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週年慶檔期(另開視窗)
Dyson V11™ Absolute+ 官網介紹 (另開視窗)

2019/11/26
很開心可以被選上參加恆隆行& Mobile01 舉辦的DYSON V11 Abusolute 最佳智能吸塵器達人養成班 (其實我比較喜歡用”智慧”啦)。

特別感謝恆隆行這次全國三地各開一場養成班,讓中南部的朋友可以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本文粗略分為7個段落
A. 開班前花絮
B. Dyson V11介紹、上課情形和PPT介紹
B1. 愛曼達
B2. Blogger
B3. Anfeny
C. Q&A
D. 分組遊戲競賽
E. 結尾的隱藏產品 Dyson 360 Heurist (360 II代) 。
F. 結論
G. 偽福利社
A. 開班前花絮
我大概1:30 左右抵達,一進來後看到笑容可掬的Mobile01工作人員。
(難道我會透視也要跟你說?? )

現場已經是到了很多位達人,台中組共分為5組,一組4人,所以大概有20位達人一同學習,成為DYSON傳教士!
- 場景1
- 場景2
為了能讓大家好好放鬆(專心上課??),現場還備有美食甜點,以及拍照卡
- 拍照卡
- 點心
- 草莓阿
有好吃有好玩!
俗話說安好太座和小孩預算通通沒問題 ! 還不趁1111檔期就下訂一台!

本次的課程屬於恆隆行內部關於第一線人員的教育訓練,(迷之音: 那今天畢業後是不是可以去應徵了 XD)
在開始上課前,先到現場把玩Dyson V11一番,
- Dyson
- LCD
- 可拆卸濾網
- 可清洗濾網
- 吸頭
- 扁吸頭
- 使用情境
- 入口展示
如何清空集塵筒
- 一鍵清空
- 集塵盒內部
也順便把現場配件拍照一下
小刷頭從左而右從上而下分別是
硬漬刷頭、迷你電動吸頭、迷你軟質毛刷吸頭、隙縫清潔吸頭、二合一組合吸頭
- 大全配
- 大全配
- Torque and Fluffy
- Torque (前方開關可以控制真空的程度)
官網獨家的Dyson V11™ Absolute+ 多了一個Dyson V11 Dok™ 落地型收納架
我個人覺得落地型的架子我會買!
因為以前附的壁掛架通常要鑽孔,但家裡有時不是這麼方便可以鑽孔,旁邊又要有電源,所以落地型架子就可以克服要找電源又要找可鑽孔的地方處理!
- 大約120cm
- 組裝的樣子
- 空架
- 支援內走電線
B. Dyson V11介紹、上課情形和PPT介紹
先來看看V11規格吧
重量 | 2.95 KG |
集塵筒容量 | 0.54 L |
尺寸 | 250 mm x 1286 mm x 261 mm |
過濾器 | 可多次重複清洗的濾網 |
使用時間 | 最長 1.0小時 (實際看到 eco 模式超過70mins) |
充電時間 | 最長 4.5小時 |
機身的各種認證: 代表著安全性、可靠性
市面上很多因氣旋專利過期模仿的白牌百百種,安全好用嗎?

接下來是上課的投影片,希望大家看完後也可以對Dyson V11多進一步的認識,跟我一起變成Dyson 傳教士!今天有三位達人+隱藏人物一同為我們上課和分享心得及解答問題,
首先登場的是今日美麗的主持人 (話說今天來賓不是帥就是美)
稍微開個場白就正式進入主題介紹。

第一位登場的是Mobile01 鼎鼎大名美麗的編輯愛曼達 (灑花)



愛曼達自述本身是2011年開始使用手持式吸塵器DC34,她認為手持吸塵器有著有線吸塵器所沒有的眾多優點,一台可以解決家具、地面、車清等情境,可靈活運用的優點,少了有線的牽制,清掃更能得心應手。2016時Dyson V6帶來了新的變革,包括後置濾網,排出新鮮空氣避免二次汙染。還有碳纖維Fluffy 吸頭,避免靜電吸附灰塵。

Dyson 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的馬達和吸頭設計。早期不是常常看到第四台廣告說XX牌吸塵器吸力超強,可以吸起保齡球!(透漏年齡了啦X) 但實際用起來卻無法清潔得很乾淨,就是因為吸頭設計無法配合!
接著,V8 -> V10 時又是一大突破
除了基本的集塵桶增大了40%且一鍵清空外,氣流設計從稍微轉彎的設計變成直流設計,結果就是吸力增強!
- 直流進氣
- V8>V10
大家非常的專心上課
- 嬌叱 (不要打我)
- 認真
- 認真學習
- 認真學習
Dyson V11 特色
- +20% 吸力
- Auto mode
- 全機過濾
- 試用心得
結果手按了60分鐘根本要抽筋了 XD



