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除塵蟎機選擇,小綠?Raycop?還是EULEVEN?

路過,我是買toshiba vc-cl1200,小綠當初也有考慮,但多看一些評價後,改想改dyson,後來不經意看到toshiba vc-cl1200,日廠的應該品質不錯,又可以水洗,youtube有影片比較它跟dyson同級的,看完後,決定改買東芝的,用了快一個月,還不錯^^

jordem1974 wrote:
小綠主要功用是吸塵器,附除塵蟎吸頭,跟純除塵蟎機的商品訴求不一樣,小綠跟Dyson手持吸塵器我都有買,小綠使用時間比Dyson久,都一樣吵,真的想要除塵蟎,用除濕機把房間濕度除溼到濕度50%幾次,塵蟎就死光光了


真的嗎??除溼設定到50%就可以殺死塵蟎了???
本來看到小綠的fb廣告,也是差點敗下去,後來上網查一下,多花點錢上dyson好像比較好,
總之兩方都有支持者,小綠廣告也做的很成功,都會請使用者po照片,然後送小贈品,
搞得好像很好用,害我差點敗下去..............

我自己有除濕機,先從50%濕度下手看看了...之後有去日本,再帶dyson回來了...

不會游泳的猴子 wrote:
真的嗎??除溼設定...(恕刪)



【早安健康/陳姿伶整理編輯】根據統計,台灣鼻過敏患者約占總人口的30%,氣喘患者約占總人口的10%,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約占總人口的5~10%。其中,北部孩童的比例更高,在2007年台北市衛生局的調查中發現,台北市小一新生中,鼻過敏患者約占50%,氣喘患者約占20%。換句說話,每10個人中,就有7個人有過敏!

其中,鼻子過敏的小朋友,有90%的過敏原是塵蟎。台大昆蟲系研究調查,台灣75%的家庭,家中都有塵蟎。其中,台灣家庭抽樣中發現,室內每公克灰塵中,平均隱藏著2000隻塵蟎。為什麼塵蟎在台灣這麼常見呢?因為牠們最喜歡生活在攝氏20度至30度,濕度60%到80%的環境,溫暖潮濕的台灣正好符合。

塵蟎的排泄物、蟲卵及屍體都會讓我們過敏,尤其塵蟎的糞便是主要過敏原。當這些過敏原進入人體後,會破壞我們的上呼吸道黏膜,讓身體開始產生發炎反應(過敏)。假如透過皮膚接觸,就會搔癢、紅腫。

那麼該如何減少接觸塵蟎這個過敏原呢?

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在著作《過敏,不一定靠藥醫》中介紹除蟎10招:

1.採用木質或石材地板

2.避免用地毯、壁毯: 地毯、壁毯、厚窗簾布都容易累積灰塵的布料,非用不可的話,請經常乾洗,唯有乾洗,才能完全清除塵蟎。

3.使用皮製沙發: 沙發選購木椅或皮製沙發,避免使用布質沙發墊。

4.放置除濕機: 環境濕度低於55%,塵蟎就無法生存,建議可以擺放溫濕度表隨時監看。

5.定期更換濾網: 請不會對塵蟎過敏的家人定期更換家裡的空調、除濕機、空氣清淨機濾網。

6.以熱水清洗寢具:寢具最易孳生塵蟎, 床單、被套、枕頭套等請每周1~2次用60℃的熱水清洗,或是固定一周拿去曬曬太陽,殺死塵蟎後清洗寢具。高溫雖可以殺死塵蟎,卻無法帶走塵蟎的屍體與排泄物,因此經常水洗還是去除塵蟎的不二法門。

7.防塵蟎寢具: 經濟許可的話,建議選購防塵蟎寢具,減少塵蟎與其排泄物滲透出來。

8.禁止寵物進臥室: 寵物的毛髮也是塵蟎的溫床,盡量不要讓寵物進到臥室裡。

9.保持室內通風: 讓家中容易潮濕的地方,如浴室、廚房等保持通風,降低濕度。

10.濕衣物晾室外: 洗好的衣物要放在室外吊曬,保持室內低濕度。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5307
如果不想要花太多錢可以考慮Bissell.
Bissell是北美賣的品牌, 造型跟小綠Gteh是非常相似,而且是英國Gtech技術授權,所以基本上兩台是幾乎一樣的。 但Bissell價錢可以便宜到$3900NT。(如果從加拿大買的話)

我朋友最近從台灣搬回來一台小綠Gtech $900NT, 然後臉書上貼了她吸完全新才使用一年半的床墊的塵蟎照片後,那照片真的很驚人,吸出一堆的香灰....



