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說在家時,無線吸塵器是最佳的清掃輔助工具,那具備遠端遙控、排程設定等機能的掃地機器人定然是人們不在家時,也能夠維持家中整潔的不二首選。這幾年來,為了能更徹底解決繁忙現代人無法隨時打掃的居家問題,機器人這樣清掃家電可說是迎來了巨大的進步,不光基礎的清掃功獲取許多消費者的肯定,過去總被人嫌棄是一片濕布輕拂過去的拖地功能也有了相當程度的提升,從過去我們為大家帶來許多機器人的評測中,也能發現其中機器人在各層面表現的長足進步。

而今日文章的主角則是 HOBOT 玻妞 於今年全新推出的 LEGEE-D7 雷姬掃拖地機器人,功能看似與去年推出LEGEE 7 相差無幾,但為了應付更複雜的打掃情境, D7 在不犧牲拖地能力的前提下,新增膠毛滾刷、6mm的拖布升降以及20mm障礙攀登等機能,就讓小編透過這篇評測,帶大家來看看它的實際表現吧!
|
- 外箱正面
- 外箱背面
- 外箱側面1
- 外箱側面2
這次 LEGEE-D7 的外箱一改過往品牌總把主機特色印於正面的慣例,而是轉以主機為重的大圖作為代替,雖然無法一眼馬上看出 D7 的各項特色,但整體設計相對更加簡潔,小編自己是蠻喜歡這樣的包裝轉變。
而在 LEGEE-D7 外箱子背面與側面,就能看到主機的眾多特色以及使用情境,包括 2700pa 的強勁吸力、全地圖定位、5G/2.4G 的 Wi-Fi 連接能力、創意語音提示、智慧感溫噴水與600g的下壓拖地、多達8種的清潔模式、Siri / OK Google 智慧語音指令、自動識別拖地以及6mm的拖布智能升降與20mm的障礙攀登等多種豐富功能,給予主機更全面的打掃能力,讓使用者可以打掃更加輕鬆。

一開箱,包含 LEGEE-D7 主機本體與其豐富的配件就馬上映入眼簾。
|
- 主機正面
- Logo設計
- 機身功能按鍵
- 放射狀殼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主機本體,在外觀設計上, 不管是去年的 LEGEE 7 還是更早之前的 LEGEE-688 ,品牌都選用較具有科技感的深色系配色,今年 LEGEE-D7 反而選擇居家風格比較濃厚的純白配色,並以周圍玫瑰金與放射狀的殼面作為裝飾,雖然取向稍作改變,整體設計依舊是相當簡約好看。
一般來說,市面機器人的外觀大致又以圓形及D型兩種設計,前者可以有效在機器人旋轉時降低尾部碰撞到物品的機率,避免家中的的傢俱或物品受到損壞;後者容易貼合牆角,增進機器人在空間邊角縫隙處的清潔效率,考量台灣居住型態, 邊角縫隙的清潔是不少消費者居家清潔的痛點, HOBOT 玻妞 自 LEGEE-688 開始就採用D型的外觀, LEGEE-D7 自然也同樣承襲這項設計,此外,這次 D7 也在續航時間上小小升級,電池容量來到 4900mAh,掃到一半沒電時,也會先回充至剩餘打掃需要電量後,再繼續完成打掃的任務。
與大多的機器人相同, LEGEE-D7 的細部操控主要依靠對應的 App 程式加以驅動,不過主機上仍然設有機身按鍵,像是 開始/暫停清潔 、返回充電座、停止清潔(長按3秒為童鎖)以及切換不同清潔模式(M)的按鍵,讓沒有安裝App的使用者也能進行一些基礎的操作。

