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線的磅數,要配合球拍的彈性。新球拍到手,上場試拍後剪線重穿很正常,不對胃口不要硬打。而且,有時更換不同材質的線材,磅數也不同,所以要交叉比對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配方。以前用的球拍,都是CARBON,也習慣CARBON拍的特性,偶而一次比賽獲得一支「鈦」拍獎品,依照過去習慣穿線就下場,直覺這「鈦」拍怎麼這麼爛........淑不知「鈦」拍的性能要發揮出來,還得配合不同的揮拍技巧,連使用的線材也有獨門之處。經人指點過後,換了球線再加上不同的揮拍打法,果然是好拍,只是很累....因為那是一支攻擊拍。
磅數的選擇本人也曾經迷惘過~在南京工作的日子受到對岸教練的提醒才恍大悟,何謂適合自己的磅數?答案是:反手拍的高遠球距離...原先習慣打著26磅的我,已降為24磅。那時正手的發力打26磅覺得輕鬆,但26磅的2端的大對角高遠球當時再努力只能打出過半場左右。教練說:正手打多遠,反手是相等的。但業餘球員永遠是反手罩門,只想賣老命的揮拍。哪一個磅數可以讓你在練習時輕鬆揮拍的情況下,完成基本的反手拍底線到底線的高遠球(大對角實在強人所難,我們又不是職業選手)那就是適合你的磅數。給你參考~~
黑j克 wrote:想打高磅數除了線性拍子外,本身須做重訓,這樣打起來才有相輔相乘做用,免得打不好又受傷。 沒錯,我就是改打那隻「鈦」拍之後,肩膀造成永久性的運動傷害,10年沒打球了。發現會痛之後,怎樣使勁也無法將球送到後場,這才覺悟。肩膀輕微脫臼,不影響生活所以不可能動刀,但是無法再像健康時那樣運動,終年有輕微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