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前言
很快的,轉眼間使用LG的CordZero A9無線吸塵器已超過2年,當時一代產品也有些小問題,例如電池災情、吸塵頭故障...等等
個人也換過2次A9的電池了,雖然換了之後還是頭好壯壯也沒啥缺點
不過總覺得一直用起來少了點什麼的感覺,直到了新版的A9+出現...
這兩年來不用說,相信大家也看到"無線吸塵器"的市場已經蓬勃了起來
從一千元入門等級~兩萬元以上高階款通通都有份,且有線機種已淡出市場
而當無線的"吸塵器"競爭越來越激烈時,LG的A9+則出現了「濕拖」的功能
且能一次達成「吸塵 + 拖地」二合一的強大優勢,完全帶出個人的專屬特色
雖然外型上與上一代CordZero A9外型無異,但無論配件、功能皆有升級
對A9很感興趣嗎? 那看完本次的「濕拖」體驗更值得讓你有敗家的理由啦~

① : (文章前言)
② : (圖文開箱) - 多圖
③ : (濕拖吸頭介紹) - 多圖
④ : (濕拖功能實測) - 測試
⑤ : (整體使用心得)
▉ 圖文開箱
▼ 本次的外盒與過去的A9差不多,但重量多上許多
- A9+ 外盒一覽
- 馬達10年保固認證
▼ 接著打開箱子,一樣是全紙箱的設計,也有方便抽出的提把
- 打開後與過去相同設計
- 比起上一代的多了一層
▼ 這次體驗的機種幾乎是滿配了,全部的配件都給得很齊全
- 第二層有多樣配件和電池、濾網
- 最後一層為多款的吸塵頭
▼ 總共三層一字排開,A9+本次的產品不像過去分很多等級,一次給滿

▼ 這盒則是過去標準版沒有附上的配件,多了軟管和細刷頭...等等

▼ 全部的主要吸頭與配件&吸塵器本體一覽

▼ 本次的A9+相當不錯,電池、濾網、濾心都有兩個能替換

▼ 三款主力吸頭,上-塵螨吸頭、左-地板吸頭、右-濕拖吸頭

▼ 新的A9+因應濕拖吸頭的配件增加,也在立柱上加上一組收納區

▼ 將全部的主力部件掛上原廠立座,不得不說這立座耐用又好看
- 掛上吸塵頭與主要吸頭時
- 整體的一致性相當高也清爽
▼ 充電的顯示直覺易懂,介面也與過去A9完全相同

▉ 濕拖吸頭介紹
▼ 這部分來介紹本次全新的「濕拖吸頭」

▼ 這邊先附上說明書,只有這邊的說明與過去A9不同,其餘皆大致雷同
- 濕拖頭的使用方式與保養
- 新款濕拖頭的專用架安裝
▼ 隨盒附上2對共4個拖地清潔墊,一組可以放在架上備用

▼ 接著先把水箱拿下來加水進去,使用時會自動注水到清潔墊
- 水箱直接按下彈開即可取下
- 透明的這一組即是水箱
▼ A9+的水箱一個是200cc,中央沒有隔擋,單向注水即可灌滿
- 水箱外觀一覽
- 左右兩邊都有注水口,選一邊即可
▼ 專用的注水杯有刻度,裝到滿則是200cc那條線為準

▼ 實際倒入一般清水,官方也建議以清水為主,別放入熱水、清潔劑
- 單純注入半杯100cc的狀況
- 200cc倒入剛剛好切齊MAX線
▼ 裝滿後卡回濕拖吸頭上,此時本體的重量有感增加

▼ 濕拖頭後面有個開關,平常不使用時要按到STOP位置
一段為8秒自動注水一次、二段為6秒自動注水一次
- 預設的情況為STOP
- 一般使用開一段即可
▼ 濕拖頭前端為吸塵入口、後面有兩片清潔墊的旋轉盤
- 吸頭上有兩組旋轉頭含黏貼點
- 將這兩片浸濕即可黏上
▼ 主力的三款吸頭,塵螨頭、濕拖頭、地板頭
- 三款吸頭中濕拖也是最大的
- 掛上直立架後的大小比較
▉ 濕拖功能實測
▼ 使用前先浸濕清潔墊,左邊為沾水後、右邊則是乾燥狀態

▼ 兩片浸濕後也能輕鬆黏上把頭,穩固性也足夠不怕掉下來

▼ 實際開機看看濕拖頭的運作方式 (聲音可能較大,請注意)
▼ 接著測試客廳地面,刻意放了超過一週不打掃,看看濕拖功能如何~
- 桌子旁邊各種小碎屑、頭髮
- 還有小孩吃零食、麵包屑
▼ 來看看這些碎屑、頭髮能不能一次靠濕拖頭搞定呢?
▼ 接著嘗試各個角落、桌腳,在較大的吸頭下靈活度如何?

▼ 最後是臥房&小孩遊戲區,這邊也是吃零食的重災區...
▼ 最後濕拖完來看看地板的樣子,其實灰塵是都有清除掉的~

▼ 實際集塵盒的狀況,光是一個客廳就有不少的灰塵量

▉ 整體使用心得
由於使用過超過兩年的ColdZero A9了,本次僅試了一下A9+的新功能
個人使用上的感覺,認為A9與A9+算是幾乎一樣的機種
但在「濾網」、「濾心」部分有做些小更動,電池與變壓器應該也有修正
除了這兩個以外,全部的吸頭大致上與過去相同,僅有「濕拖吸頭」為全新設計
在使用本款濕拖頭,算是非常新奇的體驗,而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本次刻意不前置作業的情況下,直接使用濕拖頭吸地+拖地,也能完成90%以上清潔
僅有些較長的頭髮無法一次吸入,這些需要多來回幾次才能完整吸乾淨
而其他灰塵、碎屑、短頭髮都能一次就吸乾淨,這點算是非常強勢的優點
但因吸入口只有在中間的一小部分,如有大範圍的需求建議還是使用地板吸頭
最後是水箱的部分,注滿200cc的情況大概拖了30分鐘左右都還有一半以上
大部分的使用上僅需要水箱的一檔即可,甚至有時可以stop出水就夠使用

最後是整體的感想,首先是目前價格部分與過去A9相仿,也沒漲價
甚至全部的配件都比以前多,電池、濾網、濾心也標準給上2顆,這些都相當有誠意
所以從價格、配件、保固部分,這邊算是LG ColdZero A9+很大的優勢
但是使用上A9與A9+幾乎是一樣的產品,電池本身的耐用度並沒特別強化
個人使用新款的濕拖頭大概15分鐘就完全沒電,相較於地板頭有更大的耗電量
如果家中大一些,或許兩顆電池還不能一次清掃完畢,這點或許要改款才能解
而本身濕拖頭重量也增加的關係,整體的手感也重手許多,希望未來也可改善
對於還沒購買過LG A9系列產品的朋友,A9+真的是個可以購入的選擇
但本身已經持有A9舊款的話,個人建議就繼續使用即可~ 等未來A9大改款再換新

本次的開箱體驗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賞文
有任何的問題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提出,謝謝~
FB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