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講結論:GS 在所屬的價格帶上,小弟個人認為是最好的錶,沒有之一。
但 GS 不可能跟勞力士比,因為在勞力士所屬的價格帶上,勞是最好的錶,沒有之一。
應該不會有人認為 GS 跟勞處在同一價格帶上。
然後說說細部的感受,機芯以外的部分,GS 在「看的見」部分的打磨,我認為不僅是「同價位中」最好,而且還可以下剋上。日本人對「光影」的講究,真的不是發張照片就能解釋清楚,建議大家真正去試戴過才會知道。
不過在「看不見」的地方,GS 基本不打磨。大部分瑞士廠也都這樣,不應該只罵 GS。
面盤設計見仁見智,我就不說了。配戴舒適感,我覺得很合手,可能因為我是亞洲人,有些瑞士錶看起來很美,但戴起來不舒服。
至於機芯,GS 的機芯打磨確實夠差,視覺效果還要靠鍍膜來偷雞。但 9S 整體機芯的表現,在「同價位中」中也可以算是非常好的。
還不說 GS 是自製機芯,從游絲到擒縱都是自己生產。
但我還是要說一句,愈來愈市場導向的 GS,這幾年愈來愈不值得買,因為 GS 精神愈來愈少了。
有 GS 的朋友們,大部分鋼帶型號,換上皮帶,會有驚喜。
ivanos wrote:
GS的機芯自製的確值...(恕刪)
這個問題不太容易回答,因為使用 ETA 的錶廠,很少會特別標出自己是使用哪一等級的機芯。
ETA 是個可以按照客戶要求微調產品的公司,很多人說 Top 和 COSC 才用上 Incabloc,但事實上一大堆 Elabore 等級的機芯,都把 Novodiac 換成 Incabloc,外觀上很難辨認。
還有錶廠安裝也很重要,ETA 出廠調的很完美,給 Steinhart 或 Stowa 這種錶廠一裝,誤差未必不會變大。
我個人因為不會天天戴同一支錶,所以對機芯的要求,主要在裝飾打磨、版路美觀、還有使用材料上,誤差數據反而不太在意。
至於 9S 到底好不好,至少我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經驗,日常使用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但 9S 確實有個劣勢,就是不太耐震。我自己是沒撞擊過啦,但身邊有兩三個朋友,GS 大力點一撞就完蛋,所以我們都說 GS 是很嬌貴的錶。
阿凱君 wrote:
GS的打磨在同價位...(恕刪)
精工未必不懂怎麼打磨機芯,貴朵的機芯裝飾打磨其實還過得去。
我也不太理解為什麼精工不好好處理 GS 的機芯(其實最不能理解的是幹嘛搞背透),不過換個角度想,如果 9S 打磨的漂漂亮亮,勢必 GS 價格又要漲 30% ~ 50%。到時上升到歐和勞的價格帶,然後被 3135 和 AT8500 吊打,似乎更不划算。XD
airsama wrote:
這個問題不太容易回答,因為使用 ETA 的錶廠,很少會特別標出自己是使用哪一等級的機芯。
ETA 是個可以按照客戶要求微調產品的公司,很多人說 Top 和 COSC 才用上 Incabloc,但事實上一大堆 Elabore 等級的機芯,都把 Novodiac 換成 Incabloc,外觀上很難辨認。
還有錶廠安裝也很重要,ETA 出廠調的很完美,給 Steinhart 或 Stowa 這種錶廠一裝,誤差未必不會變大。
在這種情況下,看來只能多方蒐集資訊來某款錶的ETA是否採用top grade. 比方說類似這種資訊來源 (http://www.iwc.com/forum/en/discussion/30639/) 不過一般來說比較貴的牌子賣的錶採用top grade的機會比較高,for example, IWC, OMEGA, PANERAI, etc. 所以可以拿這些牌子中價位跟GS差不多且採用ETA的來比
題外話,Stowa就我所知不是有cosc certified的選擇,在意stowa機芯準度的人通常都會加價買? Steinhart我就不知道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