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 A9N 手持吸塵器。
即便掃地機器人的功能已經進步到相當令人驚嘆的程度,但家中仍然有很多角落是需要自己動手清掃的,所以一台好用的吸塵器,仍然是要把環境打掃乾淨的必備神器。而隨著馬達技術、吸塵結構、配件設計的進步,小巧的手持式吸塵器因為使用上的便利性,也成為目前市面上吸塵器產品的大宗選擇。

手持式吸塵器方便的使用彈性,目前已經取代了傳統吸塵器在家中的角色。
不過即便將產品類別縮小至手持式吸塵器,市面上各個廠商推出的款式也相當多,即便是同一廠牌推出的產品,也讓人眼花撩亂,光是同一個產品型號,就可能會有接近十款的衍生型號,在這其中要怎麼選擇一台適合自己家裡選擇的款式,著實令人頭疼,而這次陳拔就以多年來使用/測試手持式吸塵器的經驗,來建議大家幾個挑選的面向,來看看手持式吸塵器該怎麼挑選。

光是 LG A9 系列就有這麼多衍生型號,要怎麼挑選真的令人頭大。
預算考量

即便鎖定高階機種,各廠牌間的價格落差也很大。
買東西第一個當然就是預算考量,畢竟以高階手持式吸塵器來說,從一萬元以下以下的到三萬多機種都有,不過目前在馬達技術進步下,各家的吸力差異其實並不大,主要是在細部功能設計、搭配的吸頭款式、電池性能有所不同,另外之後的擴充吸頭、電池換購,甚至是長久使用下來的耐久性,也是需要考慮的重點,在這邊陳拔的經驗真的覺得是一分錢一分貨,一開始陳拔也是買差不多 3 至 4 千元等級的吸塵器,沒想到用沒多久就出現馬達過熱、電池續航力降低等問題,後來牙一咬直接買高階品牌機種,不管是性能表現或是機體穩定度都是不同一個等級水準,從此就回不去了。

以機體運作穩定度、配件選擇性以及電池壽命來說,大廠牌所推出的高階機種仍然佔有一定優勢。
界定家中的打掃類型

如果家中有地毯放置的話,吸塵器所配置的吸頭就要有相對應的款式。
接下來就是要界定家中的打掃型態,包括家中的地板類型、擺設等等,地板類型是選擇主刷的依據,如果是拋光石英磚、超耐磨地板等硬質地板,就不用顧慮太多,如果是有大面積的地毯,就要有相對的地毯應對刷頭。另外像是如果需要打掃家中的縫隙角落、或是衣櫃/書櫃的高處,也要有相對應的延伸管/吸頭配置,才有辦法利用吸塵器好好打掃。

利用可旋轉角度的多角度軟毛吸頭搭配延伸管,可以清掃平常較難清潔的衣櫃頂端。

或是透過可彎曲吸頭深入縫隙來清掃死角。
是否需要拖地功能

很多人還是習慣要把地板擦/拖過後才算乾淨,現在手持式吸塵器搭配濕拖吸頭也一樣可以不費力的拖地板。
另外很多人都覺得除了吸塵外,還要再用沾水的抹布/拖把,把地板擦/拖過一次後才算乾淨,不過現在市面上也有手持吸塵器具有濕拖的功能,透過內建水箱、旋轉抹布的設計,利用吸塵器馬達進行驅動,比起自己用拖把、抹布擦拭真的省力很多,如果真的很想要用擦的清潔地板,是否有濕拖設計也是很值得考慮的。

濕拖吸頭透過吸塵器電力驅動抹布旋轉擦地,比起用手擦真的輕鬆太多了。
打掃的面積大小/時間長短

若是家中需要打掃的面積較大,就需要考慮續航時間較長的機種或是可換電池的設計。
至於在打掃坪數部分,則是會用來決定電池續航力的因素,以陳拔的打掃經驗來說,以一般 30 坪左右的房屋,扣除傢俱等佔用的地板面積,打掃坪數大約為 17-20 坪左右,大約需要 10 至 15 分鐘左右的運作時間才能打掃完畢,以目前市面上機種的單顆電池續航力來說是足夠的,但若是要持續打掃家中其他角落,就需要重新充電或是降低吸力設定才能繼續清潔,或是採用可更換電池的機種,就不用等待充電的時間。

