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原本使用的吸塵器DC26 罷工一陣子了
罷工前才依著網路教學幫他完整的清潔了桶身
結果洗完沒多久
它就罷工了
找了網路教拆碳纖維刷吸頭的依樣畫葫蘆
最後卡在馬達處
為了測試是吸頭還是把手開關的問題
向家人借了一台DC36
結果接頭竟然不一樣
殘念
只好乖乖送回原廠
9月份在486高雄的展場試用過LG的A9+
還在觀望中
看到01在徵求「Mobile01 X dyson V11 吸塵器達人養成班」參與者
立即手刀報名
想說術業有專攻
有專業的要介紹產品
有機會當然去聽一聽了解一下最新一代的設計概念和優化前代後的賣點
這次場地安排在”良面學堂”
這裡好像是很有歷史的建築
前身是一間叫”打狗食堂”的餐廳
還沒來的及去吃就不見了
現場有點心吃到飽
重點是小孩有的吃
就算要陪著大人了解吸塵器也會開心不少
點心好像是出自網美拍照餐廳”典藏駁二餐廳ARTCO”

選購吸塵器
大家最在乎的就是吸力
dyson從V8開始因應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目前已經不再出產有線吸塵器
完全走向無線式
產業整體趨勢變化如下照片

降噪
大部分看到無線設計心中就會開始懷疑吸力和機器可連續工作時間
V11仍是沿用V10馬達
外觀上從V10開始的直線流通氣流設計使無線吸塵器達到更高吸力標準
馬達軸心材質採用陶瓷(就跟一些機車強調採用陶瓷一樣)
硬度為鋼的3倍但是重量少一半
陶瓷好像具有更耐高溫、少粉塵等等特性(懂得先進請不令指教)
葉輪斜向設計可引導更多氣流
且這一代加入了特殊的降噪設計
擴散器由原來的1個增加為3個
3個擴散器的前2個先將氣流調整成直流
第3個用來降低噪音


左邊是V11右邊是V10
可以看到新一代擴散器多了2個
吸力
在吸力方面V10改良了V8的氣流
讓氣流直通以增加吸力
而V11的數位馬達又比上一代增加了20%的吸力

V11最強吸力可以達到185 Air Watts
依據維基百科
Air Watts是對真空吸塵器電動機效率的一種度量單位
是指氣流和吸塵器產生和使用的功率
照理說既然是國際標準的檢測
應該每台吸塵器都用這個表示
但是目前好像只有dyson用這個單位公示
引用”每日頭條”文章
文章連結
內文有一張如下圖片

可以看到吸入功率都是用”W”非”AW”
dyson系列符合”真的才敢大聲”
現場還用了展示吸力的情境
利用吸力抽真空的能力將水位抬高

不是以往的保齡球
前一代的是右邊
水柱高大概只能到一半
左邊是V11
若開關一直按著
水會一直吸到頂端
所以按鍵要一直按、停、按、停的
畢竟這台不是乾、濕2用啊
來看一下操作的影片
但是對我來說
不能一鍵開關反倒有些麻煩
雖然可以增長使用時間
但是手持約3公斤本體
還要手指扣著"板機"才能使用
真的有點不方便
智能
以前NOKIA的經典名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隨著AI人工智慧的發展
在V11吸塵器上也可以看到這重大的變革
藉由三個微處理器監測系統
吸頭處動態負載感應器
可以感知地板材質
將訊息傳送給數位馬達
馬達微處理器訊息也會傳知給電池調整電力輸出
讓吸力達到最適的分配

高扭矩吸頭配合動態負載感應器等
可以在木質地板、地毯和石英磚間自動化的調整
不再需要更換刷頭
認真聽吸地板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續航力
無論是3C或家用電子無線產品電力續行及電力管理晶片都是產品的研發重點
V11的智能電力管理
藉由監測電池效能並與機器的其他部分溝通
就像上面說的調整吸力等
搭配7芯鎳鈷鋁陰極電池
工作時間可以長達1小時
時間更可透過面板直覺式的告知剩餘時間
其實就是告訴使用者再多久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休息了
但溫刀腦婆說
希望可以更久些
畢竟要吸地又要吸窗簾、沙發,全部一輪下來
感覺還是不大夠
但是不得不說dyson在電池這方面已經進步再進步
每次的新產品我們都可以看到它的進步
除塵&過濾
在參加這場體驗會前已經在百貨公司看過商品
店家介紹時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全機過濾系統
可以有效吸除99.97%小至PM0.3的微塵
而且重點是後方出風過濾系統
可以直接水洗
省掉濾網、集塵袋等耗材更換的錢
V11的吸頭也很多元化
現場看到的盒子內就有這幾顆
可以針對不規則或特殊地方以適用吸頭來加強局部清潔


總結
整體來說用過dyson
就很難換他牌使用
只要是吸頭經過的路徑
赤腳踩起來就是舒服
其實也不太需要濕拖
我的舊DC26都可以這樣了
相信專注空氣力學研發的最新一代吸塵器
只會更好
建議
在講究環境保護的現在希望dyson不要頻繁更換吸頭接頭
應該讓所有舊品吸頭都可以延續使用
像家裡的小V鬆餅機
就算一直更新本體
烤盤還是可以一直沿用
這才是愛地球啦
另外可能是行銷策略的考量
原本貴森森的吸塵器DC26有5年保固
當時恆隆行還幾乎送所有的吸頭
但是現在V11只有2年保固
若是覺得電池是消耗品
應該限定電池縮短保固
不是把整個本體都縮短保固
畢竟這產品售價真的不親民
而且我覺得最需要軟質毛刷吸頭與彈性伸縮軟管
都要自己加購
舉凡電視、電視櫃、鍵盤等等
都是需要用軟質毛刷吸頭
尤其電視後方若不搭配彈性伸縮軟管
吸頭怎麼到的了?
下圖是需要選購的吸頭

題外話
送修的DC26吸塵器回來了原來是軟管內的電線斷了
2-3個禮拜沒深度清潔
立馬來打掃一下
給各位看看舊dyson的功力
下面那張紙是A4大小

最後謝謝有幸在體驗會同桌的同學
在活動中力拼還得到了額外的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