節吸力來加強清潔,更方便的是,使用者只需觀看機身上的燈號顯示便可立即知曉清掃狀態。清掃過程可避免留下未吸取的灰塵 (有灰塵亮紅燈、已乾淨則滅燈),不必浪費時間去重複清潔早已乾淨的區塊,讓吸塵這項工作被執行地更有效率。
像是我在清理沙發或櫃子下方的區域時,可以明顯受到吸塵器因特定區域的灰塵較多,而自動增強吸力來應對,在乾淨區域也會自動降低吸力,達成清潔效率與節能共存的理念。

實測下來,想把整根 Panasonic MC-KC1W 塞入8.5cm高的櫃底都還算輕鬆寫意~

【個人評語】Panasonic MC-KC1W 絕不吝於告訴你到底哪裡才是真正該打掃的地方!
※ 特色6: 多重過濾系統
搭載「 多重過濾系統」的 Panasonic MC-KC1W,擁有過濾 0.3µm 的細小微塵的強大能力,舉凡如皮屑、粉塵和塵蟎皆能輕鬆收服,讓家中諸多難以肉眼察覺的髒污無所遁形。

這款吸塵器搭載的高效過濾系統能夠捕捉極細微的塵埃和過敏原,來為家裡創造一個更健康的居住環境,特別是對於呼吸道較易產生過敏狀況的家庭成員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

主機集塵盒的入塵口,是透過一個只進不出+矽膠材質的軟墊來當作門蓋。不過若是沒有出現任何卡住入口的狀況,一般來說也是不太會有機會需要像我這樣用手指直接戳進去... XD

【個人評語】所謂的優質吸塵,就是在無形之間把那些無形之物給瞬間收服!
本章功能特色之內容皆曾引用或參考自Panasonic的〔官方規格〕,在此也提供說明書裡的故障排除步驟來供大家做個參考。

▎使用情境 ▎
或許是從小被被養成的習慣,雖然目前並沒有跟自己的爸媽住在一起,但內建在腦裡已超過40年之久的隨手清潔習慣,也是我跟同居的太座與女鵝倆較常產生衝突的話題,因為會出現在各處的毛髮幾乎都不是來自我惜命命的頂上三千髮絲啊!!!

所以當第一時間看到本活動的體驗主題時,「有毛髮清潔困擾」這項就是我立馬填單的主要訴求,因為我真心想讓這隨想即掃的習慣繼續發揚光大,並且輕鬆愜意地去消滅各種毛髮碎屑等傷眼之物,期盼在家中也能經營屬於自己的質感生活型態。
有誰可以告訴我為何頭髮會出現在天花板附近的牆壁上...?!


最基本但也最常忽略的的窗溝清潔,對於身形輕盈的 Panasonic MC-KC1W 來說絲毫不成問題,哪怕是在我家浴室上方緊鄰天花板的窗戶,也完全毋須擔心在清掃過程會卡來卡去的。撰文期間也剛好遇到姪女來訪,晉身為堂姊的我家女鵝在倒出玩具時也順便倒出了幾陀陳年髮絲,此時就是 Panasonic MC-KC1W 發揮身價的絕佳時刻,不出三秒便搞定一切。

因為家中廚房出入處有一個較高的門檻,導致每天都會被奴役的掃地機器人其實是不會進來這邊工作的。有了輕巧機身的 Panasonic MC-KC1W 隱藏在某角落的加持,對於一看到汙漬、碎屑或毛髮的我來說,便能讓隨手清潔的這項技能持續茁壯,以確保自己保持愉悅。

(但是千萬要留意一下擺放處是否足夠穩固來讓吸塵器依靠唷!!!)
雖然浴室不算是我家經常清潔的地方,但在以往偶爾想做個打掃時,總會因為吸塵器過長的手柄而讓動作顯得超級捉襟見軸。但從今以後這困擾便不復存在,因為我只要把 Panasonic MC-KC1W 主配置的輕巧握把暫時卸下,透過主機上的按鍵也能直接進行掃除工作!

坐在馬桶上輕輕鬆鬆就把牆角邊的毛髮碎屑一次收服!
因為地板顏色本來就顯髒,在清掃後我也透過手指來檢視殘留汙屑,結果算是非常滿意!

還記得我剛剛用 "超神奇+人性化" 來形容的「2-in-1 縫隙吸頭」嗎?雖然這是三組吸頭裡唯一非電動的款式,但藉由機構上的卡榫調節,就能在使用過程因應不同的需求。以下方的落地窗溝來說,雖然刷毛樣式在集中灰塵方面具備顯著優勢,但有可能礙於體積之故而無法深入死角,而細管樣式則可藉機施展獨特技能。就像我在清掃過程刻意不去固定這個卡榫,當需要切換不同環境時便能立即套用兩款吸頭的技能,讓傳統吸頭也能擁有自適應的能力!
我覺得用「半自動」來形容這個 2-in-1 縫隙刷頭是再貼切不過了!