如果是採用可更換電池的設計,在一顆電池沒電時就可以立刻更換另一顆有電的電池持續打掃作業,不會因為等待吸塵器充電而停止打掃工作。
家中的成員組成

若家裡有容易掉毛的寵物,毛髮吸頭就是必要的配件之一。
而家中的成員組成也會影響家中的打掃類型,尤其是毛髮的清潔部分,若是家中有容易掉髮的成員,或是容易掉毛的寵物,就要針對毛髮這點加以考慮。目前大多數的吸塵器主刷設計是以毛刷與橡膠刷組成,若是清潔毛髮的話,就容易纏結在刷頭滾輪上,這時若是採用可以應對毛髮纏結的刷頭設計,就可以避免很多事後清理的困擾。

毛髮吸頭的特殊設計能夠讓毛髮不纏結在吸頭上。
防蟎功能的特殊需求

如果家中有過敏成員,就要針對床墊、棉被、抱枕等,就要考慮具有除蟎設計的機種,像是吸頭、過濾設計等等,具有電動拍打/滾動這類設計的除蟎吸頭,比起單純依靠吸力進行除蟎的設計,在進行吸除塵蟎這類工作時相對具有效率。另外因為進行除蟎工作時,都會以最高吸力設定進行工作,電池使用時間相對短暫,以陳拔的經驗, 要清潔一套小朋友的寢具(包括枕頭、床墊、被子),大約需要 3 分鐘左右的使用時間,所以兩大兩小的家庭成員配置來說,大約就需要在最大吸力設定下、 12 至 15 分鐘左右的電池續航力,以目前市面上的機種來說,基本上都需要透過重新充電/更換電池才能達成,若是對這部分有特別要求,就要更注意電池續航力的設計。

透過可以自動拍打的電動除蟎吸頭,更夠更有效的吸去寢具、布料上的塵蟎與髒污。

但相對的使用電動除蟎吸頭,也需要較長的電池續航力設定。
機體設計與重量

雖說目前市面上手持吸塵器的重量都比以前要輕很多,但在接上主要配件後,整體仍有接近 1.5 公斤至 2 公斤不等的重量,尤其是搭配延伸管、清潔天花板時M長久用下來對手腕仍然是不小的負擔。所以機體的人體工學配置就很重要,包括手把的形狀、按鍵的配置等等,尤其是重量占比最大的馬達與電池位置,更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清潔高處時,吸塵器的重量真的會讓人相當有感啊。
一般來說馬達跟電池的配置位置離支撐點的手腕越近越好,減少較長力臂所增加的負擔,至於重心設計在手腕上方或是下方,則是要看打掃類型而定,若是經常打掃地板的,因為還有地板吸頭與延伸管的輔助支撐,重心落在手腕下方會是比較合適的配置,但若是懸空使用,電池在下方的配置反而為因為無法透過手臂輔助支撐而造成較大的負擔。