如今,精準的打掃路徑偵測早已是一台優秀的機器人必備的機能, LEGEE-D7 雷姬掃拖地機器人搭載高精度的LDS雷達,不僅可以根據居家的高低狀態建構精準的空間地圖,搭配各種陀螺儀、編碼器還有電子羅盤等數位資訊還能即時定位主機的位置,確保規劃出最佳的打掃路徑。
- 掀開上蓋
- 內部配置
集塵盒與水箱都位於機身內部,使用者只需輕輕掀起前蓋,就能看到,操作十分簡單,方便未來進行機內清潔。
- 水箱與清潔工具
- 清潔工具
- 打開水箱蓋
LEGEE-D7 的獨立水箱是固定在機身上的,所以隨機也附上將水注入的注水瓶,只要打開藍色的橡膠水箱蓋就能進行注水,橡膠的水箱蓋也有很不錯的密合性,不用擔心水箱的水溢出,而獨立水箱的容量為320毫升,足夠應付一般家庭的拖地需求。另外水箱上還有一個同時具備小刀片與毛刷的白色清潔工具,當滾刷或邊刷使用一段時間後,若有毛髮纏繞或髒污附著,就能藉此稍作清潔。
- 集塵盒
- 取出集塵盒
- 電源
位於水箱的左側就是 LEGEE-D7 的集塵盒,採用方便拿取的提把配置,使用者只需輕輕提起,就能輕鬆將集塵盒取下,至於最左側的按鍵則是主機的總電源開關,若是沒有開啟,即使是單純的充電也不會有任何的反應。
- 集塵盒
- 集塵盒上蓋設計
- 盒內構造與前置濾網
LEGEE-D7 的集塵盒也同樣具備500毫升的大容量構造,就算是用40平方公尺的空間用上個3~5次也是綽綽有餘。近來人們對於各類家電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日漸注重,這樣觀念就體現在集中垃圾髒污的集塵盒設計上,除了有專門捕捉細小微塵的高效能濾網 之外,還配置一道用於攔截大型髒污灰塵的前置濾網,確保進入主機內的微塵髒污不會洩漏,進而造成二次污染。
順帶一提,包含高效能濾網 、前置濾網還有集塵盒在內都可以直接下水清洗,只要確保完全乾燥後再使用即可,此外,若是過濾效果有變差的跡象,隨機也多附帶一個高效能濾網當做備用。
- 主機底部
- 拖地結構
- 噴嘴
LEGEE-D7 雷姬掃拖地機器人機身底部與前幾代不同點,在於它增加了主要滾刷的構造,不過滾刷前方依舊一塊導流吸口,同樣具備最高 2
HOBOT 玻妞這個品牌原廠為來自台灣新竹的好樣科技,早期 HOBOT 玻妞更是以玻璃清潔機器人起家,因此在濕拖功能研發上,可說是機器人品牌界中的翹楚,本身也未如一般的掃拖機器人搭載後置的水箱浸濕拖布的形式,而是現利用智慧感溫噴水系統均勻灑水,再由三層結構清潔布進行拖地,達到更優異的拖地效果。配上這次 LEGEE-D7 新添加的主要滾刷配置,更是提升整體髒污打掃的能力,令其達到所謂吸掃噴拖一體化的清潔表現。
- 履帶輪
- 彈性結構
在移動上, LEGEE-D7 沿用過去機型的就配置的彈性履帶輪設計,不過這次 LEGEE-D7 多具備20mm的障礙攀登能力,待實測時我們再來看看主機在整體在移動方面的表現。
- 基礎清潔結構
- 導流吸口
- 取出滾刷
前面曾提到,滾刷的配置是這次 LEGEE-D7 相較於過去機型的一大改變,或許不少偏好品牌無滾刷特色的消費者會在心中小小扼腕,但具備強大吸力導流吸口這獨特的設計依舊有被保留下來,我認為滾刷的增加搭配前方的導流吸口,反而可以令整體的清潔效率還有成果有更進一步的提升,還有這次因為強調 LEGEE-D7 也擁有清潔地毯類地面的能力,而毛毯又比一般地面更容易殘留髒污,單純藉由導流吸口可能會略嫌不足,小編推測這也是 LEGEE-D7 為何搭載滾刷的原因。
- 膠毛滾刷
- 彈性橡膠結構
為讓主機能達到深入刮除髒污,而非單純的掃入效果,LEGEE-D7 的滾刷採用自家獨特設計的膠毛滾刷,以彈性極佳的藍色橡膠為主要素材,加上周圍的小溝槽構造,令其即便遇到阻力較強的毛毯或是多縫隙的磁磚地面,還是能達到掃刮深層髒污的打掃成果,同時在未來遇到線狀類髒污時能讓用戶更容易清潔。
- 邊刷安裝位置
- 安裝邊刷
- 邊刷
主機一開始是沒有安裝邊刷的,用戶在使用主機前要記得鮮預先安裝邊刷,方法還蠻簡單的,對準安裝的卡榫直接按下就能完成安裝。要能應對居家空間邊角的髒污,光憑著主機D型的機身,難免還是會有遺漏的情形,這也是造就邊刷基本上就是清潔機器人必備配置。
而為了更好地完成牆角邊縫的清潔,我們也能看出 LEGEE-D7 的邊刷特別採用微傾角的設計,讓打出的髒污可以更容易被導流吸口或滾刷給帶入集塵盒中。
|