實在是很難想像下圖左是我們家的每日必有的產物,我也藉此請太座支援了她放在後陽台烘衣機旁的「蒐藏」(到底是為什麼會收集這玩意兒啦!!!),透過實際影片來讓體會這兩款吸頭各自擅長的收妖能耐。

地板用吸頭收服每日毛髮實錄:
2-in1 縫隙吸頭大戰棉絮實錄:
Panasonic MC-KC1W 的多樣配置除了能輕易地滿足我那想掃就掃的偏執需求,不讓冷氣機的出風口處因為累績過多落塵而在啟動時就往人臉吹去而增加過敏原,更讓我感到貼心的是終於不必再老是拿起椅凳來墊高自己去進行清潔,上上下下挪來移去的除了會人不斷累積悶怒值之外,更可能因為一個不小心踩空而搞得人仰馬翻。

雖然空調的主要清潔重點是濾網,但這張示意圖也絕非只想秀秀肌肉已,我真心感到方便!

關於喜歡在生活裡添增些許讓自己感到幸福的那點小事...
其實我們全家人都是非常慶幸前陽台往外望去就是一片四季皆綠的樹景,但也還是想透過些許盆栽來色彩更顯活潑。然而在享受質感生活的同時,不免還是得面對所謂的現實,也就是落葉與花瓣的清理。

不想面對的發懶一陣子之後就是會變成這副模樣,說好的愜意陽台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因此,我也想藉次機會來讓 Panasonic MC-KC1W 做個嚴酷測試,透過縫隙吸頭來瞭解這款產品面臨這種艱困挑戰時的清掃能力。原因無它,家裡大多地方目前都是以掃地機器人佐手持吸塵器在維持清潔狀態,但在這個地方我就只能完全倚賴手持吸塵器的幫忙!能否順利通過這項考驗,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P.S 透過肉眼觀察在本殘酷測驗中有將近四成的落葉體積都比縫隙吸頭要來得大一些。
首先以〔持久模式+毛刷吸頭〕來與角落那陀混雜物直接對決!(似乎還有個不明白色物體?)
結果沒想到似乎完全低估了惡魔垃圾的團結能力,首戰就先敗下陣來...

再來試試改派〔持久模式+縫隙吸頭〕來上場迎敵!嘗試先逐一收服較為分散的小嘍嘍們,看似有望將這惡魔軍團給一網打盡,但無奈最終仍殺出程咬金,幾片一看就比吸頭大的落葉直接封住了神聖力量。

即便是將技能切換為〔強勁模式+縫隙吸頭〕直接往右邊椅凳下的終極大魔王去挑釁,想當然爾便立馬吃鱉,如下圖所示,縫隙吸頭整個被塞爆到失去戰鬥能力...


就在自己備感失落與不敢置信的當時,苦思著該如何與世人交代這場測驗的結果,甚至還一度想說是不是我莫名其妙地挖了個坑洞給 Panasonic 跳?然而這一切的複雜思緒就在停止攝影的幾秒前,讓我瞄到離戰場有點遠的落葉軍團突然出現不明飛竄的舉動?進而讓整場終極對決浮現一道勝利曙光!!!
還記得我在文章上面曾向各位 demo 過的馬達運轉實況影片嗎?(←跳轉這裡)
真。沒。想。到。原來這股往外吹出的強勁氣流原來是從天而降的神祕技能!

三度敗陣後再次上場對決惡魔軍團,但這回我們的策略反而是偏向保守的「轉守為攻」。只要先讓 Panasonic MC-KC1W 主機上的出風口朝向落葉吹去,不管是持久還強勁模式都能非常有效地瞬間瓦解落葉的抱團防守模式。如上圖所示,當看到這些被強風拆解掉的落葉們分開來後,轉正吸頭立即往這些惱人的落葉們吸過去,不出幾秒竟然瞬間完成收服整個惡魔軍團,並且以獲得最終勝利的姿態來完成本次相當殘酷的終極挑戰!
相當戲劇化的一場對決,也把所有被 Panasonic MC-KC1W 吸進去的垃圾們倒出來瞧瞧~

感謝 Panasonic MC-KC1W 還我一個愜意兼具質感的生活享受之處~


如果你問我 Panasonic MC-KC1W 是否也適合當作車內清潔的工具?
答案當然是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否有機會讓電動除螨吸頭也派上用場,就得看看您的愛車座椅是屬於布質還是皮椅囉?剛好其中一台愛駒的座椅是不織布材質,所以我只會把電動除螨吸頭帶到那台車上使用,至於另台配備皮椅的愛駒就只會使用二合一吸頭來清潔腳踏墊與車室內的縫隙。

