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80年代勞價位只要你有工作,絕對都買得起單看個人價值觀願不願意買我父母也是那個時代的人父親當年花六千多台幣買一輛進口公路車記著,是在"民國70幾年"花六千多買一台進口自行車喔(母親至今都認為他腦袋有問題)他也瘋爬百岳,登山靴.帳篷.登山包.一堆有的沒的全都只買德國貨花多少錢他自己也算不清也玩相機..C家鐵粉,防潮箱一堆老鏡頭可是~父親當年卻跑到夜市買支假勞玩玩他的價值觀就是錶準就好,買那麼貴幹嘛現在也只帶一隻3千左右的卡西歐
這是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看法,每個人對於自己的錢要怎麼花,有決定的自由。每個人有其自己的方式。只要不妨礙他人就好。有些人喜歡買手錶,有些人喜歡買手機,有些人喜歡改車,社會就是這樣多采多姿,才豐富,不是嗎?
現在買勞的年齡層降低許多,如同年輕人開雙B的比比皆是一般是因為雙B跟勞價格變低了?還是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以往初入職場的夢想不是勞,不是雙B,而是購買一個可以擋風遮雨的房子曾幾何時這個夢想越來越高不可攀,年輕族群將有限的資源購買自己喜歡又不會過度折價的商品,便成了時下流行的選項若是把勞比喻成房子,可以高喊"居住正義",我也希望有"購買正義"不要過度炒作畢竟那個美好的購買年代,單純就是喜歡它的樣式風格,保值與否應該不是當時的考量PS不知道現在的帝舵會不會是下一個勞的翻版
在下講一下好了,當年我出生時家裡就有買一隻勞陪我到現在,可以很肯定的講四十年前那隻不過買八千塊,而且是一般鋼還不是904鋼,況且當初Omega比勞力士要貴很多,聽說同款就要到一萬二, 所以肯很定的說,當年工人的薪水是買的起的.
賣銅的 wrote:哈哈哈!30多年前...(恕刪) 30多年前台北市的商業透天還是很貴一棟也要一千多萬不過現在漲了八倍吧...我一個親戚是台北市農民台北市重劃區有一甲的地跟某上市建商談合建地主只有他一家人多好談...大當家的同意就行了上市公司要公告的所以很透明人家一塊地就值20億...他們家很低調不然現金買Bentley送給每個子女一台...一般人的買錶買車方式是月薪買錶年薪買車...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30多年前台北市的...(恕刪) 1992 10月在高雄正泰 買錶16710 5500016610 560002009 5月16610LV 1790002012 5月116610LN 215000報告完畢