豐富的配件向來是 HOBOT 玻妞 旗下機器人的優良傳統,新款的 LEGEE-D7 自然也不意外,隨機大方附帶了豐富的配件與備品,除了基本的使用說明、快速指南與注水瓶之外,還有三個毛刷(唯一沒事先安在主機的配件)、備用高效能濾網一個以及兩塊備用拖布,雖說未來勢必還是得自費購買更換,但光是隨機附帶的配件與備品應該就能應付蠻長一段時間的。

另外還有一小袋,可能會讓第一次接觸 HOBOT 玻妞產品的網友有點陌生,由於 LEGEE-D7 採用感溫噴嘴的拖地結構比較特別,袋中是專們用於貫通噴嘴與替換用的配件。
- 充電配件
- 變壓器
LEGEE-D7 具備自動回充的方便機能 ,隨機自然也附有充電座與電源變壓器等配件。
- 充電座底部
- 電源線收納構造
為了要令充電座能維持穩固,不會被回充的機器人撞倒,品牌在充電座底下設置了固定用的雙面膠貼片,並同時考量擺放時的美觀,背部也做了雙向的電源線收納構造。
- 充電狀態
- 自動抬升
充電座部分,由於這次 LEGEE-D7 添加了拖布自動抬升的功能,所以不需要防水墊的存在,這也是與過去的機型比較不同的地方。
|

每個人家中的空間、格局都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凸顯機器人在居家空間地圖的繪製、打掃路徑規劃等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加上機器人推出的初衷,即是要讓使用者即使不在附近也能替家中進行完整的打掃與清潔,要如何將這些功能很好地展現出來,就會延伸到每款機器人所搭載的 App 上了,除此之外,近來隨著網路的進步,藉著 App 操控,也能進而令機器人實現更加細微,或者說更貼近使用者親自的打掃表現。

如今,機器人與行動裝置的連接方式不僅漸趨簡單,完成連接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像是 LEGEE-D7雷姬掃拖地機器人只需下載專屬程式後,依照手機顯示的四大流程進行操作:1.長按 開始/暫停清潔按鍵直至有提示音與白色燈號 2.連接Wi-Fi 3.進行連線 4.為主機進行命名,即能完成連線,若是主機已有一定的電量,就能馬上開始打掃。
- 模式列表1
- 模式列表2
- 模式列表3
要進入打掃前,勢必要先選擇適應的打掃模式,LEGEE-D7 一共有標準、強力、節能、深層清潔、自訂、乾掃、除漬還有強吸髮這8種模式可以選擇,其中自訂模式,使用者還可以就空間內目前的髒污狀態進行更細部的設定,像是咖啡印這種較難去除的污漬,除了預設的除漬模式,也能選擇自訂模式藉著調高噴水濕度,增進整體的拖地效果;家中有養寵物或是本身毛髮較多,還能增加滾刷的轉速與主機的吸力強度提升打掃的效率,若是覺得機器人預設的移動速度不夠快速,也可以加快機器人的移動速度,此外,滾刷前的導流吸口也能在自訂模式中選擇是否要開啟運行。
- 保養及管理
- 預約清掃排程
- 語音控制
除了模式的選擇,App上也提供完整主機狀態的顯示和細節功能的設定,像是水箱與集塵盒的剩餘及盛裝情形,如果遇到缺水或是滿載時也會有不同的狀態圖示,單靠App就能完整掌握主機的現況,當然清潔遇到不想讓主機攀爬上的區域,也能開啟全區低越障的功能。此外,在打掃時,家中的幼童或寵物多少會有誤觸影響機器人的可能,所以使用者也可以在程式打開童鎖機能,避免誤觸。
機器人推出的初衷本來就是要能有效幫助平時無暇打掃的現代人們,因此 LEGEE-D7 自然也具備可在App進行打掃排程的功能,讓用戶無論是平日的上班時間,還是假日想多睡一會兒的空擋,都能進行專屬的打掃排程,除了基本的打掃時間,還有選區或全區的選擇,以及特定模式的排定,當然是否要在每週幾重複打掃也能預先設定。
LEGEE-D7雷姬掃拖地機器人還內建許多創意語音供使用者套用,讓用戶能夠以更為直觀的方式了解目前的主機狀態,由於預設的語音音量較大,使用App進行語音的音量調整,而 LEGEE-D7 更支援語音控制,像以小編使用IPhone為例,即能以ios系統熟悉的Siri進行語音操控,使用者可以進入語音頁面,先熟記部分常用的指令,而相對的,若你連接是安卓系統的裝置,就能透過 Ok Google 的語音助理控制主機。
- 空間地圖與地圖設定
- 3種地圖設定
如今,機器人的地圖描繪的精準程度已經是評斷一台主機是否能具備不錯打掃能了的先決條件,LEGEE-D7 雷姬掃拖地機器人依靠機頂搭載的高精度的LDS雷達,在初次使用中,就能兼顧速度與精準兩大層面完成打掃空間地圖的掃描繪制,完成打掃的區域還會以藍色區塊的狀態顯示,讓使用者利用App就能查探主機是否有確實打掃而非在家偷懶