吸塵器的重心配置會依照不同的打掃情境而對手部造成不同的負擔,而握把設計是否搭配手形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手持吸塵器挑選實戰!
不過上面講了那麼多,可能還是會讓大家有點霧裡看花,那倒不如來進行挑選實戰吧,因為考量到同一機型的緣故,這次陳拔借了同一款式中,衍生產品相當多的 LG A9 系列,從最高階的 A9T、實用完整配件的 A9K 到入門的 A9N 進行比較,來看看實際上到底要怎麼挑選!
首先來看這四款機種的基本規格比較表
機種 | A9N-MAX1 | A9N-SMOP2X | A9K-ULTRA3 | A9T-ULTRA |
建議售價 | 21900 | 26900 | 32900 | 38900 |
重量 (加裝地板吸頭後) |
2.55kg | 2.55kg | 2.55kg | 2.55kg |
集塵筒容量 | 0.4L | 0.4L | 0.44L | 0.44L |
吸力(超強) | 160AW | 160AW | 200AW | 200AW |
電池使用時間 (標準) |
50分鐘 | 50分鐘 | 60分鐘 | 60分鐘 |
電池使用時間 (強) |
11分鐘 | 11分鐘 | 15分鐘 | 15分鐘 |
電池使用時間 (超強) |
6分鐘 | 6分鐘 | 7分鐘 | 7分鐘 |
充電時間 | 4小時 | 4小時 | 4小時 | 4小時 |
標配電池 | 2顆 | 2顆 | 2顆 | 2顆 |
第二顆電池充電 | 底座 | 底座 | 底座 | 底座 |
可以看到在最強吸力部分 A9K 與 A9T 由於採用更高等級的馬達,吸力跟續航時間更往上提升,但是 A9N 的 160AW 吸力設計對於一般打掃也相當足夠使用了。另外在續航力部分,A9K 與 A9T 比起 A9N 相對較長,對打掃大範圍的空間來說會更免於電力不足的困擾。
在機體設計以及配件部分,即便是同一系列也有差異,這部分還是直接看比較表格吧:
機種 | A9N-MAX1 | A9N-SMOP2X | A9K-ULTRA3 | A9T-ULTRA |
建議售價 | 21900 | 26900 | 32900 | 38900 |
電池指示燈 | 無 | 無 | 三段式 | 三段式 |
輕壓集塵排空 | 無 | 無 | 有 | 有 |
ThinQ 遠端遙控 | 無 | 無 | 支援 | 支援 |
在機體部分 A9K 跟 A9T 比起 A9N 加入了三段式的電池指示燈、ThinQ 遠端遙控的功能,除了三段電池指示燈算是相當實用的設計外,ThinQ 遠端遙控功能除了可以在 A9T 上面搖控將吸塵器內的灰塵吸入集塵底座外,還可以監控吸塵器電池與濾網狀態。

A9T/A9K 加入了三段電池電量指示燈的設計,能夠幫助使用者更快速的了解目前吸塵器剩餘電量。

A9T/A9K 的輕壓集塵設計,在打掃大面積環境時可以減少清理集塵筒的次數。
接下來來看配件的差異的部分,
機種 | A9N-MAX1 | A9N-SMOP2X | A9K-ULTRA3 | A9T-ULTRA |
建議售價 | 21900 | 26900 | 32900 | 38900 |
智慧雙旋濕拖吸頭 | 有 | 有 | 有 | 有 |
二合一毛刷吸頭 | 有 | 有 | 有 | 有 |
隙縫專用吸頭 | 有 | 有 | 有 | 有 |
輕薄地板吸頭/強勁輕薄地板吸頭 | 有 | 有 | 有 | 有 |
電動除蟎吸頭 | 有 | 有 | ||
可彎曲吸頭 | 有 | 有 | 有 | |
多角度軟毛吸頭 | 有 | 有 | 有 | |
彈性伸縮軟管 | 有 | 有 | 有 | |
毛髮專用吸頭 | 有 | 有 | 有 | |
地毯吸頭 | 有 | |||
床墊吸頭 | 有 | 有 | ||
頑垢專用硬毛刷頭 | 有 | 有 | ||
智慧集塵收納充電座 | 有 |
- A9T-ULTRA 吸頭配件
- A9K-ULTRA3吸頭配件
- A9N-SMOP2X 吸頭配件
- A9N-MAX1 吸頭配件
可以看到在這次的基礎配件中,LG 除了一般的輕薄地板吸頭/強勁輕薄地板吸頭外,也將具有水箱與旋轉抹布設計的智慧雙旋濕拖吸頭列為標準配件,對於想要更進一步將地板清潔乾淨的消費者,不用另外花錢購買濕拖配件,可以吸地拖地一次搞定。
但如果看完上面的比較表格,還是不知道自己可以選擇哪一款吸塵器的話,陳拔也依照家中的環境,來幫大家作出分析,看看哪一種吸塵器款式最適合自己:
經常打掃、家中有地毯、對灰塵髒污過敏:A9T-ULTRA

LG A9T-ULTRA。
作為款式中最高階的 A9T-ULTRA,特殊的智慧集塵收納底座是最大的亮點,除了可以幫主機、第二顆電池充電外,特殊的智慧集塵設計可以讓使用者不用自己開啟吸塵器集塵筒,在使用完放上智慧集塵收納底座後,會自動直接利用反向氣流將吸塵器內的髒污排出到智慧集塵收納底座內的集塵袋,除了可以持續打掃外,也避免了在清潔環境後,還要面對倒出吸塵器內髒污的二次污染。
而 A9T-ULTRA 的集塵袋自動取出密封設計,讓使用者在取出集塵袋時,不會有灰塵散出的困擾,對於家中有對灰塵過敏的族群來說,是相當友善的設計。另外地毯吸頭也是 A9T-ULTRA 的特殊配件,若是家中有地毯清潔的需求也可以將這點列入考量。

