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打羽球
發現羽球線有很多種
我目前用YY 68 -Ti
以前YY 65
打起來我也說不出差異性
還有看到架上專門切球的線(忘記type)
有用這類型線的經驗嗎?
首先,羽球線那麼多種
主要的差別是在於線的粗細、線芯材質、表層材質
粗細在0.66mm至0.70mm之間
材質則有很多不同的搭配
這些都影響到了彈性、耐久性、吸震能力,甚至是更懸的操控性或手感等等
有的適合大力殺球、有的適合精準控球、有的適合防守
端看每個人的需求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線
以YY的線來看,BG65是最大眾化且經濟實惠的線,各項能力能很均衡,價錢又打起來比較不心疼
同時也有65 TI,表層多了一層鈦,耐久性會提升
而68TI也是相同的道理,而且彈性很好,而鈦線都會滑滑的,倒是挺多人不習慣的
至於其他的線種
BG66很彈,打起來聲響很棒,用起來超爽,但斷線頻率也很高
BG80殺球很猛
BG85甚麼都挺不錯的,就是貴了點,不過是我最推的線
還有其他許多的線種,以及其他廠牌出的羽球拍線
去嘗試這些不同線種的過程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像我用Fleet T8 中管很韌 綁20磅 23磅 26磅都試過
20 23磅的磅數對於這隻拍子來說都不是好磅數
重殺或打高遠球的時候如果會內旋發力的使用者榜低磅數反而咬球造成停留在拍面時間過久造成很強的手震
20 23磅都可以自己底線打底線 但是反而廢力 因為球被線咬住了 拍性發揮不出來
不是彈太高 就是費力打出去的球只有線性沒有發揮到拍子的特性 很容易打出肉包球或是沒啥尾素
後來綁BG65TI 拉到26磅....拍性發揮出來以後球可以打更遠了

而且打起來更輕鬆
所以除了個人腕力以外 也要考量到拍子本身是否很有個性 主要還是要看中管特徵
如果中管很硬可以考慮綁低一點磅數 但是中管軟的話可以考慮拉高磅數來發揮拍性
以上是個人不負責任經驗談

一台DC走天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