考慮居家空間的各種情境,例如寵物區,小孩玩具區或使只想進行某一區域的打掃,LEGEE-D7 額外提供了打掃區域選擇、虛擬牆/區域編輯(虛擬牆、禁區、簾幕區、低越障區等)還有合併與分割區域共三種地圖設定,方便用戶進行更客製化的打掃設定。

除了自動的打掃,LEGEE-D7 雷姬掃拖地機器人也支援遙控操控,經小編嘗試,整體操作起來,反應還算靈敏,移動轉向也都蠻流暢的。
前面曾提到完成打掃的區域還會以藍色區塊的狀態顯示,不光如此,每個完成的打掃流程也會以清掃日誌儲存於App中,不僅有打掃的時段,包含選用的模式、打掃大小,所耗費時間也都會有完整的資訊留存,用戶也可以針對打掃的成果進行驗證或是再調整,以達到符合自己認可的清潔表現。
|
- 一般平面清潔
- 地毯平面清潔
過去 HOBOT 玻妞推出的機型,由於採用的是無滾刷的設計,因此雖然能夠充分應對一般平面的髒污清掃,但對阻力較強且更容易藏污納垢的毛毯平面,清潔力道就會稍嫌不足,這次, LEGEE-D7 由於增添的滾刷,所以可以清掃的範圍跟類型就更加多元,這次測試小編同
在兩種平面灑上毛髮棉絮、顆粒糖果還有餅乾碎屑,並讓主機進行一個區域完整的打掃流程,由於小編想專門檢驗 LEGEE-D7 的清掃能力,因此全程都選擇乾掃模式進行。
- 邊縫清掃
- 邊縫髒污初始狀態
- 邊縫完成打掃狀態
一般平面清掃時, LEGEE-D7 不意外帶來兼顧速度與整潔度的掃地表現,不管是毛髮棉絮、顆粒糖果以及餅乾碎屑都能迅速地被吸住,再由滾刷與邊刷將之掃入機中,其中這樣的表現在邊縫打掃時更是優秀,尤其是針對大塊的棉絮與許多的毛髮髒污,受益於D型的機身設計,提升主機與牆角邊縫的貼合性,此外若是遇到大量的棉絮與毛髮髒污,大多的機器人雖然仍舊可以順利將髒污掃入,但不免會造成些許髒污纏繞在滾刷的狀況, LEGEE-D7 因為擁有前導流吸口的設置,所以可以先吸再掃,不光是乾淨度與打掃效率也一併獲得增強。

至於毛毯這類阻力較強,也更容易藏污納垢的材質就更不用說了,先吸後掃的特性,深根在毛毯的髒污可以更好被清掃出來,當然除了毛毯,像是家中鋪設的是那種有明顯間隙的磁磚地板,這種主機的打掃特質都能夠帶來不錯的清潔效果,加上多元豐富的清潔模式可選與精準的空間地圖描繪,我想使用者絕對能放心將家中的打掃工作交給 LEGEE-D7雷姬掃拖地機器人!

