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MOBILE01閒晃,倒也不是每個討論區都會點進去看。日前無意間被一個試用標題吸引,點進去看,看到內文赫然驚嚇到,啥?? 價值31500元的三菱氣旋型吸塵器試用,趕緊就點入報名系統參加試用。說實在這麼高檔的吸塵器,還真買不下手,難得有試用活動能不參加嗎??
三菱氣旋型吸塵器TC-ZXA系列三大特點
1. 「旋風科技」灰塵垃圾與空氣瞬間完全分離
2. 「空氣動力刷」空氣動力構造,毛髮也可簡單清除。
3. 「感知把手管」因應吸塵習慣 ,真正減少不必要的耗電.。
4. TC-ZXA20STW還搭載負離子功能, 吸附細小灰塵,有效進行離心分離。
5. 隨附『2WAY沾塵滾筒』及被子刷L,可針對不同環境需求多元應用。
數日後,想不到運氣不錯被選中了,事隔數日,試用產品就到囉。
從警衛先生處領取的包裹,完全沒有再做外箱的包覆保護,直接以原廠外箱寄送。
原廠外箱,此次試用我拿到的是TC-ZXA15STW氣旋標準機種。
外箱上還印上日本製的圖案。

由於外箱沒有另外作包裝保護,旁邊的條碼差點被毀掉了。

原廠還貼心的在外面貼上了試用說明,以及試用後回收的時間。
並提供了原廠的產品介紹網站。

外箱只打開一半,就看到保證書被固定在外箱的短邊蓋上。
這個方式可以避免保證書,在收納時被塞的歪七扭八。也方便使用者購買時,方便店家快速的找到保證書並蓋上店章,節省時間。

箱內所有內容物的清單

所有配件擺入箱子的位置

開箱囉!!第一眼印入眼簾的就是快速指南以及操作說明書,以及如何取的五年保固的說明書。
高階機種理所當然保固也要長一點,如此才能吸引購者。

箱內還附上了貼紙,裡面有各種尺寸不一的說明貼紙,大概是要讓使用者貼在機體上或者刷頭上。

快速指南,可讓使用者快速的了解到一些基本的使用事項。

快速指南內的運轉模式。

快速指南內的如何傾倒垃圾,旋風集塵盒的清理方式。

快速指南內的空氣動力刷的清潔。

這是空氣動力刷的清潔說明書。

使用說明書中針對不同機種燈號的說明,此次我拿到的試用機型是TC-ZXA15STW,所以適用右邊的說明。

使用說明書中快速豎立的方法,可讓使用者暫時離開時,不至於將感知把手管與軟管丟置於地上,可以避免其他人被軟管絆倒的危險。

由於三菱氣旋型吸塵器設計了節電功能,開啟省電模式後,感知把手管會自動判斷使用者的動作,
靜置幾秒後會自動降低電力消耗功率,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

這是三菱氣旋型吸塵器的指示燈說明,並且也說明了各段模式的電力功率消耗。

開啟省電模式-強,電力消耗功率為1000W,靜置幾秒後會自動降低電力消耗功率至100W。
開啟省電模式-弱,電力消耗功率為500W,靜置幾秒後會自動降低消耗功率至100W。
功率自動降低至100W,減少了許多的電力消耗。對馬達運轉有概念的人都知道,馬達啟動時,由完全靜止到正常平穩運轉這段時間,啟動瞬間消耗功率是正常運轉時的數倍。頻繁的馬達開啟關閉,對馬達的壽命,電力的消耗,都是非常多餘的。

這是針對冷氣機、照明器具的清潔使用說明,並且列出適用的配件。

家俱的清潔使用說明。

電腦鍵盤與桌面的清潔使用說明。

寢具的清潔使用說明,這個………



窗簾或窗戶的軌道清潔說明。

沙發、坐墊、車內座椅、地毯甚至是西服的清潔說明。

地板的軌道清潔說明,教導使用者順著地板紋路,可以達到最佳的清掃。

床底或沙發底下的清潔說明。???由於感知把手管應該是裝置G-SENSOR之類的感測元件,所以感知把手管趨近於平放時,
省電模式會自動進入省電模式的較弱功率。

感知把各式吸嘴與手管軟管與主機的連接相對位置說明。

TC-ZXA20STW才有的2WAY粘塵滾筒,TC-ZXA15STW沒有……..

說明書也會提醒使用者,2WAY粘塵滾筒需安裝在把手管上,無法安裝在伸縮管上。

2WAY粘塵滾筒與被子刷L,可以進行水洗清潔,再將其風乾。

規格,說明書上詳細的列出了兩個機種的各式規格。

拿起各式說明書後,主角現身了。

這是感知把手管,原廠把開關做在握把上面,可讓使用者快速的開與關,並可切換各模式與切換功率。

這是軟管連接機體的部份,可以看到有兩支金屬端子,與機體作電氣連接。

空氣動力刷的包裝。

空氣動力刷,貼心的設計了將毛髮去除的功能。

空氣動力刷全貌。

原廠將刷毛做在尾端方便使用不用另外組裝,伸縮管上的長刷毛扳開的樣子,具原廠資料顯示這是馬毛。

空氣動力刷刷毛未扳開的樣子。

三菱氣旋型吸塵器TC-ZXA15STW現身囉,目前只有這個型號是藍色的。

使用之前的一些拆裝以及組合的說明書。

集塵盒的清理標示,提醒使用者垃圾到傾倒線之前應該做清理,不置於使垃圾過滿影響吸塵效果。

集塵盒的拆除方式。

電源線的收線按鈕。

電源線的位置。

要拿取集塵盒,先把這個保護蓋扳開。

再把裝卸杆往上扳。

拿取集塵盒後,機體上可以看見集塵盒裝回機體的注意標示。

這是機體連接軟管的地方,也就是進氣口。

這裡可以看出軟管的電極接觸端子,因為控制開關在連接軟管的感知把手上。

這是進氣至集塵盒的出風口,上邊是軟矽膠之類的材質,以達到氣密功能避免漏氣。

這是吸入的空氣經過集塵盒後,進入機體的過濾網進氣口,也就是吸塵器的馬達進氣口,吸塵器的吸力來源。

這是過濾網的開啟鈕。

左右同時按壓可以打開過濾網的上蓋。

打開上蓋可以看到過濾網。

這邊可以看到第一層較粗孔的過濾棉。

翻過來是活性碳。

拿取過濾網後可以看到機體吸氣口有一層保護網。

保護網的特寫,隱約可以看到馬達機體的葉扇。

過濾網的組裝方式,有設計方向避免裝錯。

拿起集塵盒後的機體樣子,整台都是藍色烤漆。

機體上的LED燈號顯示。

集塵盒的正面。

集塵盒的背面,每一個組合上都有編號1、2、3,方便使用者組裝時辨識,中間還可以看到貼心設計的一隻小毛刷。

這隻小毛刷就是要清理集塵盒內部的,各式灰塵經過旋風集塵盒內旋風的擠壓,有些會牢牢粘著在集塵盒內,得靠這支刷子清理。

這是快速豎立的樣子,可以臨時將伸縮管固定在這裡。

「參加三菱電機試用活動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