接下來是第二位達人的介紹
具工程師背景的帥哥 blogger

他分享了為什麼要買手持式吸塵器,不外乎是家裡很髒、懶的打掃、想要省錢。
而他會使用DYSON的原因是
1. 過濾系統(排出新鮮空氣,避免二次汙染) 現在小孩都很容易過敏。
2. 免拖地,因為吸得很乾淨,所以幾乎不太拖地。
3. 機組好清理,他個人是不太洗集塵盒的,因為灰塵不會跑出來外,集塵盒下次再用也是會髒。
- 家裡很髒
- 懶得打掃
- 想要省錢

其實原來我們需要的不是吸塵器,是這個!


專心上課的情況

吸頭介紹 : 不同任務可選擇不同的吸頭
這張很重要
這張很重要
這張很重要
要說三次

這句話真的是深得我心


第三位達人是恆隆行代表 Anfeny
她認為 Dyson 的精神就是解決一般人忽略的問題,持續進步外,提升核心科技能力。另外她也提到藉由客服經驗,有時會到府處理後才知道問題點在哪裡!所以別再買水貨了,恆隆行客服多貼心!請Dyson 多多 Support 一下價格阿

11/12 更新:
提到核心科技能力,馬達就是Dyson的中心,透過馬達的多方面應用延伸了不同的周邊商品!看看Dyson 的無扇葉電風扇、吹風機、烘手機等都是從一顆小小的馬達延伸出來的產品!


從圖表可以得知有線式吸塵器已經逐年被無線吸塵器超越了
- 銷售圖表 (藍色是無線)
- 銷售圖表 (藍色是無線吸塵器)
- 8% > 82%
由於無線電量已經可以超越60分鐘了,So Say Goodbye to your old vacuums.

!!!!!!!!!!!! 這份調查真的讓我驚嚇!!!

我就是屬於那52%。頭髮真的是個麻煩的問題,希望可以有更簡便的方式清除!
舉例: 我的V6 我還會拆到剩電池+馬達主機,其他部位都會仔細刷洗

除了手機,吸塵器也邁入智慧型時代!
新增三顆晶片讓吸塵器可以自動變換吸力。(請見圖)


馬達 v10 > v11
- 解釋馬達
- V10 vs V11
- 提升吸力
(其實她還有提到一個技巧是陰極加大,同尺寸的電池才會更持久。)
- 強勁電池
- eco 超越70分鐘
就像車子已經進入半自動駕駛了
- 動態負載感應
- 智慧判斷
LCD螢幕
- LCD monitor
- 三種模式
多功能多應用面

吸頭綜合介紹

- 吸頭大PK
- 各式配件
- Fluffy
- 二合一吸頭
- 迷你軟質刷毛
- 硬質刷毛
- 隙縫清潔刷頭
- 迷你電動吸頭
- 可配合物體角度


高扭矩吸頭有個開關可以增加真空提升吸力
- 低
- 中
- 高
一鍵清除
再按下去就可以拆開外盒基本上又擦式的方式清潔即可
- 一鍵清除
- 示範1
- 示範2
- 示範3
- 多美好的畫面阿
展示吸力