另外,在小編介紹外觀時,小編有提到 LEGEE-D7 在障礙攀登有不錯的提升,所以即便打掃過程中有明顯的高低差狀況,主機也能攀越障礙,順利完成打掃,而在打掃地毯區域時,主機還會適時抬升拖布結構,避免弄濕地毯。
- 咖啡漬情境
- 髒污初始狀態
- 拖地完成狀態
為了讓拖地的表現可以清楚藉著照片表現出來,小編事先在地板潑灑了咖啡,並待其乾燥一小段時間形成咖啡漬再進行拖地測試。拖地測試部分,我一開始先選擇專職污漬清潔的除漬模式,不過失算的部分在於小編污漬的佈局範圍似乎有些過大,加上乾燥後的咖啡污漬出乎意料的難去除,因此在完整除漬模式後,還是有蠻明顯的咖啡漬殘留,考慮咖啡漬乾燥應該需要更多的水量,稍微將污垢溶解,拖布的擦拭才會有更佳的清潔效果,所以又以自訂模式(出水量最大)再進行一次完整的清掃流程,並順利地將咖啡漬完全去除,由於拖地測試是在小惡魔總部進行,要是沒有弄乾淨,可能令同事無比傻眼,成功清理乾淨,也讓小編鬆了一口氣

- 咖啡漬拖地測試
覺得照片不夠真實沒關係,小編擷取部分實際拖地的影片給大家,大家能看出初始的咖啡漬有明顯的轉淡被去除的表現,但由於小編是以乾燥狀態的咖啡漬進行測試,所以只拖地一次後,地板狀況雖然比起原本要好上不少,但還是能看到些許的髒污殘留,因此小編又重複了一次拖地流程,才達到拖地完成的狀態。

針對拖地的部分,由於利用照片或是影片都較難表現出拖地水紋的殘留情形,所以小編就在
LEGEE-D7 完成拖地後,馬上用吸水性極佳的衛生紙進行擦拭,我們只能發現非常輕微的水漬痕跡,除了證明主機在智能噴嘴的精準控水之外,也代表完成拖地後的地板,不至於出現長時間朝濕,甚至是留下水紋的情形。
這是小編第一次實際體驗 HOBOT 玻妞旗下機器人的拖地表現,綜合來說清潔表現可說是相當優異,感溫噴嘴的出水量控制更是讓我印象深刻,雖然遇到較厚的地板污漬可能會需要更多的出水量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但這屬於相對極端的情境,若是以普通家庭平時使用或是髒污還處於液體狀態(咖啡剛打翻還未形成咖啡漬),讓 LEGEE-D7 馬上開始打掃,推測一次完整流程就能完成清潔。
- 標準模式音量
- 強力模式音量
最後,小編也從主機所有模式中挑選標準與強力兩個模式作為音量測試的代表,由於兩模式也是大部分的使用者最常使用的清潔模式,小編覺得有不錯的參考性。以初始音量50分貝的狀態下,標準模式的打掃音量都能控制在65分貝以內,強力模式則是都可以維持在70分貝上下,原本以為加上導流吸口的設置,打掃的音量應該會偏大聲,不過經測試,整體打掃音量算是有相當不錯的控管表現,只要將預設的語音音量調小一些,標準模式的打掃音量應該不至於會到惱人的程度,而若是仍覺得標準模式音量超越自己可以忍受的範圍,還有一個更為小聲的節能模式供使用者調整。
|

台灣家庭中大多有著不穿鞋子的習慣,所以許多消費者用過吸塵器清潔地板後,都會想再利用拖把或是濕布再進行一次清潔,讓地板更接近自己理想的狀態,不過要吸地之後再接著拖地或擦地,自然需要耗費更多的打掃時間,繁忙的現代人也就希望藉著機器人的輔助,不必天天打掃也能享有潔淨的環境空間。
小編用了 HOBOT LEGEE-D7雷姬掃拖地機器人近一週的時間,講真的,現在的機器人進步幅度真的越來越大,整體來說並沒有特別好挑惕的,直覺的App操控,豐富且齊全的機能配置,當然還有吸掃噴拖一體化帶來的優異清潔表現,尤其是拖地方面,應付居家的清潔需求完全是綽綽有餘,若是你家中有比較複雜的材質平面,並想找台掃拖都有不錯表現的機器人,我想 HOBOT 所推出 LEGEE-D7雷姬掃拖地機器人會很適合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