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瑞克本身是這類型機器人的重度依賴者,自己買過的機種有iRobot 780跟嘉儀公司的智能自動掃地機。780大概使用3年多除了一點小故障外非常好用,嘉儀大概買了約1年,經驗就不想贅述了,它很常讓我生氣

瑞克要為大家開箱測試的是三星電子最新引進的掃地機器人Powerbot。
今年三星電子引進這台的不同於以往的機器人,除了外型跟傳統的機器人比起來可說是非常科技化,還有特別搭載目前最流行的氣旋科技,把氣旋離心技術結合掃地機器人,就讓瑞克為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吧!
照慣例依然是外箱正面來一張!!

外箱側面圖示了三個主要的特點,由上而下為超廣角大吸力、氣旋離心技術、全視野感應器。

另一面長這樣,這機型有三個顏色,而三星電子引進的為金色,不過除了藍色在配色上有較大的差別外,金色跟銀色似乎只差在氣旋馬達上的配色而已。

箱子的右上角有個小小的記號,不知道為什麼箱子打開的方式感覺不是很順手,剛開始沒注意外箱的記號,所以翻肚了!


下好離手~開!完整的緩衝保護,零配件也有各自的家,很整齊!

打開上層後,看到的是本體還有基地台等等。

排隊報數一下,由左至右依序為~備用濾網(肚子裡還有藏一片,所以總共2片)、簡易清潔工具(原廠的都很難用,最好用的還是剪刀)、遙控器、電池、燈塔、基地台、電源線、說明書。很可惜的是沒有把整流器整合到基地台裡,不然會更簡潔,相信以三星電子的技術這應該不是難事,期待下一代能有更多的進步吧!

噹噹噹噹~看起來非常有科技感,瑞克認為它長得一副把地板交給它沒問題的感覺!前方充滿了各種感應器,當然屁股後面也有!將這麼多感應器整合起來原廠稱為全視野感應器,它利用170度紅外線發散感應,並內建凸透鏡可360度廣角反射前方障礙物,透過紅外線感應及反射技術,可偵測前方障礙物大小、形狀、距離及位置,聰明的繞過任何障礙物,例如桌腳或是椅腳,不再像傳統機器人靠碰撞來移動清掃。以上~偷懶抄原廠的,話說不抄我怎麼知道黑黑的東西是做啥用的,對吧!


數位變頻馬達,官方保固10年!韓國人對他們的馬達產品都很有信心,保固都10年起跳,可見~這種零件真的不容易壞!

我猜應該是用這個裝置來製造氣旋分離垃圾與空氣!

上方鏡頭,就是智慧路線規劃系統的眼睛,透過每秒30張相片高速拍攝,確認目前環境空間及位置,搭配高效率的電腦晶片及10個感應器,智慧構圖計算出最完整及有效率的清掃路徑,可準確的定位及導航並且避免重複清掃以最有效率的速度完成清掃。以上~也是抄原廠的介紹,不然看到鏡頭我還以為可以自拍咧!

渾圓的尾椎來一張,操作採觸控方式,另外資訊顯示窗還蠻大的!之後開機的圖片可以看到!

低角度美圖來一張,家裡的公主說~拍我的沒那麼認真………歐~有人吃醋了!!
官方三圍尺寸為378x135x362(寬x高x深)、體重為4.8公斤。怪了我實際量高度不到13公分耶!

遙控器,最大的特點在於導引清潔,瑞克有拍了個小影片,但不會上傳,等我研究好在補充囉!
導引清潔~主要操作方式就是按著導引鍵,遙控器投射出紅色光圈,而機器人就會乖乖的前往指定地點。重點是全方向的喔!操作完全不受限。
靜音模式~啟動這個功能時工作噪音降為約69dB,想當然吸力會降低許多。而氣旋模式為76dB。
灰塵感應模式~除了靜音模式外,都可以使用灰塵模式,作用方式就是當機器偵測到有大量髒污吸入時,會瞬間加大吸力!
預約與時間設定~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他可以設定每天固定時間出勤,讓你天天都可以享受光著腳走路的感覺!

打開集塵桶,說實在的有點難開,個人認為是因為卡榫比較緊的關係。

0.7公升的超大集塵桶!來個大分解~全都可以水洗,當然包含濾網。所以清潔起來非常方便,可水洗的設計非常適合我這種有清潔癖的人,安心許多阿!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異味,不信拿起你家的一般濾網聞聞看,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值得注意的是濾網上的卡榫,不是很好開,而且感覺很脆弱!小心阿各位~

根據瑞克的使用經驗,吸塵器最怕濾網跟濾網座不密合,這樣會造成馬達損壞與二次污染。所以三星在濾網設計方面用上厚實的軟質塑膠並且有反扣設計,大大提昇密合度。Good~


來一張自家iRobot 780的馬達部分,這張證明了瑞克最在意的地方,濾網密合度!密合度不佳就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嚴重的二次污染~~


這就是超強吸力的動力來源~根據官方說法與前代機種VR10F71相比馬達效能一舉進步了60倍,號稱目前市場上最強勁的機種,是不是真的不曉得,但實際使用上比起家中現有的機種irobot780強很多很多很多!!!

發現特別的地方了嗎?它沒有邊刷,瑞克也很疑惑怎麼會沒有邊刷,真的顛覆一般的思維!我猜想應該是因為它有充沛的吸力,而且方形吸嘴寬達31公分,加上電腦能建構最有效的路徑所以取消了邊刷的設計。瑞克認為如果吸的乾淨,少掉一個要清潔的地方也是好事。而且用過類似機器的人應該都知道,真要是邊邊角角的地方還是得出動吸塵器,所以瑞克的使用經驗都是機器人為主,吸塵器為輔,然後每個禮拜日在來拖個地運動一下,除非哪天中樂透再敗一台Scooba,這樣連拖地都免了!

看起來一般般的吸頭毛刷特寫。有突出的刮片設計,作用應該是貼近地面並減少漏網之魚!

平貼在地面上的狀況,我猜除了蒐集漏網之魚外,對於集中吸力應該也有一點幫助。

大尺寸驅動輪(105mm),可以有效征服地形,研究好再放個影片給各位看看,官方數據表示可以攀越15mm高度的障礙。官方數據有點保守,實際上兩公分的高度不是問題!

屁股有個總電源開關,有做防塵保護,原廠對於小地方的確很細心。另外方形版件內藏的是21.6V / 84Wh鋰電池,續航力有約有60分鐘(氣旋模式),若使用靜音模式可達100分鐘,正常家庭應該都足夠使用。實際使用我家20坪的客廳綽綽有餘!

開機充電,聰明的它當然具備自己回家吃飯的這種基本能力。

來個外型小比較吧!
兄弟排排站,相當年小藍可貴為當家旗艦機種阿!服役3年多偶爾小鬧一下脾氣,沒什麼大問題!

翻肚看一下差別!新同學真的是個大傢伙!小藍今天好乾淨,多年來終於要第一次上鏡頭,所以特地將小藍大卸八塊完整的清理一番!

高度比較,如果是想讓它在沙發底下鑽來鑽去的客人,請注意他不僅是個胖子,還是個頗高的胖子喔(13公分)!iRobot約9公分。

上下兩張為圓型機與方型機對於角落的差別,克瑞個人也覺得這樣比較實在有點超過且沒必要



感謝各位大大耐心的看完,寫這類的文章我算是新手,如果有任何需要改進或注意的地方,請多指教!!

至於影片的部分,還再研究中,先上文字與圖片的介紹,下回在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