影片
V10 / V11 馬達展示
V11 馬達晶片就好像四驅車 4X4 一樣,會根據地形改變吸力
達成省電、高效率的吸塵體驗。(葉片結構從90度改成S!)
- V10 vs V11
- IC
- 扇葉結構改變
C. Q&A時間 (隱藏人物: Dyson 原廠PM)
Q&A 來不及紀錄可能有點不太正確
- 達人群1
- 達人群2
- 達人群3
- 場面多和諧阿
Q: 吸塵器很重!將近3KG
A: 恆隆行達人建議使用手持式吸塵器時不要弓著手,要自然垂放,就不會覺得吸塵器會重了。
Q: 吸塵器會”窒息”或”氣喘”的問題
A: 其實吸塵器”氣喘”是它的保護裝置,另外也不建議吸真空袋。
她也另外建議使用者電池使用習慣要改變,鋰電池為了保持活性,最好常時充電,不要用到電量耗盡才充電。
我個人現場測試時,V11是不會有窒息或氣喘的現象
影片:
Q: 什麼時候要用Torque 吸頭什麼時候用Fluffy呢?
A: Torque 用於全地形,尤其是地毯!搭配自動模式,可以自行讓吸塵器控制電量消耗和吸力。Fluffy 則是適合一般地面,尤其是可以消除靜電,吸除灰塵。
硬質吸頭可以用在腳踏墊上面,除去泥土。
Q: 為什麼濾網會臭?
A: 要陰乾外,可以用吹風機冷風模式吹乾,或放在除濕機旁順便除溼。這樣才不會有味道!
D. Game time
- 遊戲說明1
- 遊戲說明2
Part 1 支援前線:
抽任務,對應掃除的地方,找到適合的吸頭
- Part I-1
- Part I-2
- Part I-3
- Part I-4
- Part I-5
- Part I-16
- Part I-7
- Part I-8
- Part I-9
- Part I-10
- Part I-11
- Part I-12
- Part I-13
- Part I-14
- Part I-15
Part 2 吸力對抗 :
用吸塵器吸批乓球移動到另外一邊
- Part II-1
- Part II-2
[iframe]https://www.youtube.com/embed/iV23IN87h8Q[/iframe]
Part 3 拆裝快手:
過程從組裝 > 吸塵 > 換人 > 換吸頭 > 吸塵 > 清垃圾 > 拆解 > 完成
時間最少的組別獲勝
- Part III-1
- Part III-2
- Part III-3
- Part III-4
- Part III-5
- Part III-6
感謝其他組別的承讓,
第四組獲勝 獎品是Dyson 棉布包


另一個獲得的獎品是配件整理包

可以塞入7組吸頭左右

E. 同場加映 : Dyson 360 Heurist
搭載 SLAM 即時定位和智慧建構吸塵路線!
外觀介紹
- Heurist (1)
- Heurist (2)
- Heurist (3)
- Heurist (4)
- Heurist (5)

配件外觀
- Heurist 濾網
- Heurist 底座
- Heurist 變壓器規格
- Heurist 變壓器外觀
履帶式設計由於坦克一般可以克服家中任何地形
- 履帶
- 履帶
與機器同寬的 21.2cm 全面積吸頭打掃全方位! 只要機器經過就不會有所遺漏!

課程介紹
- Heurist
- Heurist 由來
- Heurist 由來
- 特色

Heurist 跟 eye360 的差別

Dyson 的掃地機器人特色是吸塵非掃除!因為側刷掃地會揚起灰塵造成二次汙染!且側掃轉速不快,無法正確帶入集塵!
- 吸力超強
- 範圍超廣
- 絕不殘留
- 全機過濾
- 排出乾淨空氣
硬體特色
- 超大記憶體
- 360度視角偵測
- 結構
- 持續感測
- 8顆LED燈補光
吸力模式
安靜模式 | 75mins |
高模式 | 35mins |
強效模式 | 30mins |
現場測試影片
過濾效果
Heurist 360一旦快沒電了,會自動回去充電到80%後繼續剛剛未清掃完成的路線。想必有人一定會問,為什麼Heurist高度要這麼高,Anfeny 回答是因為氣旋需要一定的高度才能完成,故Dyson工程師也在努力改善降低其高度。
11/12
目前看起來除了高度不能走太矮的沙發之外,Heurist "應該"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不知道他的清潔方式如何?根據我以前用iRobot 的經驗,輪子和滾輪應該是最常要清理的地方。不然走過去的地方可能會更髒!
F. 結論
這次的達人養成班非常的有趣,除了精彩的上課內容和經驗分享外,還帶入了遊戲體驗Dyson V11的威力,有吃又有拿,
話說到底要V10 還是 V11?
V11 不是僅僅只有電池使用時間延長、吸力更強20%外,還多了智慧型顯示螢幕。不僅可以告知目前電量可使用時間外,好讓掃除工作分配,也多了智慧晶片判斷地形的功能。V11新增了三個晶片分別在吸頭、馬達和電池!舉例來說:限V11+高扭矩吸頭狀態,當吸到地毯時,吸頭會發現阻力增加,便傳遞訊號給Boss(馬達)要求增加吸力,此時Boss為了增加吸力,Boss晶片告知電池,Hey Battery (不是hey google阿) 多來點Power, 好讓我增加吸力。
另外,從V8時代改良進氣時的彎曲路徑,現在改成直線進氣路徑,吸力更加強勁!所以即便是V10升V11就算有感升級了,更何況V8以下的機種。
再一次感謝 Mobile01, 恆隆行, Dyson 給我一次如此棒的體驗和學習,
上面有些設計對白純屬玩笑,還望當事人海涵!
G. 偽小惡魔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