(當然如果您的愛車大到有平坦區域可走,那我想地板用吸頭應該也可以派上用場吧?)
在炎炎夏日做完清潔勞動後已是汗如雨下,就別再讓收塵這件事搞得人仰馬翻了吧!
確認雜塵、碎石都已被收服後,接下來就交給One Box底座來將它們永久封印起來。
按這裡檢視網頁不過這裡我也得實話實說,就是當您有將 Panasonic MC-KC1W 攜出使用的需求 (ex: 清潔車室) 或情境 (ex: 打掃倉庫) 時,電力續航有可能會是一個小小的隱憂。就以我過去半個月來在家中各處的清潔經驗,其實不太可能會碰上吸到電力耗盡的窘境,畢竟我就是那種只要一看到碎屑、灰塵就拎杯每送的個性,所以隨手清理這件事根本就不佔多少電力&時間。

不過如果您的訴求是久久才清理一次,外加有機會帶著它出門服役的話,建議您可以參考上述官方說明書裡的連續使用時間參考數據。
也許將來有機會在新一代的吸塵器主機放上一個 USB Type-C 的充電孔?
我想應該是沒有人不想讓完美之餘更趨完美吧?

▎體驗感想 ▎
在過去半個月與 Panasonic MC-KC1W 為常保室內潔淨一起奮鬥的我,對於其所帶來的「真.方便」是我最最最有感的一項體驗,也完全消除原先自己對手持吸塵器逐漸喪失信心的不佳觀感。對我來說,Panasonic MC-KC1W 絕對是一款能滿足我需求的優質產品!
寫在即將結尾的此時,也想發揮點巧思來與大家拋個磚、引個玉?
雖然在本文的開箱照片中已提供了一張目前的主機、底座與配件的擺放模樣,一切看似美好但實際上還是想

- 配件刷頭座1

- 配件刷頭座2

- 合體模樣

因此也基於這個概念佐不專業的土炮手法,來打造我想許願的貪心期望!

Ladies and gentleman, introducing Panasonic MC-KC1W One Box v2.0 (沒有這東西) !!

個人真心建議主辦單位可以考慮上述想法,畢竟對於使用者來說也不失為一項好設計。因為就以我目前的使用經驗來說,如果我當下只有使用縫隙吸頭或除螨吸頭的話,也只能把輕盈手柄與地板用吸頭暫放如下圖樣。

而就目前 Panasonic MC-KC1W 的自動充電/集塵 One Box 底座的設計,一旦將吸塵主機置放回底座時,就一定會很貼心地立即幫主機充電外加自動集塵三回合。我相信官方這個設計勢必是想讓使用者們能夠在每次進行清潔時都不必有所謂的後顧之憂 (電不夠 or 塵盒滿),但我也想另類思考一下,如果在 One Box 充電集塵底座上加個電源鍵,由使用者們來決定底座的通電與否,是否也可以是個值得討論的小更新呢?(試想當夜深人靜放回底座時....XD)

雖然我家室內區域有95%的地方是不會放上任何地毯的,但我也在這段體驗期間嘗試把 Panasonic MC-KC1W 使用在浴室與廚房的地墊來做清潔。如下圖所示,我發現如果是把地板用吸頭直接先放在棉質地墊上的話 (左圖),吸頭的移動流暢度雖不若一般地板但尚能如期前後推動,然而如果是要從光滑地板一路駛向棉質地墊的話,似乎會有種被阻礙的遲滯感?至於在我家廚房的長形橡膠地墊 (右圖),不管是否先將吸塵器放置於上,都會有點難以向前推動的問題,所以我只能以吸塵器跟著我身體一起往後退的姿態來清理這地墊上的髒垢。

個人推估或許這現象是跟這個地墊本身就具備止滑特性有關,因此我並不認為是有所謂的瑕疵問題,頂多只是在清掃過程中稍感不順而已。

在這兩周的使用過程也遇過一次有趣的現象,就是當我第一次搶先使用後準備把集塵盒卸下拍攝照片時 (也已透過底座自動集塵),發現到一不明條狀物卡在集塵盒裡的防呆軟膠蓋上,手動取出後發現竟然是條冬粉?XD 不過坦白說因為物體本身的尺寸真的過大,這確實也不能過份糾結 Panasonic MC-KC1W 吸力層面的能耐,倒是又讓我想好好地跟母女倆認真溝通一下保持環境清潔的共識,呵呵... (倒底為何生冬粉絲會出現在客廳某處?!)

與其要用文謅謅的感想來作為有點八股的結尾,這次我想試試寫點有別以往的文末分享。
Panasonic MC-KC1W 自動集塵 One Box 無線吸塵器 可以讓您擁有...
- 像是牽著有點興奮想往前跑去的狗兒,邊拉著你走又邊清潔。
- 一位外觀優雅、身形輕盈但卻可幫你處理所有骯髒活的摯友。
- 在廁所卸除糞金之餘還可以同步清理眼前角落的超阿雜之物。
- 矮油把拔窗溝有昆蟲屍體!! 沒關係讓擁有神器的父親來處理。
- 哇塞你們家的吸塵器好漂釀喔,真有眼光你說得一點都沒錯。

Panasonic 的家電產品,始終都一如往常地都深得我心!
﹉
全文完
本文亦同步刊登於個人網誌:屎單粒的滴哀歪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