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LG 乾吸/濕拖無線吸塵器 從第壹台問市迄今,在市場上口碑一直不錯,周邊有不少朋友購買,長期使用主機馬達仍然保持強勁有力,乾吸/濕拖 一氣呵成快速方便,的確是清潔打掃的好幫手,尤其這一代新款 吸力增強了、電力更持久、又有單獨濕拖及濕拖+吸塵、WIFI連網等功能值得推薦購買參考。- LG A9 K 無線吸塵器 產品外盒
- 三層式內裝
2. 產品外觀
2.1 充電方式:座充上面有充電指示燈,充電時會閃爍/飽電時恆亮,可以採取單電池充電 ; 也可以與主機一併充電。- 單電池充電
- 電池/主機 合併充電
2.2 清潔配件組合:這一套有令人感動齊全的配件,你能想到的幾乎都有,一般家庭/公司行號使用足夠了。
- 4組大吸頭:毛髮專用吸頭、電動除蹣吸頭、強勁輕薄地板吸頭、智慧雙旋濕拖吸頭。
- 連接管:彈性伸縮軟管、伸縮式吸塵管(實測黑色管身長度約45公分 ~ 68公分)。
- 可水洗過濾配件 / 清潔小毛刷:水洗過濾配件 HEPA濾網X2、氣旋濾網X2、微塵濾網X2、拖布X4(以上四種水洗配件,其中一套可安裝於機器上 ; 另外一套留著備用,日後髒污方便更換)/ 清潔小毛刷X1。
- 電池 / 注水杯:注水杯X1、LG powerPackTM 鋰電池X2。
- 6種小吸頭:頑垢專用硬毛吸頭、床墊吸頭、二合一毛刷吸頭、多角度軟毛吸頭、可彎曲吸頭、縫隙吸頭。
- 4組大吸頭
- 連接管
- 吸塵管最大長度
- 過濾配件 / 毛刷
- 注水杯 / 電池
- 6種小吸頭組合
- 立架原始造型
- 立架結合主機-正面
- 立架結合主機-側面
- 立架結合主機-背面
3. 產品特色功能(個人體驗觀點)
3.1 智慧連網功能:手機可遠端監控儀器狀況(包含充電是否完成、吸塵器清潔歷史、主機產品功能診斷..等),相信日後LG 會有更多相關產品陸續進駐,未來家電設備就是智能及遠端控制的時代了。- 第一次使用可以去 PLAY商店 (安卓手機)下載安裝及註冊 LG ThinQ軟體。
- 在 WIFI 環境下按住主機「WIFI按鈕」進行連線配對。
- 日後可以在遠端手機讀取吸塵器相關資料,並可開啟程式裡面的 Smart Diagnosis 進行主機診斷。
- LG ThinQ
- 主機連線
- 主畫面
- 吸塵器清潔歷史
- 主機功能診斷
- 和前一代 A9 相同可以一鍵開蓋倒出垃圾。
- 在不方便倒出集塵盒垃圾地點時,可以輕壓集塵排空桿,有一點壓縮垃圾的感覺,可以增加2倍以上空間,讓吸塵器繼續使用。
- 一鍵開蓋
- 集塵盒滿載
- 輕壓集塵排空桿
- 集塵空間再增加
- 強勁輕薄地板吸頭
- 按下「PUSH」
- 吸頭/滾筒分離
- 毛髮專用吸頭-正面
- 毛髮專用吸頭-背面
- 技術原理:採用智慧變頻馬達和軸向渦輪氣旋技術。
- 指示燈:異物阻塞指示燈、定期濾網清潔警報指示燈、WIFI指示燈、電量指示燈。
- 電源啟動:電源 啟動/關閉 藉由電源單一按鍵僅需按壓一次,主機啟動後即可開始吸塵,使用期間無須像其他吸塵器必須持續按壓。
- 三段吸力模式:區分為 超強/強/標準,可藉由主機上 「TUBRO/+」及 「WIFI / -」按鍵進行吸力調節。
- 主機
- 指示燈
- 電源/吸力調節
4. 智慧雙旋濕拖吸頭,乾吸/濕拖 才能真正乾淨
4.1 智慧雙旋濕拖吸頭:在吸頭背面貼上2片圓抹布先用水沾溼,啟動主機後會快速旋轉,類似打蠟模式清潔地面髒污,前方吸塵口會先吸入灰塵,再由後方抹布進行拖地。- 濕拖模式:先將智慧雙旋濕拖吸頭背面貼上沾溼的抹布,接上主機後,按一下電源按鍵即可。
- 乾吸/濕拖模式:同上操作方式,按一下主機上面的「+」按鍵即可啟動,如果要回到原先濕拖模式,按一下主機上面的「-」。
- 濕拖吸頭-正面
- 濕拖吸頭-背面
- 濕拖及乾吸/濕拖切換
- 吸塵口/抹布
- 按下吸頭上方「PUSH」鍵可分離吸頭與儲水箱。
- 低出水量每 8 秒出水一次、停止模式、高出水量每 6 秒出水一次。
- 分離儲水箱
- 出水量調節
5. 總結
- LG A9 K系列 吸力強、大/小 吸頭配備選擇齊全,足以運用在各種不同環境清潔打掃。
- 鋰電池實際電量測試,如果僅吸塵清潔,一顆飽電的電池清潔 1-3樓(每層約27坪)可以完成全部地面清潔(原廠規格每顆電池在標準吸力模式下約可使用60分鐘,2顆電池共可使用 120 分鐘)。
- 乾吸/濕拖 功能對於環境清潔的自我體驗,確實體感比較清潔舒適。
- 建議:本機按一下電源啟動鍵後就可以開始吸塵,建議主機的手提握把不需要加入這個橫桿,也有可能因為我的手掌比較大,長時間使用下會覺得手指稍有些不太舒服。
- 手提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