看完她使用的照片後,我就考慮訂一台Bissell, 價錢上便宜很多,但雖然說Bissell技術是一樣的而且也有保證授權,但我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買了。
上個星期才收到並使用。
接下來可以放上Bissell的使用照片,也是蠻驚人的。

我們用剛收到全新的機器吸了這一條薄毯,這條薄毯我們常常洗床單的時候就會順便丟進去洗,所以不是很久沒洗過的薄毯。







結果只吸了這一條薄毯,塵蟎就這樣





吸完兩床棉被與一個薄毯,電力也差不多沒了。我們吸的很仔細。
電力滿格可以使用到30分鐘,我們是邊吸邊計時的。
充電一次要五小時。說明書上是這樣說的,我們沒有準確的計時這部份但實際是差不多。
清洗方面還蠻方便的,用水清洗就好了。




這台Bissell 1985 multi cordless.
美國amazon.com訂價$150/$4761台幣。
加拿大Amazon.ca訂價$160/$3872台幣。

所以如果有需要可以考慮從加拿大買。但就是保固的部分可能自己要評估一下而已。


卡比布布 wrote:
因為我一直有呼吸道...(恕刪)


我們家有買小綠+
其實當初不是要來除塵螨的
只是想要有台可以隨手吸吸的吸塵器
或是吸吸車子
DYSON因為隨便都破萬
所以當初就比較不考慮
到日本抬這種近萬元的產品怕買到機王就GG了
不可能送回去修

買吸塵器不能只看價格
還要看配件
像小綠+ 買到好也要一萬二左右
包含HEPA濾心3個+地板配件+主機(電動吸頭+地板吸頭+狹縫吸頭+伸縮軟管毛刷+一般濾心+當初購買又送一個濾心)
但是DYSON要有電動吸頭+長管的話也要一萬五以上了
不過他的電動式碳纖維毛刷吸頭比小綠吸地板的一般吸頭好很多
不過當小綠+出了地板套件那個吸頭就可以打平這點
所以才要到一萬二的價錢

我沒有買地板套件
因為用不到
無法提供你建議
但電動吸頭就真的滿強的
就是能從看起來沒甚麼東西的棉被跟床墊吸出一堆東西
不過他的一般毛刷沒有很好用
因為是組合式的且沒有卡扣
容易鬆脫掉落
伸縮軟管還可以
不過偏硬
也就是說不好轉角度
不知道DYSON的怎麼樣
但是拿洗衣機的那種排水管來比較的話
就硬很多
相對也較厚實
說不定比較耐用?!
長度若可以更常就好了
無止境的慾望...

吸車子時我是用狹縫吸頭
一般灰塵腳踏墊等等是沒甚麼問題
不過頭痛的是像後車箱四周有時候是類似棉的材質
表面是毛毛的
那種常常會卡一些小東西在上面
而且黑色的底讓灰塵很明顯
那個用狹縫吸頭就完全沒用
下次我試試看用地板吸頭或電動吸頭看看@@

我是覺得要買哪台看個人
當初是鎖定DYSON
但就是貴而無法下手
看到小綠也不便宜
當初7000多
後來小綠+又有活動送濾心
所以就下手了
我是從DYSON降下來買小綠+
是抱持著一種實驗的精神來買@@
就是想試試看@@

當初也看到很多其他類似DYSON的吸塵器
像是THOMSON 但價格很便宜
後來還是買了小綠+
因為人家推銷的很好
產品影片很多
在摸不到實機的網購世界裡就是需要更多的產品介紹影片

另外你說到空氣清淨機沒甚麼用
我下一台打算敗的就是小漢堡那台
看那濾心狀況真的滿心動的阿
不過還在觀望中

Rofie wrote:
如果不想要花太多錢...(恕刪)


這台太像了吧!!!
感覺一模一樣了
真想看看跟小綠有甚麼差異
這是Bissell 1985在Amazon上面的問題回覆。
意思就是說這台Bissell 1985 跟Gtech 22V小綠是一模一樣, 而且他們是跟英國小綠合作取得的技術然後在美國銷售。



我個人是覺得這台還蠻好用的,裡面這些吸頭都有。
eBay(可寄台灣,amazon好像都不行..
價差就沒有這麼大了
希望等電池的技術有突破再來入手這類產品

目前還是用插電的日立加小米掃地機器人先使用好了

我自己是買Dyson


分享第一次吸床的結果


6年床,第一次清

選呆森是因為他比較小聲

去百貨公司比過後 立馬退了小綠


可以問一個很外行的問題嗎?
假如Dyson和小綠
都配合自家的電動刷頭,就是專門給床鋪使用拍打的
Dyson沒有特別寫一分鐘轉幾下或拍打幾下
小綠的好像有寫,但忘記也沒去找
這兩款應該效果都一樣吧?
還是小綠的吸力有特別比Dyson好嗎?
謝謝大家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