LG A9T-ULTRA 的自動集塵設計,可以讓使用者完全不會面對吸塵器內的灰塵,減少打掃時對灰塵過敏的可能性。
家中打掃範圍範圍大、有寵物、需要除蟎功能:A9K-ULTRA3

LG A9K-ULTRA3。
如果家裡的打掃範圍較大,就要考慮電池跟馬達功率較大的 A9K-ULTRA 或是 A9K-ULTRA 3 機種,而跟 A9T-ULTRA 相比,A9K-ULTRA3 雖然沒有智慧集塵收納底座,但是配件相對豐富許多,除了地毯吸頭外的全部吸頭款式都是 A9K-ULTRA3 的配備,像是特殊的電動除蟎吸頭可以吸除床墊、枕頭上的塵蟎,毛髮專用吸頭用來應對寵物、長髮等容易纏結主刷的毛髮,解決家中不同的清潔需求。

利用配屬的電動除蟎吸頭,A9K-ULTRA3 在打掃寢具時能夠更為徹底清潔。
而 A9K-ULTRA3 除了以第二顆電池應對更大打掃範圍的需求外,機體上特殊的輕壓集塵設計,可以在打掃一段時間後,壓縮集塵筒內的髒污體積,在不用排空集塵筒的狀況下延長打掃時間,對於想要有效運用時間打掃家中環境的使用者,A9K-ULTRA3 不僅可以提供更長的打掃時間,也能透過大全配的吸頭配置,一機滿足家中打掃的所有需求。
價格導向又想要清潔寵物毛髮、長髮:A9N-SMOP2X

LG A9N-SMOP2X。
如果預算有限的話,價格較為實惠的 A9N 系列就可列為考量,其中的 A9N-SMOP2X 是這個等級中配件相對完整的組合,除了電動除蟎吸頭外的吸頭組合 A9N-SMOP2X 都列為盒內配件,也包括了特殊的毛髮專用吸頭,對於家中有寵物毛髮、長髮掉髮的清潔需求,A9N-SMOP2X 也都能搞定,而 160AW 的馬達吸力以及兩顆電池最長 100 分鐘的電池續航力,也是相當足夠使用了。
針對除蟎抗敏的實惠選擇:A9N-MAX1

LG A9N-MAX1。
家裡若是有小孩跟過敏族群,抗敏除蟎的功能就要列為首要考量,這次 LG 在價格導向的A9N-MAX1 系列中,將電動除蟎吸頭列為標準配備,對於家中有小孩的使用者來說相當合適(畢竟電動除蟎吸頭一顆也不便宜),加上 LG 也將智慧雙旋濕拖吸頭列為 A9N-MAX1 的標準配備,再搭配其他的小型附屬吸頭,如果沒有毛髮清理、床墊、地毯等清潔需求,A9N-MAX1 也能滿足大部分人的家中環境需要。
手持式吸塵器挑選心法結論

LG A9T-ULTRA。
看完上面的手持式吸塵器採購心法,是否對於要買哪款吸塵器心裡更有底了呢,雖然說購買家電商品,越高等級的產品性能、配備越好是一定的,但是因為機體性能、配件組合的不同,有時候買到錯的款式,反而沒辦法解決自己的打掃需求,購買前先針對自己的需求加以評估、比較機種,才能在這個疫情時代下,以最精省的預算買到最符合自己家裡打掃情境的產品。
▌回文抽獎
活動辦法:在本文下方留下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是文中哪款 LG 吸塵器以及原因,留言完成後即獲得抽獎資格,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回文抽獎贈品為『茶籽堂植萃手部潔淨霜入禮盒』,共 3 個得獎名額。本活動截止時間至 2022 年 5 月 3 日 23:59 止,之後會抽出得獎者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敬請板友們把握時機參加!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茶籽堂植萃手部潔淨霜入禮盒 | atmel |
茶籽堂植萃手部潔淨霜入禮盒 | 一哭唷 |
茶籽堂植萃手部潔淨霜入禮盒 | kevin 1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